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意、感觉与知觉

注意、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注意、感觉与知觉〔思考·练习〕一、注意一、填空:1.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保证人们有选择地加工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

2.注意不是独立的______,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等出现的一种共同的______。

3.“一目十行”是关于注意的______的描述。

4.有意后注意不同于有意注意,因为它______,它不同于无意注意,因为它______。

5.注意的种类按其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例如,有一天阿基米德刚坐进浴池,便发现池内水位上升,此时的注意即______,这使他惊喜不已,他立即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此时注意即______,最后提出了著名的流体力学定律。

6.影响注意广度的几个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______,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______方面的特征。

8.注意的外部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9.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______。

人在集中注意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______,由于______诱导,大脑皮层的邻近区域就处于______。

10.注意的指向性显示出人的认识活动具有______。

11.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心理活动______无关事物,而且也______无关事物。

12.我们听到钟声时,一时听到,一时又听不到,或者感到钟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的这种______的变化,称为注意的______。

13.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______和引起注意转移新事物(新活动)的______。

14.注意的分散是由______的干扰或由______的长期作用所引起。

15.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1.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是()。

①注意的分配能力好②注意的范围大③注意转移的快④注意的稳定性好2.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

①注意的转移②注意的分散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范围3.组织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是()。

①消除学生的无意注意②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③组织和利用两种注意转移规律④组织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4.“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①有条件的②无条件的③还可能的④以上一个也不是5.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是()。

①根本不相关的②基本相同的③可以相互转移④可以相互替代6.下列事物哪些是有意注意()。

①一个人身着时装引起人们的注意②围观车祸现场③专心致志地做作业④“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易引人注目7.若学生上课时对老师的教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说他()。

①注意力差②注意范围小③注意不稳定④没有注意任何事物8.上课刚开始时的几分钟仍有少数学生在议论课间趣闻或有的在低头做小动作,为使这些同学将注意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最好的办法是()。

①点名批评或叫他站起来②进行暗示的批评③讲着讲着去敲几下这些同学的桌子④面向全班同学提问9.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转移的能力()。

①越来越好②越来越差③相对稳定④都不是10.教师上课时,声调抑扬顿挫,就容易使学生()。

①稳定注意②分散注意③集中注意④转移注意11.一天,某班新转来一个学生,于是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这种注意是()。

①有意注意②无意注意③有意后注意④都不是12.间接兴趣是引起()的原因。

①无意注意②有意后注意③有意注意④以上一个也不是13.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是()。

①大②小③稳定不变④以上一个也不是14.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

这属于()。

①注意的范围②注意的分散③注意的转移④注意的分配15.注意是一种()。

①独立的心理过程②个性心理特征③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④以上一个也不是三、多项选择:1.注意具有()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强化功能④调节监督功能⑤动力功能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①新异的刺激②事物的活动变化③所处的情况④需要和兴趣⑤事物的功用3.注意的品质有()①注意的时间②注意的范围③注意的稳定性④注意的分配⑤注意的转移4.注意的基本特征是()①稳定性②灵活性③指向性④集中性⑤紧张性5.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①有意注意②内部注意③外部注意④无意注意⑤有意后注意6.注意的外部表现()①感官作朝向活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③内脏器官作适应性变化④神态特殊⑤常出现“屏息”现象四、判断正误:1.注意就是认识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总伴随着注意。

()2.为什么有的学生注意听课就无法记笔记呢?主要是因为他们还不善于将有注意和无意注意同时结合起来。

()3.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因素和终点。

()4.注意的稳定性与年龄无关。

()5.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的注意,应通过训练或学习使之消除。

()6.人睡觉时,一声巨响会将其惊醒,可见,睡眠状态也有注意。

()7.广告的新、异、美、动等特点,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无意注意。

()8.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要尽量消除学生的无意注意。

()9.有人把注意比喻为心灵的窗口,对吗?()10.有意后注意是指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1.初中学生开始学外语时,几乎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阅读,这是因为他们注意的分配好。

