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化学史话》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华师《化学史话》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史话》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年级: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选题(10×1分=10分,共10分)1.1999年,美籍埃及化学家()因应用超短激光闪光成照技术观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运动,创立了飞秒化学。

A. 艾哈迈德·泽维尔B.洛德·霍夫曼C. 道尔顿D.傅鹰2.下列不属于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的是()。

A.推翻“燃素说”,对燃烧作出正确的解释,创立氧化学说B.证明金刚石的成分是C的同素异形体C.促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投产D.推动酸碱学说的发展3.于 1803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康尼查罗D.法拉第4.()使化学从附属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拉瓦锡B. 道尔顿C. 吉布斯D. 波义耳5.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A.《空间的化学》B.《分子建筑术》C.《化学研究》D.《化学原理》6. 1803道尔顿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书籍是()。

A. 《怀疑派的化学家》B. 《化学纲要》C.《化学哲学新体系》D.《化学哲学教程提要》7.元素周期律的提出过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拉瓦锡首次分类;②年迈尔“六元素表”;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④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八音律”;⑤法国化学家尚古多“螺旋图”;⑥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素组”。

A.①⑥⑤④②③B.①④⑤②⑥③C.①⑥⑤②④③D.①②⑤④⑥③8.1860年参加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推广(),名著《化学哲学教程提要》澄清了化学的混乱状态。

A. 分子论B.分子论C.量子论D.元素符号9.在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上起作用的是( )。

A.《化学哲学教程提要》B.《化学纲要》C.《化学研究》D.《空间的化学》10. ()1835年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第一个提出“催化剂”的概念。

A.K. S. 基尔霍夫B.戴维C. 贝采尼乌斯D.德贝莱纳二、多选题(10×2分=20分,选错或少选均不可得分)1.古代化学时期的中心是()。

A.希腊B.中国C.埃及D.印度2.下列化学史定义正确的是()A. 化学史是一门具有普遍性的理论科学B.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

C.化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D.化学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苯环结构学说的意义有()。

A.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B.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C.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D.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4.1823年,贝采尼乌斯运用了钾还原法发现()和()。

A. SiB. CeC. ZrD. Th5.我国现代民族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是()。

A.徐寿B.侯德榜C.范旭东D.吴蕴初6. 鲍林研究的领域涉及非常广泛,包括( )A、量子力学B、分子医学C、生物学D、地质学7. 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张青莲院士测定的()的原子量被采用。

A.IrB.SbC.CeD.Eu8. 法拉第主要成就是( )。

A. 发现电磁效应B. 发现电解定律C. 提出酸的含氢学说D. 第一个发现苯,并研究其性质9. 下列关于维勒的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A. 钾还原法发现和制备出纯铝B. 还原法发现和制备出Be、YtC. 分析了氰酸银(AgCNO)的组成D. 发明定量分析滤纸、推动有机分析发展10.核化学分支是()。

A.同位素化学B.超铀元素化学C.放射化学D.辐射化学三、是非题(10×1分=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第一个提出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学家是维勒。

2.欧洲色盲病称之为“莫斯莱症”。

3.贝采尼乌斯与他的学生研制可溶的过磷酸钙,今天依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磷肥。

4. 第一个合成尿素的化学家是维勒。

5.洛斯密德被誉为天才的建筑师。

6. 1932年鲍林预言惰性气体可以与其他元素化合。

7.釉的发明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必备条件。

8.氧气的真正发现人是舍勒。

9.第一个提出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学家是贝采尼乌斯。

10.1955年中国工程院成立,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建立,早期称学部委员。

四、客观简答题(3×10分=30分,共30分)1.简述化学史中近代化学时期的内容(时间、特点、中心)。

2.简述贝采尼乌斯主要的科研成就有哪些?请写出至少五个方面。

3. 侯氏制碱法的创立者是?试简述其突出贡献。

五、主观简答题(4×10分=40分,共40分)1. 1812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因领取法国科学院授予的3000法郎奖金,被当时的人们冠上“叛徒”的罪名。

戴维的观点是:“有些人说我不应该接受这笔奖金,我认为即使两国政府之间进行战争,科学家是不应该进行战争的。

相反,应通过科学家减少战争。

”请你根据戴维的观点,谈谈你对“科学、科学家究竟有没有国界”的看法?2.请结合阿弗加德罗、拉瓦锡等人因兴趣改行,终成大就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谈谈你自己对于兴趣、学业、成就三者关系的看法。

3. 凯库勒梦见了一条首尾相连的蛇而发现了苯环结构,这仅仅是巧合吗?说说你的看法。

4.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化学史之后,你对本门课程有何看法?你觉得化学史的学习对你有何帮助?请谈谈你的想法。

