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析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 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彩
3、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主要议题: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周恩来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 中国贡献: 推动了会议进展,达成了《关于恢
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特点: 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重要的国际会议 影响: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③结合教材以及材料分析为何这是“历史性的七天”?
历史意义: 对中国
对世界
2005年4月24日胡锦涛出席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活动
胡锦涛在这次亚非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 指出,万隆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 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从那时起, 亚非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新兴力量,更加有 力地登上了国际舞台。万隆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 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 合作的万隆精神,成为半个世纪以来激励广大发展 中国家为实现民族振兴和推动人类进步而不懈奋斗 的强大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周恩来语录四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 人种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殖 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让我 们记住,为了这一切,我们亚洲人和非洲 人必须团结起来!”
1955年4月18日,在化解了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重重阻挠后,代表了世 界人口将近三分之二的29个亚非国家代表, 第一次在没有任何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代表参 加的情况下,聚首万隆举行了七天紧张的亚 非会议。这七天是历史性的七天,也是风风 雨雨的七天,亚非会议就像是暴风骤雨中一 只努力飞翔的海燕,艰难地前行。
(2)万隆会议 时间 地点 特点
①结合教材分析为何是“风风雨雨的七天”?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 各国间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 歧途。
②结合教材分析这次会议能“前行”的原因及表现?
成果:会议的圆满成功-----《关于促进世界和平 与合作的宣言》
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结合教材以及材料分析为何这是“历史性的七天”?
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国 际上公认完美的外交家。
周恩来语录一 周恩来语录二 周恩来语录三
周恩来语录四
周恩来语录二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 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 平共处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和 平平 互 互 领互互
1、背景①新中国与周边邻国有和平相处的基础 ②回应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中国威胁论” ③中印存在边境争端 ④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2、内容 3、过程 1953年 1954年 4、意义 中国 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世界 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 国际上公认完美的外交家。
平 共 处
等 互 利等互惠
不 干 涉 内 政
不 土相相
侵 犯
完整尊重领土主权尊重主权和
1954
1955
全班同学重点研究讨论新中国初 期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选派一个同学作为中心发 言人,上台向各位记者发布外交新 闻,并接受在座各位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 News Conference
成功的起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 国际上公认完美的外交家。
周恩来语录一
周恩来语录二 周恩来语录三 周恩来语录四
周恩来语录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 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 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 辱的外交史。”
内容
含义(P109) 意义(P109)
1、什么是“炉灶”?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另起炉灶” 2、这一政策针对谁? 民地的地位,在国
3、为什么要“另起炉灶”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1、屋子里的垃圾是什么?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打扫干净 2、请客请的是谁? 立与主权,奠定了
屋子再请客”3是、什这么一?政策解决的问题
三、新中国外交成功的主要原因
国 波兰(10.7)
家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阿尔Fra bibliotek尼亚(11.23)
越南(1950.1.18)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 建交的西方国家
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 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1、倒向谁?
“一边倒” 2、“一边倒”与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孤立。
矛盾吗?
二、外交成就
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社 匈牙利(10.6)
会 主 义
朝鲜(10.6) 捷克斯洛伐克(10.6)
新中国必须实行新外交!
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 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 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政对民持完 自保交 中 1、外交政策策帝间久整由障政 华
《共同纲领》独立自和 战 争 政 策 。主国主义的侵略的友好合作,反和和平和各国人平,拥护国际的外和领土主权的交本 国 的 独 立 、政策 的 原 则 , 为策人 民 共 和 国 外
万隆会议
(2)万隆会议 时间 地点 特点
①结合教材分析为何是“风风雨雨的七天”?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 各国间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 歧途。
②结合教材分析这次会议能“前行”的原因及表现?
成果:会议的圆满成功-----《关于促进世界和平 与合作的宣言》
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周恩来语录一
周恩来语录二 周恩来语录三 周恩来语录四
周恩来语录三
“开第一次会时,我心也在跳”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当今世界,解决
任何重大国际问题,
都不能离开中国和
周恩来。”他告诫
“
他的西方盟友:
“你们早晚都会清
楚,周恩来是个不
平凡的人。”
-----英国外交大臣
艾登(日内瓦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