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碎石桩试桩方案(要改)

碎石桩试桩方案(要改)

目录1、工程简介 (1)2 地基碎桩设计参数 (4)3 施工准备 (4)4 人员、设备安排 (4)5 材料要求 (6)6 施工工艺 (6)7 试桩容及法 (7)8 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11)9 检验法及要求 (12)10 质量保证措施 (13)11 安全保证措施 (13)碎桩试桩案1、工程简介1.1、工程概况二线拓展区白松四路(新区大道-梅龙大道)起于新区大道、终点接梅龙大道,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866m,道路红线宽为15.5米。

白松四路(新区大道-梅龙大道)规划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由于桩号B+520至B+847.576道路沿线地层上部为素填土,故该段车行道地基(含竖向道路车行道地基)素填土部分采用振动沉管碎桩处理,单桩直径Ø500mm@1.4m,桩顶填筑级配碎垫层0.3米厚,施工长度327.576米;设计桩长、根数等指标如下表:1.2、场地情况拟建道路的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及丘间洼地,场地原始地貌大多数已破坏,场地现状大多数为平土区,部分场地为建筑施工场地。

场地局部有较高堆填土外,其余场地总体地势平坦,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1.3、地质情况钻探揭露,拟建道路工程(白松四路)沿线场地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

其中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层号①1,下同):褐黄色、褐色等杂色,松散状态,主要由含砂粘性土组成,土质较均匀,局部含少量碎,岩芯采取率85%,为人工新近堆填该层所有钻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60~15.00m,平均厚度8.16m。

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124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2~13击,平均6.9击。

(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1+p1)砾砂 :褐黄色、饱和,松散~稍密,主要矿物以英为主,含约30%粘粒,岩芯采取率80%。

揭露层厚介于1.80~5.20m(层顶高程57.07~61.79m),平均厚度3.42m。

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3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8~12击,平均10.6击。

(3)第四系坡积层(Q3dl)含砂粉质粘土④:褐黄色、褐红色,湿,可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中细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无反,岩芯采取率80%。

揭露层厚介于2.10~8.20m (层顶高程61.17~75.30m),平均厚度4.13m。

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13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8~18击,平均12.6击。

(4)第四系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⑤:褐黄色、褐红色,稍湿~湿,硬塑,含约25%的英砂,原岩结构尚可辨认,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岩芯采取率80%。

揭露层厚介于1.90~15.50m(层顶高程55.11~85.59m)。

1.4、地下水情况拟建道路沿线经过区域属剥蚀残丘及丘间冲洪积洼地地貌,沿线拟建场地无河流通过,亦无池塘等其它地表常年积水。

勘察期间,各钻都遇见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为隙水和裂隙水的混合水,其中砾砂层为强透水层,水量较大,其余土层为弱透水地层,水量较小。

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途径主要是地表蒸发和向水位(头)低处径流,地下水位因季节及降雨情况而异,根据本区勘察经验,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2~3m。

勘察时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5~4.3m,平均2.14m。

2 地基碎桩设计参数(1)碎桩桩径500mm,按正形布置,纵横间距1.4m,桩长穿过软弱土层1m;(2)桩顶与路基之间设置一层300mm厚的级配碎垫层,压实系数λc≥0.95;(3)桩体材料采用硬质碎,不得采用强风化岩或软质岩,碎含泥量≤9%;(4)碎桩复合地基承载力≥120kPa。

3 施工准备①场地清理与掘除:清除路基用地围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0mm的草皮、树根、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按设计要求局部进行换填处理,填挖至碎桩桩顶标高。

沟段基底到路槽采用空桩。

施工时根据"宁填勿挖"的原则进行整平。

挖除地表坚硬物体,使振冲器能顺利下钻。

②布置场运输道路、道路两边的排水盲沟、料场、准备好照明设施以便夜间施工。

③测量放样及布桩:测量放线,恢复中线,放出路段边线桩,测量地面整平后的标高,做好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根据图纸要求的布桩原则进行布桩,并绘制测量放线图,交与监理及项目部复核后,进行测量放样,每个桩位均作标志,编制桩号。

④做好材料供应计划和材料进场,确保不停工待料。

⑤开工前必须对碎桩机进行调试,确保能正常工作。

⑥施工用电采用自备发电机组。

4 人员、设备安排4.1 人员安排及分工为圆满完成本次试桩,项目部特组成试桩工作小组对试桩的全过程全位进行服务。

组长:华章副组长:林金绵、建明组员:施立昕、照初、柳治蒙、卫军人员分工职责备注序号1 华章项目经理2 林金绵项目技术负责人3 建明现场技术负责4 照初、柳治蒙安全主任、安全员5 卫军材料员一台设备组建一个施工班组,每班组由7人组成,具体分工见下表: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容1 班长 1 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联系,控制操作规程,排除施工中各种障碍。

2 操作员 1 按设计施工工艺正确操作碎桩机的沉管、拔管、下压等,检查维修机械。

3 上料工 3 将加固料送入管,保证施工连续。

4 电工 1 负责机器设备的安装、维修和电力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

5 记录员 1 负责控制记录数据(时间、电流、沉拔管幅度、反插次数等),兼质量检查员工作。

4.2 设备安排序机械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号1 沉管桩机DZJ-90 台 1 振动成桩法试桩阶段每机的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并有富余,同时建立强硬的后勤材料供给措施,保障碎桩的不间断施工。