《化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0×1分=10分)1.A2.C C项是哈伯的贡献。

3.A4.D5.B 《怀疑派的化学家》匿名出版《怀疑派的化学家》,百年之后从拉瓦锡起才得到公认,《化学纲要》拉瓦锡名著 , 《化学哲学教程提要》康尼查罗——原子分子论的推广者6.C7.C8.A9.A 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的会议结果是议而无果,起作用的是康尼查罗的小册子《化学哲学教程提要》。

10.C A.1812年K. S. 基尔霍夫发现酸能加快蔗糖水解,硫酸能促进淀粉转变为葡萄糖B. 1817年戴维发现Pt对醇的氧化有促进作用D. 1820年德贝莱纳发现Pt 能促使H2、O2化合。

二、多选题(10×1分=10分,选错或少选均不可得分)1.BC2.BCD3.ABCD4.AC 1823年钾还原法发现Si(硅)、Zr(锆)——后期还制得过Ce(铈)的氧化物及不纯的Th(钍),但不是运用钾还原法。

5.BCD6. ABC7.CD 张青莲院士的成就有:1991年测定的In原子量被定为国际标准;1993年测定的Ir、Sb的原子量被定为国际标准;1995年测定的Ce、Eu的原子量被采用(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8.ABD 戴维推翻拉瓦锡关于酸的含氧学说——提出酸的含氢学说9.ABC 贝采尼乌斯发明定量分析滤纸、推动有机分析发展10.ABCD三、是非题(10×1分=10分)1.×贝采尼乌斯2.×欧洲色盲病称之为“道尔顿症”。

3.×李比希4.√5.××凯库勒6.√7.√8.×氧气的真正发现者是拉瓦锡。

9.√10.×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建立,早期称学部委员,1995年成立中国工程院。

四、客观简答题(3×10分=30分24分)1.答:时间: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特点: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兴起了化学工业中心:欧洲(答出“时间”得3分,“特点”得5分,“中心”2分)2、答:1. 分析化学方面:发明定量分析滤纸、推动有机分析发展2. 1818年吹管分析法发现Se(硒):3. 1823年钾还原法发现Si(硅)、Zr(锆)——还制得过Ce(铈)的氧化物及不纯的Th(钍)4. 改革化学符号——创造用拉丁文表示元素符号5 . 测定原子量——提出了三个原子量表6. 1835年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第一个提出“催化剂”的概念7. 创立电化学说8. 第一个提出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学家9. 培养了维勒等一批化学家(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多答不得分,满分不超过10分)3.答:候德榜突出贡献:①打破封锁:1873年前后索尔维公会,西方列强独霸技术,独占世界纯碱市场。

1917年一战期间,因交通梗塞纯碱奇缺,靠进口维生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处于灭顶之中。

范旭东于1921年聘请侯德榜任总工程师,打破了西方列强独霸技术的封锁。

②荣获金质奖章:1924年正式投产暗红色铁锈、硫化钠、硫化亚铁。

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中国红三角牌纯碱获金质奖章(索尔维设厂生产的纯碱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获铜质奖章),产品畅销国内,出口日本,远销东南亚③崇高的学术声誉:1933年侯德榜英文专著《制碱》出版,公开索尔维法的技术秘密。

首创的制碱名著,风行各国,学术上使中国人名扬四海(答出“候德榜”得3分,答出一点贡献得3分,三点全答出即可得满分7分。

)五、主观简答题(4×10分=40分,本题答案仅供参考,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答: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同时,我也认为知识是无国界的,因而科学是属于全人类。

但是,作为一名个体,科学家是有自己鲜明的国家从属性的,是为自己的国家效劳的,因此,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科学技术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共同向前推进的。

任何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向其他国家的学习和相互交流。

当今世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类”存在于不同国家,被划分为不同阶级,还有民族和种族的区别,因此,“人类”是在极不相同的世界各国中生活的人的总和。

“人类”这个概念反映的是一般,一般只能存在于特殊和个别之中。

人类这个一般存在于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和种族的人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世界中,科学家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有一个为人服务的问题,首先就是为哪个国家的人服务的问题。

“科学家有国界”,科学家代表的是自己的祖国,任何时刻,国家比一切都重要。

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郭沫若,这一群科学工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尊敬!2.答: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

我认为,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对那个领域的东西感兴趣。

所以,学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有毅力为它奋斗、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因此,阿弗加德罗、拉瓦锡等人因兴趣而改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却是,我们对自己的学业不感兴趣,但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学。

于是,我们困惑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日子,生活无乐趣,生命无意义。

对此,我认为,既然不能因兴趣而改行,那么就改变自己的想法,挖掘自己学业的乐趣,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趣味所在的,努力使自己对自己的学业感兴趣,为自己录找奋斗的动力,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