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M
RdT
又
A
V2 V1
PdV
P (V2
V1 )
M
R(T2 T1 )
13
伴随整个过程的热量
Q
U2
U1
M
R(T2
T1 )
M
CV (T2
T1 )
M
R(T2
T1 )
定义定压摩尔热容 Cp :
CP
(Q ) P
M dT
可得 CP CV R 称为迈耶公式.
CP
CV
R
i 2
R
R
i2 2
T
M
CV (T2 T1 )
等压 P=常量 V 常量
T
M
CP
(T2
T1
)
等温 T=常量 PV 常量
PV 常量
M RT ln V2 或
V1
M RT ln p1
p2
绝热 dQ=0 V 1T 常量
0
P 1T 常量
0
P(V2 V1 )或
M
R(T2
T1 )
M RT ln V2 或
V1
M RT ln p1
7
• 功的图示:
A=
V2
V1
PdV
由积分意义可知,功的大小等于
P
P—V 图上过程曲线P=P(V)下的
面积。
1
比较 a , b下的面积可知,
2 功的数值不仅与初态和末态有
关,而且还依赖于所经历的中
间状态,功与过程的路径有关。
V
(功是过程量)
8
传递热量也使系统状态改变,但是要通过分子无规则运 动传递能量,称为微观功. 热力学系统在一定状态下有一定的内能. 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与所经过程无关. 或者说内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绝热过程热力学定律:
PdV
M
CV dT
前两式消去dT可得 CV ( PdV VdP) RPdV
19
注意到 R CP CV
代入 CV ( PdV VdP并) 化简R可Pd得V
CVVdP CP PdV 0 分离变量并应用 = CP/CV 得
dP dV
P
V
积分得
ln P lnV 常量
解: 等压过程
M
1.25
A R(T2 T1) 0.028 8.31 1 371(J )
因 i =5, CV=20.8J/(mol.K),所以
U
M
CV T
1.25 0.028
20.81
929 (J )
气体在此过程中吸热
QP U A 1300 (J )
16
2.2 等温过程
等温过程: T=常量, dT =0 过程方程为:PV=常量,
PV 常量 V 1T 常 量 称为绝热过程方程
P 1T 常量
18
绝热线与等温线的比较 等温过程 PV=常量
等温线
P
绝热线
绝热过程 PV =常量
(dP)Q
从分析dP/dV也可知绝热线比较
陡 绝热过程方程的推导*
(dP)T
O
dV
V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取全微分得:
PdV VdP M RdT
V
PdV VdP RdT
dP n dV 0
P
V
可证明 多方过程的摩尔热容
不要求
Cn
CV
n
1 n
CV
R n1
26
R C P CV
CP
CV
Cn
CV
R n 1
CV
CP CV n 1
nCV CV CP CV
n 1
n1
Cn
CV
R n1
n
CV ( 1 n )
多方过程第一定律 CndT CV dT PdV
1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系统 简称系统
当系统的状态随时间变化时,我们就说 系统在经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
例:推进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时,气 体的体积,密度,温 度 或压强都将变化,在过 程中的任意时刻,气体 各部分的密度, 压强, 温度都不完全相同。
2
• 非静态过程
P
气体状态变化时可写成
Q dU A
Ⅰ (U1) II (U2)
V2
Q U 2 U1 PdV
O V1 dV V2 V
V1
从PV图上看功: 功与过程有关,热量传递也与过程有关.
热量和功利用热力学系统实现相互转换.
它说明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10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热力学过程 1.2 功、热量、内能 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
2.1 理想气体的热容量
摩尔定容热容
摩尔定压热容
2.2 等温过程 2.3 绝热过程 2.3 多方过程
作业:3-2、3-3,3-4,3-5,3-7 8-1, 8-2,8-3,8-4,8-5(新版)
双原子 氮 29.1
20.8
8.3 1.40
氧 29.4
21.1
8.3 1.40
多原子 CO2 37.0
28.5
8.5 1.30
NH3 36.8
27.8
9.0 1.31
15
例题 一气缸中有氮气,质量为1.25kg,在标准大气 压下缓慢加热,使温度升高1K.试求气体膨胀时所做 的功A、气体内能的增量U及所吸收的热量Q.(活 塞的质量及它与汽缸壁的摩擦均可忽略.)
m3, 问这时气体做功多少?
解: 氧气=0.032kg,设绝热膨胀后温度为T2,则有
M
A CV (T2 T1 )
再根据绝热过程方程:
V
1
T
1
=V
2
T
2,得
T2
T1
( V1 V2
)
1
300 ( 1 )1.401 10
119 ( K )
M
1
A
CV (T2 T1 )
20.8 (300 119 ) 941(J ) 4
PV 常量
再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导出其余两个过程方程
PV M RT
V 1T 常 量
PV 常量
P 1T 常量
20
例1. 设有8g氧气,体积为0.4110 -3 m3,温度为300K.
如氧气绝热膨胀,膨胀后体积为4.110 -3 m3, 问气体
做功多少?如氧气等温膨胀,膨胀后体积也为4.110 -3
1
1
1
1
P1V1
P2V2
25
气体在多方过程中从外界吸的热量
Q
Cn T2
T1 (CV
R n
1)T2
T1
多方过程第一定律
CndT CV dT PdV
(Cn CV )dT PdV
对状态方程和多方过程方程求微分,得
VdP ( R 1)PdV C n CV
dPΒιβλιοθήκη RdV(1)
P
C n CV
显然过程的发生,系统往往由一个平衡状态到 平衡受到破坏,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态。从平衡态 破坏到新平衡态建立所需的时间称为弛豫时间,用
τ表示。实际发生的过程往往进行的较快,(如前
例)在新的平衡态达到之前系统又继续了下一步变 化。这意味着系统在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非平衡态, 这种过程为非静态过程。作为中间态的非平衡态通 常不能用状态参量来描述。
p2
M
CV (T2 T1 )
或 P1V1 P2V2
1
M
CV
(T2
T1 )
M
CV
(T2
T1 )
0
M CV (T2 T1 )
恒
温 热
T=恒量
源Q
即 P1V1 = P2V2
A V2 PdV V2 P1V1 dV
V1
V V1
P
等温线
Ⅰ (U1)
P1V1
ln
V2 V1
P1V1 ln
P1 P2
P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O
A M RT ln V2 M RT ln P1
V1
P2
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II (U2) V1 dV V2 V
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量Q、A、U1、U2 .系统状态变化时有
Q=U2-U1+A. 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 一部分使系统内能增加,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 或者说内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9
对于微小变化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为:
适用范围:与过程是否准静态 无关。即准静态过程和非静态 P 过程均适用。但为便于实际计 算,要求初、终态为平衡态。
如果是等温膨胀,则
A M RT ln V2 1 8.31 300 ln10 1.44 103(J )
V1 4
21
例2. 两个绝热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用一个带有活塞 的管子连起来,打开活塞前,第一个容器盛有氮气,
温度为T1,第二个容器盛有氢气,温度为T2.试证打 开活塞后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是
T
M1
1
CV 1T1
M2
2
CV 2T2
M1
1
CV 1
M2
2
CV 2
P RT ( M1 M 2 )
V1 V2 1
2
解: 活塞打开,气体分别向对方扩散,设平衡后氮气的
压强为p1,氢气的压强为p2 ,混合气的压强
P= p1+ p2
22
容器绝热,混合过程与外界无能量交换,总内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