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试题库选择题: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A. 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 K2OB.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的测定。
C. 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 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A. 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抗凝的标本。
B. 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 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X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A. WBC总数升高B. 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C.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D. 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A. 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 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 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
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A. 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 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B 2 —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 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 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A. 骨髓增生活跃B. 粒红比值约为5—7:1C. 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D. 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A. F n、W、/、XB.F n、%、/、xn、v、忸、xC.FD.F V、%、忸、X&尿蛋白定性检查为+〜++,尿圆盘电泳图形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最可能为哪一种蛋白尿的特B征: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混合性蛋白尿D.功能性蛋白尿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DA.急性肝炎B.肾病综合征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肝硬化10.阻塞性黄疸时,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正确:CA.血清总胆红素增高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C.尿中尿胆原增高D.尿胆红素阳性11.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骨髓增生程度为增生活跃,粒红比值约为2〜4:1。
B.作骨髓穿刺时,最常见的骨髓穿刺部位为胸骨穿刺点,骨髓抽取量以0.1 〜0.2ml为宜。
NSE+NaF抑制试验主要可用于急单与急粒的鉴别。
C.D.POX染色主要可用于急粒与急淋的鉴别。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肝细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B.溶血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C.梗阻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阴性。
D.血清胆红素主要来源于骨髓、肝、脾等网状内皮细胞内的血红蛋白。
13.为区别肾性糖尿及糖尿病应作( B )检查:不确定A.尿糖定性实验。
B.血糖及糖耐量检查。
C.尿蛋白分析。
D.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14.某患者MCV:75fl ,MCH:25pg ,MCH:C 28%,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CA. 大细胞性贫血B. 正常细胞性贫血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15.某成人Hb:90g/L ,MCV:115fl ,MCH:37pg,MCH:C 34%,应属于:AA. 大细胞性贫血B. 正常细胞性贫血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正常16. 血BUN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其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当血9mmol/L<BUN<20mmol/L时,肾功能处于:CA. 正常B. 肾衰竭代偿期C. 肾衰竭失代偿期D. 肾衰竭期17. 对甲、乙型血友病诊断阳性率最高的试验是:BA. 出血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测定器法)B. APTTC. PTD. D—二聚体检测18. 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意义:D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B. 甲胎蛋白(AFP)C. 胆红素测定D. 白/球蛋白比值19. 关于病毒性肝炎描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 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肝的特异性指标。
B. 通常所说的“两对半”检测指的是HBsAg HBsAb HBeAg HbcAg HbcAb的检测。
C. 丁型肝炎病毒是HBV的共生体,需有HBV的存在方能复制和传播。
D. 丙型肝炎lgG(抗HCV-IgG)阳性表明已有HCV感染。
20. 对抗栓治疗监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不确定A. 对普通肝素的抗栓治疗,首选APTT为监测指标,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 —2.5倍。
B. 对较大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监测可选用因子X a 抑制试验(抗因子X a活性测定)C. 对口服抗凝剂(华法令)治疗监测首选PT时间作为监测指标,中国人的PT时间维持在正常对照的 2.0 —3.0 倍为宜。
D. D—二聚测定可作为溶栓治疗的较特异指标。
21.关于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检查,下列不正确的是BCA. 渗出液常为炎性积液B. 渗出液李凡他试验(Rivalta 试验)常阴性C. 漏出液蛋白定量常<30g/lD. 漏出液的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
22.关于几种贫血的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变化,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BA. 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呈小细胞性非均一性贫血,MCV降低,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RDW增高, 波峰基底增宽。
B. 典型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呈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图形表现为波峰左移,基底变宽。
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呈典型的“双形”性改变。
D. 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呈大细胞非均一性,直方图波峰右移,峰底增宽。
