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 上海地铁在微博上写道,“无论最终原因 和责任怎样,给市民乘客造成的伤害和损 失尤感愧疚。全力抢救伤员;尽快恢复运 营;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 追责;坚决整改举一反三;再多致歉比起 实际损害也显苍白,但还是要深深道歉。”
h
6
上海地铁运营方总裁道歉
h
7
事故发生过程
• 14:00-14:10 信号系统故障 列车自动停车
h
24
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设备故障; 新设备状态不稳定; 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h
25
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风、雨、雷、电、雾的影响; 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h
26
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铁事故
h
27
一、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
h
28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 月1日6时55分。 地点:小行—安 德门上行区间, 距安德门站约300 米处 。
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h
1
引言
• 9·27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
• 2011年9月27日14:10分,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
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 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期间14:51分列车豫园 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两列车不慎发生追尾,14点51分, 虹桥路站至天潼路站9站路段实施临时封站措施,
h
9
• 14:30-14:51 追尾事故发生
• 在5号车从豫园站开出来后三十秒(还有人说 几秒)左右,不幸的事故发生了。据上海地 铁官方消息显示,在14点51分时,“两列 车不慎发生追尾”。
h
10
事故救援现场
h
11
h
12
专家解读
• 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 事故,据运营方公开的信息,事故发生在 信号系统故障后采用电话闭塞方法运行约 40分钟后。对此,有轨交专家坦承“无法 理解为何在电话闭塞下发生追尾”。
• 据地铁方面公布的信息,14时10分,10号 线新天地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站至南京 东路站上下行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 速运行;约41分钟后,一列列车行至豫园站 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h不慎与前车发生追尾。13
• “电话闭塞,简单的说就是2个车站区间通过 打电话的方式联系、调度。”一位不愿透 露姓名的轨交专家称,电话闭塞后两站间 会分成多个闭塞分区,“一般是一公里多 一点”;而闭塞分区中前后车之间将有红 灯、黄灯、黄绿灯三个“不能驶入 ”的区
h
40
事故原因分析
负责开启15道大门的保安人员安全预想不 够,导致车门未开启到位,侵入车辆限界 发生碰撞。 司机入库前对前方线路观察不够仔细,未 及时发现此安全隐患,最终导致该事件的 发生。
h
41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
此事故发生后,南京地铁在有关文本中增加了 “列车运行至库门口前要一度停车,司机确认库 门开启状态良好具备入库条件后,方可动车入库。 此规定实行后,此类故障在南京地铁再没有发生, 我们沈阳地铁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h
34
小曲线线路半径标识方案预想
110m
h
35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续)
由此引申我们还要考虑车辆在坡道连挂时车钩纵向 偏差会导致的后果,相关的技术规定有待与设备部 商定。 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培训计划。 从兄弟地铁多收集 一些特殊故障处理的资料,作为乘务人员培训的必 修课。 加大管理力度,严禁擅自操作 。理性对待没有把握 的陌生故障,及时请教专业工程师和相关领导。
• 据上海地铁官方消息,14:10,10号线新 天地站突发设备故障,即在信号系统故障 或失灵后,自动控制列车停车。据网友 caroleyu微博称:“2点不到的时候,地铁 停在了豫园和老西门中间的地方。”
h
8
• 14:10-14:30 后车间断运行 前车停留原地
• 根据后车(5号车)网友的微博称,“在南京 东路,此次列车停靠近20分钟,豫园站停 靠10分钟”。而此时前车(16号车)却纹丝不 动,网友微博称:“后来又过了很久,始 终没有要开的迹象,也没有解释,广播只 有因故暂停的录音。”然而,后车5号车却 在一步步逼近。
• 资料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承包 方卡斯柯公司,即是“7·23甬温线特大动 车事故”的甬温线信号系统供应商,也是 2009年该公司的信号错误还曾导致上海地 铁1号线两车侧面相撞。
h
15
事故救援现场
h
16
h
17
背景资料
• 上海地铁10号线老西门站
h
18
