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专题(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专题(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比较阅读】 6.“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两篇文章结尾都颇有深
意,耐人寻味。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
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从文 章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2.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 (1)这段把母亲比作___天__空_____、___礁__石_____、___河__床_____,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_____执__着__和__深__情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的是从修辞角度对语言进行的赏析,首 先分析出第⑧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上下文 进行回答。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理解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内容上:“妈妈”一词触动着每个人心底的善意, 它能够轻松唤起人们对爱的共鸣。一路上人们的无私 帮助,既反映着人们纯洁善良的心,也体现着人们对 母亲的崇高敬意。
结构上:“妈妈”在开篇和结尾处出现,使文章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或:“妈妈”一词 在文中反复出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2)“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乙文】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7、28页第3-5题。
3.文中【A】【B】两处的画线句使用了两种称呼,“青海 大汉”和“青海汉子”,文中还有多处交替使用这两种 称呼。称呼不同,作者对这个青海男人的描写方法也不 同,反映出的性格特征也不同。以画线句为例,请说说 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大汉”和“汉 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群文阅读专题 (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甲文】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7页第1-2题。 1.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 你的理解。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作答。
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 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我”的烦怪而停 止,只是做得选取“母亲的目光”这一生活中极其平凡的小 素材,表现了“母爱”这一大主题,同时告诉我们:养 子才知父母恩,要理解并珍惜亲情,不要当你失去它 时,才倍感它的珍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乙文选取了一件生活小事:在青海出差时,“我” 给妈妈买了一袋白蘑菇,在宾馆服务员、火车上的青 海大汉和车友们无私的帮助下,“我”最终把白蘑菇完 好地带给妈妈。在叙写事件的过程中,人性的光辉得 以展现:女儿的孝心,人们对母亲的敬意,陌生人的 心灵美都表现出来了。
你受着母亲的爱抚,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 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2)从全文看,结尾“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 话该如何理解? 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在理解文章 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白蘑菇的味道鲜美,同时 也赞叹了女儿的孝心,赞美了陌生人的心灵之美。
温馨提示: 此PPT
可修改编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A】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 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 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
动作描写
【B】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 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语言描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 A】动作描写;“重新装箱”“三下五除二,把 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等一串动作,表现 出“青海大汉”助人时的利索、豪爽和热心。
【B】语言描写;一件“很要紧的事”竟是“白蘑 菇炖鸡最鲜”,表现出“青海汉子”对妈妈的关心,细 致、周到中体现着他的纯真、善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4.“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 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本题是对句式的考查。 短句的特点是: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7.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于极 小中独见其大”是这一手法的主要特点。请你结合 两篇文章的选材和主题来分析其“小”和其“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能从生活中细小之事、 微小之物中挖掘出其不寻常的内涵。或揭示事物的 本质,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或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或传达一定的社会意义。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使用短句(答“排比”也可),节奏明快;形象写 出了飞奔的列车上风的呼啸,突出了一路“呼啸”的 风是白蘑菇完好的保证,委婉含蓄地赞美了大汉和人 们对“我”的帮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5.“妈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 这样写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用意。(注意文中加点处)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