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试验
•
用已知免疫血清与细菌的可溶性抗原
接触,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时,于两液交
界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环,来指示 抗原的存在。
抗原、抗体必须澄清
Ag
抗体比重大,可形成清晰的界面
Ab
• (三)荚膜肿胀试验
•
1.原理
•
用荚膜免疫血清(含抗体)与检材中细菌的荚膜抗原特异性
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荚膜呈肿胀现象。
•
2.方法
• (四)制动试验 • 原理 将特异性抗血清与相应运动活泼的细菌
悬液混合,则抗鞭毛抗体与鞭毛抗原结合,使 鞭毛强直、相互粘着而失去动力,细菌运动停 止,从而证明相应细菌的存在。 • 方法 将待检标本或增菌培养液1滴置于玻片 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菌运动情况。再于待检标 本上加1滴适当稀释的抗血清,混匀,作悬滴 镜检。 • 结果 若滴加抗血清3~5分钟内,细菌运动停 止,菌体凝集成块为制动试验阳性;反之,滴 加抗血清后,细菌运动无改变为制动试验阴性。
•
(1)处理标本
•
标本用蒸馏水洗涤,接种于小鼠皮下,次日抽取皮下渗出液
(2)取洁净玻片一张,两侧各加待测 菌1~2接种环,于一侧加抗血清,另一 侧加正常兔血清,混匀;再于两侧各加 1%美蓝水溶液,加盖玻片,湿盒内室 温5~10分钟。
标本
(3)结果 阳性:试验侧为蓝色菌体周围可见界限清晰、厚薄不等的无 色环状物。对照侧无此现象。 阴性:试验侧与对照侧均不产生无色环状物为阴性。
• 原理
• (二)固相酶联免疫试验(ELISA)
• 1.基本原理 • ⑴使抗原和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
免疫活性。 • ⑵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
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 性。 • ⑶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 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 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 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 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 如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 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 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 ⑴玻片法:为定性试验方法
生理盐水 血清
室温下,先在生理盐水中涂菌,再 在血清中涂菌
天气冷,室温低的话,放在37℃水 浴两分钟
结果:1.都不凝,阴性 2.生理盐水不凝,血清凝, 阳性 3.生理盐水凝,结果无意义
• ⑵试管法:为定量试验方法
• 倍比稀释抗血清,每管加等量抗原,以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仍有明显凝集者为 该菌的凝集效价。可定性、定量,定性 结果比玻片法更可靠。
• 2.间接凝集试验(indirect agglutination)
凝 集 载体颗粒 抗原 抗原致敏颗粒
•3.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凝 集
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
4.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不
标 有抗原
凝 集
本 无抗原
5.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金葡
凝
集
• (二)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AgAb
• 三、血清学鉴定试验的主要类型 • 1. 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 2. 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 • 3. 荚膜肿胀试验 • 4. 制动试验
• (一)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 1.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出现的可见 的凝集小块,试验方法有两种:
• ⑵Ag+Ab——>抗原抗体复合物(Ag -Ab complex)
• 反应有特异性:象锁和钥匙的关系
• 2.检测时,用一种已知的成分去检测另 一种未知的成分,两者发生反应生成复 合物,说明有该未知物。
• 如:某细菌S是一种抗原,用它的特异性 抗体来检测它:
生成抗原抗体 复合物说明该菌存在
未生成抗原抗 体复合物说明该菌不存在
• 2.方法类型
• ⑴双抗体夹心法
• 本法只适用于二价或二价以上较大分子 抗原的检出和定量分析,而不能用于半 抗原等小分子的测定。
标本(含 抗原)
酶标 抗体
底物
加显色剂后底物显色 底物
酶标抗体
标本(含抗原)
• ⑵间接法包被 抗原标本 Nhomakorabea含抗 体)
酶标 抗体
底物
底物 显色
• ⑶竞争法
酶标
底物
参竞争法可抗原用于测定抗原,也可
• 多价血清(polyvalent serum)该血清含有两种 (或型)以上细菌的相对应的抗体。
• 单价血清(monovalent serum)该血清只含有一 种(或型)细菌的相对应的抗体。
• 因子血清 细菌含有多种抗原成分,用细菌免疫动物后 制备的抗血清,除少数不出现交叉凝集外,大多数还 需要用具有共同抗原的其他细菌将抗血清中的共同抗 体吸收,使其只留下一型或部分所需的特异性抗体, 称因子血清。
检测系统
未Ag知 不未存知在
Ab
未生Ag成
• 二、概念与分类 • 1.血清学试验——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或用
已知抗原检测抗体的试验。多在体外进行,但 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试验时一般要用 血清,所以叫做血清学试验。
• 2.血清学试验包括:血清学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 血清学鉴定——用已知抗体去检测抗原。 • 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去检测抗体。
• 一、概念
• 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抗原检测病人血清 中的相应抗体,以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 二、常用于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以下 几种:
•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 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ELISA
• (一)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ndirect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 一、概念
• 血清学鉴定——指用含已知特异性抗体 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去检测患者标 本中或培养物中的未知细菌及细菌抗原, 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 二、诊断血清(diagnostic serum)的种类
• 诊断血清是用抗原免疫动物后取其血清而制成的。常 用于鉴定细菌的诊断血清主要有以下几种:
• 概述 • 第一节 血清学鉴定 •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
(一)原理 1.背景知识 ⑴抗原(antigen Ag) 抗体(antibody Ab) 微生物相对于人体或动物是一种抗原,能引起 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针对它的抗体。 如:毒素——>抗毒素 O抗原——>抗O抗体
H抗原——>抗H抗体 菌体多糖——>抗菌体多糖抗体
考 管用于测参定考品抗体。以测定抗原为
例,受(检不含抗抗原原)和酶标抗原竞争
与固相抗体结合,因此结合于 待 测固相的酶酶 抗标标 原 抗原量与底物受检抗原 管的量呈反比。
标本 (含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