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学科教案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班级:五年级教师:孔祥瑞时间: 2014 — 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周学时: 2 学期总课时:40教学目的、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人文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中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在教材大致可以分聆听欣赏、歌曲演唱、创编活动三个方面。
在聆听欣赏方面:全册共有聆听欣赏曲16首,其中外国作品6首,中国作品12首;器乐作品2首,声乐作品14首(其中包括一课的京剧相关内容)。
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赏曲中国作品增加了,特别是民族音乐。
编创活动方面:编创活动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来表示乐曲的情绪。
第二方面是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
第三方面是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
第四方面是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品。
第五方面是视唱旋律,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
在歌曲演唱方面: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两声部歌唱教学。
共有学唱歌曲16首,其中单声部歌曲8首,合唱歌曲8首。
在本册合唱歌曲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说明了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多声部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了。
这个也是很多音乐老师都很关注都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学期教学质量简析:高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纪律情况也相对稳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
五年级学生上课气氛活跃,声音整齐统一,有一定的表现力,小合唱也能胜任。
一首新曲听几遍基本能合下来。
但本学期新教材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合唱歌曲,所以学习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
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1、学会课本上的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基本上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整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曲谱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学能力;通过本册学习,认识一些乐器及其演奏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曲。
教改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重、难点: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2014 -2015 学年度第2学期音乐学科课程进度安排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3)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4)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三、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
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四、小结1、师生小结2、师生再见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
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
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2、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
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二、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
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三、听辨活动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
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
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四、课后小结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二、聆听《水星》1、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
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9颗大行星、2000多颗轨道已确定的小行星、34颗卫星以及许多慧星和流星体。
)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3、揭题: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水星——飞行使者》。
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
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自由议论:按乐曲的标题,请大家自由议论,说说你的想像。
(对学生丰富的想像,教师要给予鼓励。
不要把乐曲的分析强加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想像。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要放开你的想像。
6、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1)乐曲分几个部分?(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时,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讨论。
如果有的小组能伴舞表演更佳。
10、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11、再次完整地欣赏。
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再次完整地欣赏。
11、表演《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
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
例如: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三、听辨练习: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四、课后小结(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6、小结:发展想像,活跃思维。
三、音响小品创作活动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任务: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提示学生寻找代用品,也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从家中带一部分器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