23.鉴别急单与急粒主要应用哪种细胞化学染色: CA. POXB. NAPC. NSED. PAS24. 下列DIC实验诊断标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不确定 CA. PLT计数进行性下降<100 X 109/LB. PT比正常对照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C.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D. 3P试验阳性25. 能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受损程度的指标是:CA. 血清尿素氮测定(BUN)B. 血清肌酐测定(Cr)C.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D. 尿液渗透压测定26. 肝细胞性黄疸时,不正确的是:DA.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B. 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C. 尿内尿胆原增高D. 尿胆红素阴性A. LDHB. GGTC. AFPD. ALT 28.镜下血尿是指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中红细胞数:BA. >2 个/HPB. >3 个/HPC. >5 个/HP、D. >10 个/HP2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DA. 急性肝炎B. 肾病综合征C. 急性肾小球肾炎D. 肝硬化30.阻塞性黄疸时,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正确:CA.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B. 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C. 尿内尿胆原增高D. 尿胆红素阳性31.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判断成年女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应低于:BA. 120g/lB. 110 g/lC. 120g/dlD. 110g/dl32. —病人急性背腹部疼痛或肾绞痛,急诊时尿沉渣检验发现有15-20 RBC/HPF此病人可能是:B不确定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肾结石C. 肾病综合征D. 骨髓炎33. 肾脏浓缩功能检查的指标是:CA. 蛋白质定性和定量B. 尿液pH 值C. 尿渗透量D. 尿无机盐34.下列几种物质中哪一种在正常人红细胞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BA. 钠B. 钾C. 葡萄糖D. 尿素氮35.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是:AA. 双缩脲法B. 染料结合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比浊法36. 下列白细胞分化抗原中,代表T辅助细胞(T H)的是:BA. CD3B. CD4C. CD8D. CD1937.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抗原测定,代表T抑制细胞(Ts)的是:CA. CD3B. CD4C. CD8D. CD1938. 与溶血性黄疽诊断不符的实验结果: DA.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fB. 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C. 尿胆红素正常D. 尿中尿胆原J39. 以下几项正常人参考值,哪一项显然是错误的:DA. 血清空腹葡萄糖3.9〜6.4mmol/LB. 血清尿素氮1.8〜7.1mmol/LC. 血清ALT<40U/LD. 血清总蛋白6.O〜8.0g/L40.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正常人骨髓增生程度为增生活跃,粒红比值约为2〜4: 1B. 正常骨髓像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C. 作骨髓穿刺时,最常见的骨髓穿刺部位为胸骨穿刺点D. POX染色主要可用于急粒与急淋的鉴别41.在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中,用于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是:BA.BT禾口PLT计数B.PT和APTTC.FDP和DDD.蛋白 C 和蛋白S42.关于血培养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DA. 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但感染灶附近血管采血,可提高阳性率每次采血量为5-10ml ,婴幼儿1-5ml ,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 1 为宜C. 选择体温上升时采血可提高阳性率D. 为节省医疗费用,每例病人只能采一次血培养标本。
43.下列肿瘤标志物中,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最具诊断意义的是: AA. AFPB. CEAC. CA125D. PSA44.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BA.560nmB.540nmC.510nmD.450nm45.指出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一组: BA.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B.变态反应性疾病——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C.病毒性感染——常有淋巴细胞增多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46.严重化脓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中哪种酶活性增高: BA.过氧化物酶(POX)B.碱性磷酸酶(NAP)C.特异性酯酶(SE)D.酸性磷酸酶(ACP)47.用作血友病的过筛检查的试验是:CA. 束臂试验B. PTC. APTTD. D 二聚体48.用于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的抗凝治疗监测实验是:BA. APTTB. PT时间及INRC. D 二聚体D. AT-川活性49.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价值:DA. 谷丙转氨酶B. 甲胎蛋白C. 碱性磷酸酶D. 白/ 球蛋白比值50.用于诊断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免疫学测定试验是:AA. 肥达反应B. 外斐反应C. RPRD. 抗O试验51. 在ENA多肽抗体谱测定,SLE的标记抗体为:AA. 抗SmB. 抗U1RNAC. 抗SSAD. 抗SCL-7052. 下列关于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是:CA. 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B. 在采集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C. 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痰、尿液等可置于肉汤培养基中送检D. 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53. 下列白细胞分类,哪项异常:DA. 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B. 淋巴细胞:20-40%(0.20-0.40)C. 嗜酸性粒细胞:0.5 —5%(0.005-0.05)D. 嗜碱性粒细胞:4—10%(0.04-0.10)A.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B. 急性大出血——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C. 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D.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苯——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减少55.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中,HbsAg( + )、抗HBs( — )、HbeAg ( + )、抗Hbe(―)、抗HB( + )的模式提示病人处于:AA.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高传染性B.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弱传染性C. 乙肝恢复期,弱传染性D. 疫苗接种后或HBV感染后康复56. 符合下列描述的为何种类型的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以B 2-微球蛋白等小分子量蛋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