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务谈判中的思维心理和伦理教材
商务谈判中的思维心理和伦理教材
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 谁洗澡了呢?” 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 “这么看来,谁洗澡了呢?” “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老师说,“干净的有洗澡的习惯, 脏人有洗澡的必要,怎么样,到底谁洗了呢?” 学生眨巴着眼睛,犹豫不决地说:“那看来就是两人都洗了。” “又错了。”希腊老师笑道,“两个都没有洗。因为脏人不爱洗澡, 而干净人不需要洗。” “那—-老师,你好像每次都说得有道理,可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 我们该怎么理解呢?”
案例分析
处理立场对立和僵局的四个要点:
1、不要把人与问题混为一谈。问题是要能够“很好 地读书”,不是“他”要开窗或关窗是对我有看
法, 使问题变成了“人”之间的对抗。
2、谈判的重点是利益而不是立场——注意“空气流 通”和“资料不被吹走”,而不是“开窗”或
“关 窗”。
3、努力寻找解决办法——尽力寻找对双方有益的办 法,而不是尽力压迫对方退让。
原则谈判模式——用解决利益冲突的原则来替 代立场争执的通常做法。即把注意点从立场争 执转移到利益冲突上来,谈判的目的不是达成 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协议,而是通过谈判解 决双方利益相互冲突的问题,保护双方的利益。
案 例 “开窗”与“关窗”
有两个人在图书馆吵架,一个想开窗,一个想关窗。 他们为窗户应开多大吵个没完,一条缝,半开?没
把错误说成是真理的狡辩。用一句简单明 了的话来说,就是有意地颠倒是道:“老师,究竟什 么叫诡辩呢?”
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 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 中谁会洗呢?”
学生脱口而出:“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 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
第四章 商务谈判中的思 维、心理和伦理
第一节 商务谈判中的思维
第二节 商务谈判中的心理
第三节 商务谈判中的伦理
第一节 商务谈判中的思维
谈判中双方策略的运用与变化,就是 双方思维能力的较量,而成功的谈判, 就是正确、合理思维的结果。
1、观念思维
以某种思维定势或观念指导谈判 谈判的理性理解(原则谈判法)
案例分析
处理僵局——用解决利益冲突的原则来替代立场争执 的通常做法。即把注意点从立场争执转移到利益冲突 上来,谈判的目的不是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协 议,而是通过谈判解决双方利益相互冲突的问题,保 护双方的利益。 当双方出现立场对立和僵局时,一定要挖掘出其背后 隐藏的未被注意到的利益,然后寻求解决办法。
甲每天跑步20分钟,觉得效果不大,请示 教练后决定增加时间,跑40分钟;乙反驳 说:“如果你一天跑24小时,就累死了。” 这里,乙就是把甲提出的增加到40分钟, 先推到增加到24小时这一错误的极端,再 来批判。这既是偷换论题,也是强加于人。
(2)庸俗类推
由此及彼的类比,是一种正当的推理,但 是“此、彼”之间必须存在着实质性的联 系,这时才能进行类推,倘若根本没有联 系,硬要强拉硬扯地进行推理,就是庸俗 类推的诡辩了。
有一种解决办法能使双方满意。(陷入僵局)
管理员走过来问其中一位为何要开窗,他说“里面 太闷,开窗让新鲜空气进来”。另一位说“如果窗 户开了,我的资料会被风吹走”。管理员想了一会 儿,走过去关闭了正面的窗户,又把旁边的一扇窗 户打开了。这样一来,既可使空气流通,又能避免 直接吹来的风刮走资料。于是两个人都安静下来。
甲认为,张三的身高比李四高,而乙不同 意。可是当甲证实了张三确比李四高时, 乙又说:“那也不说明张三就是他单位里 最高的。”这里,乙把原来“张三是否比 李四高”的论题偷换为“张三是否是单位 里最高的”了。而事实是,即使“张三不 是单位里最高的”这一论点成立,也不能 否定“张三比李四高”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4、依据客观标准——用客观标准来评判利益,寻找 明智的结果,而不是只争“输赢”。
2、谋略思维
谈什么要懂什么 谈判开始于情报收集
3、辨证思维
要求和妥协 一口价 丑话 舌头和耳朵 啰嗦和重复 让步中的互相与对等 说理与挖理 谎言的是非功过
重复准则系指在磋商中对某个议题和论据反复应 用的行动准则。磋商中不要怕重复。重复的谈判 是深入的准备。
(1)偷换概念
如果一个概念被反复使用,则应当始终保持它的 词义不变。把一个概念变成另一个概念,这个就 是一种逻辑错误。而诡辩者恰恰就是利用这种逻 辑错误,来达到其诡诈的目的,只不过他们把这 种错误隐蔽起来,使人很难发觉。
常见的偷换概念的方法有这样两种: 1.用一个概念去取代另一个概念 2.利用某一个概念的多种含义,在用词不变的情
况下,变换这个概念的内涵。
甲说“学生要学习文化”,乙反驳说: “我们反对学生为资产阶级而学习文化。” 这里,乙同样是把甲的“学生要学习文 化”,先推到“学生为资产阶级而学习文 化”这一错误的极端,再来批判,同样是 偷换论题,强加于人。
不能单从乙说的“我们反对学生为资产阶 级而学习文化”这句话本身不错来判断是 非,而要看到乙是在反对甲的“学生要学 习文化”这一正确论点。
观点应用的重复准则,系指在磋商中针对对方尚 未改善的条件,反复申诉自己的观点,以推动对 手立场的做法。这是一种“自卫策略”,因为它 是对手不听、不采纳自己观点与论证材料的自然 反映,也是谈判手耐心与意志的反应。如不等对 方响应即自动放弃自己的观点和论,等于退却与 让步。
4.诡辩思维
诡道思维 所谓诡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
案例分析
1、 “想开窗”和“想关窗”是各自的立场。而 “使空气流通”和“避免资料被风吹走”是双方利 益原则。 2、立场争执容易使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A:双方在立场上争执不休,各不相让,谈判效率 低,容易导致谈判破裂。 B:立场的争执容易演变为保住“面子”的无谓争执。 C:容易产生不明智的协议,而实质上对谁都没有 真正的好处——前半小时开,后半小时关。 D:立场的争执容易造成双方的关系紧张,甚至破 裂,影响今后的合作,造成双方不应有的重大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