上海地铁10号线
•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全长36公里,
h
46
撞击地点距罗马中央火车站一站
h
47
罗马地铁背景说明
罗马现有两条地铁路线,分别为Line A 与 Line B ,由 Metropolitana di Roma S.p.A.经营。
Line A (1980年启用) 路线长18.425 km 每日运量为450,000旅次 27 个车站 尖峰班距为3分30秒
Line B (1955年启用) 路线长18.151km 每日运量为300,000旅次 22个车站 尖峰班距为4分
两条线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度h 为90Km/h。
48
列车受损情况
两列车损毁变形, 其中后方列车的第 一节车厢残骸卡进 前方列车尾达3公 尺。
h
49
人员伤亡与救护
1人死亡, 约110人 受伤,其中 6人伤势 较重,死亡乘客与伤 势较重人员皆位于前 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 内。
共设31座车站,一个停车场(吴中路停车
场),整条线路均在地下。起点为上海东
北角的新江湾城,终点为上海西南角的虹
桥机场。途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经
济开发区、老西门地区、核心城区中央商
务区、老城厢豫园地区、江湾五角场城市
副中心、新江湾城大型居住区,经过了虹
桥路、复兴路、河南路、四平路、淞沪路
等客运交通走廊和大型客流集散点。1期主
h
36
二、南京地铁列车撞列检库门事件
h
37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月6日22时11分 地点:小行基地列检库15道大门
h
38
事故后果
15道列检库大门破损严重。 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长8cm, 宽1.4cm) 。
h
39
事故经过
1920车在回列检库15道时,19A车头撞上车门。 检调接报后,立即要求信号楼不要动车,同时到 现场察看情况,发现15道库门在列检库内侧,门 页下方被电客车撞凹陷一块(被电客车防爬器所 撞),大门撞过门上止档,导致该大门无法向外 正常开启到位。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 (长8cm,宽1.4cm),另有二处与大门有轻微摩 擦。
其余两端采取小交路方式保持运营,启动公交配套
应急预案,公安、武警等赶赴现场协助疏散。截至 2011年9月27日20:38分,两列事故列车内500多
名乘客已经全部撤离车站,经初步统计,约有伤员 40余名,大部分为轻微伤乘客,未发现重伤。受伤
乘客已受到及时的医护处理。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置 中。
h
2
事件概况
h
50
事故可能原因
事后罗马地铁立即展开了调查,有关调查结果及事故原因 分析如下: 受损两列车皆为上线不到一年的新车,目前尚无机件故障 迹象。基本排除车辆故障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根据肇事列车司机员与行控中心的通联记录与地铁公司人 员表示,司机是接获行控中心指示越过红灯继续前进。 (当运量较大时,类此调度可被接受,司机员被授权保持 警觉以最大时速15公里行进,事故后经调查列车追撞时之 时速度约30公里) 该国运输部已成立项目委员会深入调查。首要之务则为解 读肇事列车之行车纪录器数据。置于最后调查结果,未作 报道所以不详。
• 进展:伤员总数260多人,一名怀孕双胞胎 28周的孕妇被甩出座位3米远,经检查母子 平安,20日晚19时许,事故现场清理完毕, 逐步开始恢复运营。
h
4
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模拟图
h
5
官方致歉
• 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通过官方微博就 10号线追尾一事致歉,称“今天是上海地 铁运营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
h
33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
我们沈阳地铁《车辆技术规格书》中规定车钩缓冲装置上 安装自动对中装置,主动对中范围为±15°,车钩在此范 围内完全可以在110m小曲线上实现自动联挂。当车钩转动 超过±15°时,对中功能失效,车钩保持在手动位置,以 便手动重新定位车钩,实现在更小的曲线上联挂。
引发地铁事故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人为因素 第二:设备因素 第三:天气因素
h
2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违章作业; 业务不精;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判断失误; 身体因素;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地外人员对地铁设备不了解;
人群密集、客流量大;
故意破坏、恐怖袭击。
除需要司机停车确认外,也要督促开闭库门责任 人自查,做到双保险。
建议根据车辆限界确定库门最小的开启位,并在 相应的地方做好警示标志,以此作为大门开启程 度的标准。同时这也符合5S管理的思想。
h
42
库门开启警戒线设置示意图
错误位置
库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库
正确位置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库门
h
43
三、罗马地铁列车追撞事故
间,“等于是‘三保险’。”专家表示, 即便电话闭塞后ATP系统不再介入,但正常 操作下行车应该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