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1、铁二院提供的国电汉川电厂三期工程铁路专用线改造施工图(第三册第一分册翻车机车场)图号2008-B-5涵(施)-1-01~03; (1)2、《TBJ286-200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118-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等现行规范标准,《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3、现场踏勘资料及该地段地质勘察资料; (1)4、本投标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施工能力; (1)5、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1)二、工程概况 (1)1、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 (1)2、总体施工方法 (1)三、工艺流程 (2)四、施工方法 (3)1、基坑开挖及基础处理 (3)3、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 (6)4、底板砼浇筑 (9)5、内支撑及内模施工 (9)6、绑扎顶板钢筋、立外模 (10)7、墙身及顶板混凝土浇筑 (10)8、出入口翼墙施作与出入口铺砌 (11)10、拆模 (12)11、框架涵两侧台背、涵顶填土 (13)五、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13)1、质量保证措施 (13)2、安全保证措施 (14)六、附图 (15)涵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二院提供的国电汉川电厂三期工程铁路专用线改造施工图(第三册第一分册翻车机车场)图号2008-B-5涵(施)-1-01~03;2、《TBJ286-200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118-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等现行规范标准,《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现场踏勘资料及该地段地质勘察资料;4、本投标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施工能力;5、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沿线属汉江冲积平极,地貌为汉江I级阶地,分布地质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及冲积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粉细砂等,下伏岩层为第三系泥质砂岩。
2、总体施工方法施工范围仅一座2.5×1.5钢筋砼框架涵,位于里程DK0+ 294.3,涵长18.0横延米,涵身外框架断面尺寸为3.02*2.16m(顶板倒角为5*5cm)。
设计采用跨越既有水沟改接而设本现浇框架涵;涵洞与路基土石方同步组织施工,发生的施工干扰将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调整。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换填砂夹碎石垫层,涵节拟分二次支立模板并二次灌注成型、钢筋现场绑扎(焊接)成型,混凝土供应为商混。
涵洞模板采用竹胶板,支架采用钢管支架。
三、工艺流程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四、施工方法1、基坑开挖及基础处理(1)开挖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配合,集水坑加明沟排水。
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土方开挖前,沿场地四周布设排水沟(深度300mm~500mm为宜)和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开挖基坑内。
开挖弃方及设备放置在距坑顶边缘1.0~2.0m外的地方,以减少压力荷载,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并及时清理运至填方路基段回填或弃渣场。
挖土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20cm左右由人工挖平清底,测量放样,定出碎石垫层施工范围及原地面标高。
开挖中若遇土层性质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边坡坡度。
基底须整平夯实,做基底承载力检测,地基承载力达到120Kpa且未超过设计承载力125Kpa,所以需换填40cm厚碎石垫层。
(2)碎石垫层的处理地基碎石垫层厚40cm采用70%碎石配+30%中粗砂。
碎石粒径≤8cm,采用天然级配碎石。
用运输车辆或铲车将已备好的碎石运至涵洞处,人工配挖掘机进行掺合及勾送整平作业。
铺筑前在基坑四个角上打设一木桩来控制厚度及标高,压实采用打夯机人工夯实2至上遍,直到无明显痕迹无明显沉降,并派专人跟进检查。
平整压实后用水准仪复查碎石填筑厚度。
2、砼垫层施工(1)测量放样混凝土垫层施工前由测量班实地测放框架涵外轮廓线(按照图纸各边加设襟边——宽为20cm),并注意两端涵节垫层厚度及标高。
(2)支模1)模板、支撑结构形式两端涵节加厚垫层侧面模板采用大块模板以保证墙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支撑采用φ50扣碗式钢管搭设,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m,竖向步距不大于1.2 m。
模板用钢管架打斜支撑加以固定,组合模板、背撑钢管一起构成模板和支撑体系。
中间涵节垫层模板采用长条形模板,支撑采用φ50扣碗式钢管搭设,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5m。
2)模板安装模板在安装前,应做好模板的定位工作:①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引测涵墙身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外边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②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框架桥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③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3)质量控制①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②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③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4) 模板拆除①侧面模板在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模,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②模板拆除时,模板和支架宜为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浇注垫层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由罐车运至现场,泵送入模,两端涵节的加厚垫层分层浇筑,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其分层厚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但不大于400mm。
中间涵节的垫层因只有10cm厚,可以一次浇注,并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必须符合下列规定:①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沉落。
②捣固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的0.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并避免碰撞模板。
③振捣时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捣固器的作用半径的1.5倍。
④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
⑤按要求在灌注现场做砼试件,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
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时,除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沉落外,两个振捣行之间必须重叠15cm,确保振捣质量。
3、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1)钢筋制作1)钢筋进场后经试验检测合格方可使用,下料准确,配料合理,接头加工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的主筋连接方式进行加工,并按加工批次数量及时取样送检(含监理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3)钢筋加工及安装尺寸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加工。
4)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制作成半成品,由汽车运至工点安装焊接成型,钢筋主筋采用双面焊,焊接钢筋中心位于一直线上,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接头不超过总面积的50%。
5)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垫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2)钢筋加工质量标准①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B、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C、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且每根钢筋应标记中心点及起弯点,确保弯起钢筋各成型曲线直线段的尺寸。
D、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度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135度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主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②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一:(3)测量放线由测量班在垫层上测放框架涵底板外轮廓线及沉降缝位置,然后由钢筋班画出钢筋布置大样及立模边线。
(4)钢筋安装绑扎侧墙钢筋时在外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支架以防钢筋笼变形。
钢筋主筋保护层为3.5㎝(墙身钢筋靠内模侧绑双峰式垫块),底板下层筋保护层为4㎝,钢筋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2d,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不大于25%。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二:(5)检验验收钢筋检验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照表二逐条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4、底板砼浇筑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由罐车运至现场,泵送入模。
分层浇筑,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其分层厚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但不大于400mm。
底板砼厚36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辅助捣固,必须符合下列规定:①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沉落。
②捣固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的0.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③振捣时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捣固器的作用半径的1.5倍。
④按要求在灌注现场做砼试件,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
5、内支撑及内模施工内支撑采用φ50钢管搭设,纵横向布距不大于1m,竖向布距不大于1.2 m,顶部用可调托撑顶纵梁,纵梁上布置横梁,横梁上为顶模。
内支撑的横向钢管应与内侧模在横竖带节点处用钢管卡子连接(内外模的横竖带均采用双根钢管),起到横向内支撑作用。
内模采用不小于1.5㎡的大平面模板制作,表面要求光洁无错台,模板接缝加贴密封胶条。
(1)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模板拼装: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对拉杆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
3)竹胶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己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6、绑扎顶板钢筋、立外模顶板钢筋底垫双峰式垫块,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
外模采用普通竹胶板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φ16拉杆内外对拉,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
7、墙身及顶板混凝土浇筑(1)墙身及顶板砼一次浇筑,由罐车运至现场,泵送入模,混凝土浇筑时应自下而上,对称分层灌注,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辅助捣固,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
在浇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的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养护养护期间,涵洞内侧砼、表层砼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00C,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夏季每隔0.5~1.0小时,对内外模冲水降温8、出入口翼墙施作与出入口铺砌出入口翼墙施作与涵身相似,流程为支钢筋——立模板——浇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