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对2019年困难职工调查摸底的通知模板

关于对2019年困难职工调查摸底的通知模板

关于对2019年困难职工调查摸底的通知
开发区、生态城、各乡镇(街道)工会,各系统工会,各基层工会: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和帮扶活动,县总工会决定对全县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总工办发〔2016〕36号)、山东省总工会《山东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鲁会办〔2018〕17号)和《关于分级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德州市总工会《德州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德工办发〔2019〕6号)的要求,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建立档案。

各基层工会要加强领导,增强意识,在所属单位以及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或社区中对困难职工家庭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全县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打好基础。

一、市级困难职工建档标准
(一)凡全县所属的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的工会会员(含农民工会员),符合建档条件的,可建立困难职工档案。

困难职工建立档案以家庭为认定单位,一户一档案。

困难职工分为生活困难职工和特殊困难职工。

其中,生活困难职工,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政府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职工。

特殊困难职工,是指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灾难等原因,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职工;
由于各类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特别困难的职工。

1.符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建档标准的,建立为全国级档案(建档标准另附)。

2.符合山东省总工会《山东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建档标准的,建立为省级档案。

3.不符合全国级和省级建档标准,但又确实困难的职工,家庭人均收入减去引起家庭困难因素的必要人均支出不大于德州市城市居民低保标准2倍的,建立为市级档案(Ⅰ类)。

4.无引起家庭困难因素必要支出费用而又确实困难的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不大于德州市城市居民低保标准2倍的,也可建立市级档案(Ⅱ类),但不得使用省级及以上帮扶资金,只能使用市级及以下资金进行帮扶救助。

困难职工家庭人均收入是指“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总人口”。

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缴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

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对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3倍以上的意外致困困难家庭,计算收入时需加上投资性净财产和储蓄。

(二)引起家庭困难因素必要支出费用包括本人及家庭成员患病、子女上学、残疾、重大意外灾害等支出费用。

(三)通知所称家庭总人口原则上以户籍为单位且常年共同生活的人口计算,或者虽然户口不在同
一户口簿但具有赡养、扶养、抚养和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1.配偶;
2.双方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养子女、继子女、非婚生子女);
3.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研究生及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4.分散供养的孤儿视作为所在监护人家庭成员;
5.存在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但户籍不在一起的家庭成员。

6.其他经县级民政部门认定,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下列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1.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员;
2.连续3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可按独立家庭核算);
3.在监狱内服刑的人员。

(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家庭,不在市级档案建档范围:
1.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不主动就业或者经就业服务机构介绍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就业的。

2.家庭自有住房人均面积达到全市人均住房面积2倍以上的(单套自住房除外)。

3.拥有商业店铺或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

4.安排共同生活的子女自费出国(境)留学的。

5.所有家庭成员或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名下拥有一辆非生产资料性质且购买时价格大于10万元机动车辆(裸车价格),或拥有两辆以上非生产资料性质机动车辆的。

6.年度内本人、配偶或者共同生活的子女自费出国(境)旅游的。

7.故意隐瞒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或者提供虚假申请材料、虚假证明的;
8.参与违法活动或为别人提供担保造成生活困难的。

9.有赌博、吸毒等行为的。

10.经证实不属于生活困难的其他情形。

二、困难职工申报程序
(一)申请
符合条件的职工应由本人自愿向所在单位工会提出申请,准备申请材料,各基层工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初审后,由县总工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逐一核查。

(二)核实
各基层工会要对职工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查,通过入户走访慰问的方式,进行“四查”(查家庭户籍人口、查家庭收入与已享受的救助情况、查家庭致困原因与支出情况、查家庭财产情况),并填写《困难职工入户调查表》(样本见附件5)上报上级工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公示
经本单位工会初审合格后的困难职工家庭,在职工所在单位进行不少于3天时间的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样本见附件7),并保留相关影像资料。

公示无异议的,由所在单位工会填写《困难职工(农民工)档案表》(见附件2)和《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联系卡》(见附件8),连同其他申报材料上报上级工会;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职工,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职工当前困难。

(四)审批
各级工会要把好建档立卡的入口关,严格按照困难职工认定标准和程序对各类申报材料和公示结果进行审核,并逐户进行入户核实,没有异议的,及时将《困难职工申报情况汇总表》、《困难职工(农民工)档案表》及附件上报县总工会(市职工服务中心)。

县总工会(县职工服务中心)进行核实审批,确定困难职工的最终名单,并反馈各申报单位。

(五)建档
符合建档条件的困难职工,由县总工会(县职工服务中心)统一按照认定标准确定为全国级档案、省级档案或市级档案(Ⅰ类、Ⅱ类),将困难职工家庭档案录入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

三、困难职工申报材料
1.《困难职工申请表》(样本见附件1)、《工会帮扶申请家庭收入和财产查询授权书》(样本见附件3);
2.身份证明:户口簿索引页及家庭成员身份证复印件(无身份证的提供户口页复印件),户口簿索引页无法体现家属关系的,需提供其他可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如: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村、居委会提供的共同居住证明等);
3.收入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证明原件(由其所在单位劳资或财务部门出具并打印近半年工资流水,家庭成员无固定工作的,需所在居(村)委会或相关单位开具收入证明或无收入证明;家庭成员为农民的,需所在居(村)委会提供农业收入证明;家庭成员无收入的,在开具无收入证明时必须写明原因)(样本见附件4);
4.提供职工本人银行卡复印件;
5.劳务聘用关系的,困难职工本人劳动合同(社保局备案)复印件;
6.致困因素相关证明材料(根据职工家庭致困原因选择性提供):
(1)低保户需提供低保证复印件及低保金发放银行流水,或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证明并注明月领取低保金具体金额;
(2)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残疾的,需提供残疾证复印件和残疾补贴收入银行流水,或残联出具的残疾证明并注明残疾人补贴具体金额;
(3)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下岗证、失业证等资料复印件;
(4)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需要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重大疾病
在开具诊断证明时要详细说明病情状况),及前6个月(从申报日前一月向前数6个月,如申报日为2019年4月15日,上一年度指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下同)的医疗费用结算单(体现自费部分金额)复印件;
(5)子女助学帮扶包括高中(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子女以及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

应届生提供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往届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并出具上一年度的学费支出证明原件;
(6)因残疾、遭受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及其他原因致困的,需提供上一年度的相关费用支出证明材料。

7.所有家庭成员或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名下有车辆的需提供车辆购买发票,若提供不了的,按照可查询的车辆官网指导价格;若是购买二手车辆,需提供车辆购买发票或者二手车购买的证明,否则按照新车可查询的车辆官网指导价格。

各基层工会对所上报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查,将相关纸质版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留存本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困难职工档案,另一份连同电子版资料于9月3日前报县总工会。

邮箱:qhxzgh@,电话:。

逾期不再受理。

县总工会将组成核查小组对报送的困难职工家庭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审核后将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救助。

______总工会
年月日
— 9 —
— 10 —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