5 材料要求碎桩桩体选用一定级配且不易风化的碎或砾,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大于9%。

6 施工工艺6.1 碎桩施工工艺成桩法:振动成桩采用重复压拔管法。

碎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碎桩施工工艺流程图①定位按照设计测放桩位,并用白灰或小木桩标出。

由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测量实际地面标高,通知现场技术员,以便标出实际成深度确保设计的加固深度。

②桩机就位移动碎桩机,对准加固点,打开电源,检查电压和振动锤的空载电流是否正常。

校正桩管垂直度≤1.5%,校正桩管长度并符合设计桩长。

③碎桩施工成桩试验振动成桩法施工要掌握对桩管拔起高度、桩管压下振密时间和碎用量等施工经验和施工参数,以确保碎桩形成后,碎大于中密状态。

7 试桩容及法7.1试桩试验容1.1、成桩工艺试验,选择符合设计和规要求的料进行试桩,并记录成时间和深度、拔管速度、压入碎量及电流变化等,以选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参数。

振动成桩法施工要掌握对桩管拔起高度、桩管压下振密时间和碎用量等施工经验和施工参数,以确保碎桩形成后,碎大于中密状态。

1.2、质量检测(1)重型动力触探检测:主要检验桩体密实度。

(2)现场成桩检测:主要检验碎桩桩体直径及桩位是否偏差。

(3)综合检验:主要指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

1.3试桩法为能更好获取试验桩的各种技术参数,根据现场地层含水量的测定及相关试验,本次拟采用振动成桩法进行试桩。

⑴试桩地点:本次试桩拟选在B+700~B+800试桩。

⑵试桩区桩位布置:桩间距1.4m;⑶试桩根数:3 根;(试桩平面图):1.3、试桩目的试桩采用振动法进行成桩。

通过碎桩试桩施工,进行成桩工艺试验,以复合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拔管高度、钻进速度、压入碎量及由电流变化、压管次数和时间等技术参数。

然后对状体进行质量检测,如达到设计要求则总结试桩形成报告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可进行大面积碎桩施工。

2、桩管下沉开动振动机,边振动边下沉桩管至设计深度,留振数秒钟。

稍提升桩管使桩尖打开。

3、填料停止振动,套管至设计标高后,用装载机向料斗上料,通过卷扬机将料斗提升并插入桩管,向管灌入碎直至灌满为止。

4、启动拔管启动拨管,拨管前留振数秒钟,以后边振动边拨管,拨管速度需均匀,根据单桩设计碎的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桩长度,进行多次反插直至桩管的碎全部投出。

5、提升桩管开启第二次投料口并停止振动,进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完为止,启动拨管,边振动边上拨,并进行多次反插,至管碎全部投出;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口投料直至地表。

6、启动反插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口补料至该桩设计碎量全部投完为止,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跟桩施工。

7、施工中的注意事项a.提升和反插的速度必须均匀。

b.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挖除桩管带出的泥土,口泥土不得掉入中。

c.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沉桩深度、制桩时间、每次碎灌入量和反插次数等。

d.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土层中夹有大于1.0m厚的淤泥层或沉桩困难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项目部及时处理。

e.施工完毕,测量整平标高,整理施工记录。

6、质量检测①地基处理段碎桩的桩距、桩径、桩长、竖直度、下料量应按相关规及规定进行检测。

②检查法:桩长、桩径、桩距使用钢卷尺量测、竖直度采用吊线锤尺量,灌碎量采用装载机铲斗(通过标准容器量出所铲碎料与铲斗边沿齐平时的体积)计量。

③碎桩的桩身密实度检验采用多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地基承载力,对桩间土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

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应在正形的中心。

要求桩体N63.5≥10击,桩间土压实度不小于93%。

④在检测实施过程中,保证检测及时和反馈结果及时,每次检测完成后,24小时向业主提交检测报告(简报),并在7天向业主提供完整、真实、齐全的检测报告书,各检测报告将检测数据汇总、分析,保证在每次完成检测3日提交临时检测报告,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在七日提交汇总的检测报告(一式四份)。

⑤检测异常处理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委托。

⑥不合格桩的判定法对于区段,以抽检覆盖3个单桩所控制的路线长度为最小评定单元;对确定为不合格时,则对该处附近采用双倍检测。

⑦不合格桩的处理经过检测,发现复合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值,加大该区域动态监测数量,根据业主要求:当判定属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应在不合格桩围补做4根,当判定为区段不合格的,要求施工单位在该区段围按原数量一倍补做。

分段长度按300-500米控制,普通段取高值,特殊段落取低值。

⑧检测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公正及时,确保检测工作准确、做到资料真实、评判准确、数据可靠。

8 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8.1 施工质量控制碎桩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两个面:①原材料(碎)②碎的振密。

⑴碎桩施工时,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隔排施工。

⑵碎桩桩体选用一定级配且不易风化的碎,粒径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9%。

桩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碎桩处理软弱土地基应检验成桩及复合地基质量,⑷碎桩施工允偏差应按下表的要求控制。

序号项目允偏差1 间距(纵横向)±50 mm2 垂直度 1.5%3 桩长不小于设计值4 桩径振动法-20mm锤击法+100mm,-50mm8.2 施工注意事项⑴试桩时要注意电、料的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