()12.“一目十行”、“一览无余”等,都说明人注意的范围很大。

()五、问答:1.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功能?2.什么是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3.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4.注意的基本特征和外部表现各是什么?5.什么是有意后注意?三种注意的关系怎样?6.试述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二、感觉与知觉一、填空:1.______与______是认识的开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______,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认识的最初的源泉是______。

3.感觉产生的神经结构是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

4.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___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用______来衡量,两者成______关系。

5.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______,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______;②______。

6.刚穿上棉衣时感到衣服压在身上,经过一段时间就觉察不出来了,这是感觉中的______现象;盲人的听觉特别发达,可以“以耳代目”,这是______现象。

7.感觉对比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现象,“月明星稀,月暗星多”是______;吃完苦药之后,喝白开水也觉得甜,是______现象。

8.根据引起感觉的刺激物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知觉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观察有三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观察能力是指______。

11.良好的观察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______。

二、单项选择:1.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现象是()。

①感觉②知觉③视觉④色觉2.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

①后象②表象③正后象④负后象3.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①感觉对比②同时对比③继时对比④联觉4.某大型乐团正在排练,突然一名演员走神弹错了一个音符,别人都没在意,但指挥家马上听了出来,这说明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①遗传和生理成熟②自然环境③物质生活条件④实践活动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是()现象。

①感觉②知觉③错觉④运动知觉6.教师把板书中重要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这是利用知觉的()规律。

①整体性②选择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7.一种感觉兼而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

①联觉②感觉适应③感觉融合④感觉对比8.一般来说,分析器如果受到强烈刺激,会使感受性()。

①提高②降低③无变化④适应9.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①绝对感受性②绝对感受阈限③差别感受性④差别感受阈限10.用手比较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好象铁重,这叫()。

①大小错觉②方位错觉③重量错觉④运动错觉11.人在知觉事物时,最终认识到的不是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而是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叫知觉的()。

①整体性②选择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三、多项选择:1.知觉可分为一般知觉和复杂知觉两大类,复杂知觉又包括()。

①空间知觉②时间知觉③运动知觉④社会知觉⑤错觉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人在不同情况下,对熟悉的物体颜色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为知觉的恒觉性②知觉是对事物整体性的反映,所以,对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总和的反映就是知觉③盲人的听觉器官特别敏感是先天形成的④感觉的对比和适应是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对人的错觉3.下列现象中,属于知觉选择性的是()。

①安静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说话就特别清楚②在黑板上用什么粉笔都不如白色粉笔清晰③球赛中个子特别高大的运动员很引人注目④新鞋刚穿上时挤脚,穿几天就不挤了⑤教学过程中强调演示试验的效果4.下列关于知觉恒常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因为知觉存在着恒常性,所以无论知觉条件如何变化,知觉的映象始终保持不变②知觉的恒常性使人能够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目反映事物③如果知觉没有恒常性的话,那么人们就要时时刻刻进行新的学习,这样,人就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④知觉的恒常性是变化的⑤知觉的恒常性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与个人知识经验的多少无关四、判断正误:1.人的大部分感觉都有适应现象,感觉适应就意味着随着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感受性逐渐提高。

()2.联觉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3.眼睛对暗适应越久,对光的感受越不敏感。

()4.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5.人在高兴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在烦闷或等人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都是人的幻觉。

()6.在适当的条件下,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说明其感觉阈限是很高的。

()7.人的感受性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它的提高依赖于实践活动。

()8.感觉对比是不同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医院的病房里全是白色而不用其他颜色,这主要是利用了知觉的联觉作用。

()10.观察就是认真看和注意听。

()1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所有光线,听觉的适宜刺激是所有声音。

()12.错觉是指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13.星星殒落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条火线形的流星;电扇只有几个叶片,开动时,看上去却象个圆盘,这些都是视觉后象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