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且会通过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到居民消费水平。但是由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所以并不能最
终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货币政策能够迅速反应并发挥效应但却存在两难境地,为了应对石油价格上涨
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这又会使得产出下降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为了
避免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和过度反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这些直接影响消费和投资支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 认为突如其来的能源价格上涨会导致总需求的减少。此 外,也有可能间接影响到消费和投资支出模式的变化。受 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及使用成本的驱使,消费模式会发生转
变,进而导致资金分配的变化,以致整个经济产业模式的 随之发生改变[12]。在标准的新古典主义模式下,由相对价 格变化驱动的重新分配会顺利及时进行。然而,由于资本 和劳动力市场摩擦的存在,将导致部门间和部门内资源重 新分配过程中的失业问题,从而致使消费量进一步削减以 及能源价格上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因此,由于主要 成品油价格上调,导致人力资源闲置,个人消费水平和税 收收入大幅降低,随之产生的便是公众消费力的下降。这 种间接影响可能比前面所列的直接影响更大,也是许多经 济学家认为是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经济的主要渠道[13~14]。 1.3 货币渠道
同时,石油价格波动对企业投资支出也会产生重要的 影响。石油价格冲击会通过三个渠道对企业非固定资产 投资产生影响: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企业边际生产成 本的增加,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石油占生产成本的份额;其 次,为应付石油价格冲击,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必然减少对 企业产品的需求。最后,石油价格未来走势的不确定会加 大企业暂停不可逆投资的决定。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生产 成本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减少会抑制企业投资支出的增 加。当石油价格下跌时,未来的不确定性又抵消了生产成 本降低和消费需求增加所产生的正面影响。
Aεt = Bμt,(t = 1,2,⋯,T)
(1)
其变量和参数矩阵为:
éa11
A
=
êa21 êa31
êa4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ëa51
a12 a22 a32 a42 a52
a13 a23 a33 a43 a53
a14 a24 a34 a44 a54
a15ù
a25ú a35ú,
B
a45ú
a55û
=
é1 êêêê000 ë0
而且可以对冲击来源进行结构式分解。因此,本文借助于
多变量 SVAR 模型来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
经济的冲击效应。利用国际石油价格(EBSP)、工业生产
总值(GVIO)、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RSC)、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CPI)、货币供应量(M2)五个变量构造一个五元
SVAR 模型,其 A、B 矩阵的形式如下: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ù 000úúúú, 1û
( ) εt = ε1t ε2t ε3t ε4t ε5t ′,
( ) μt = μ1t μ2t μ3t μ4t μ5t ′
(2)
其中εt是 VAR 模型的扰动项,μ1t,μ2t,μ3t,μ4t,μ5t分别
表示作用在 EBSP,GVIO,TRSC,CPI,M2 上的结构式冲击,
国内学者对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已经 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但是回顾文献我们还是可以发现 一些不足。第一,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于石油价格 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直接冲击效果,缺乏关于冲击影响的传 导机制研究,使得结论过于简单甚至得出错误结论。第 二,仅仅把石油价格作为外源性冲击,忽视了经济发展与 石油价格波动的正反馈关系,从而难以对 2003~2008 年石 油价格猛增却没有造成全球经济大规模衰退以及中国经 济持续高度的增长势头做出解释。第三,把与石油价格变 动相关的宏观经济效应完全归因于可观察到的石油价格, 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因为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假设是 不可能的。比如我们无从得知家庭和公司是否采取了何 种措施来节约能源或采取了新型的节能技术以及这些措
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货币供应量 M2
来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可能影响。各变
量的数据来源及处理如下表:
表1
变量名称、数据来源及处理方式
变量
变量名称
数据来源
数据处理
实 EBSP 国际原油现货价格 美国能源信息署 取对数后差分处理
质 GVIO
工业总产值
国家统计局 取对数后差分处理
即结构式扰动项,μt ~VWN(Ok,Ik)。一般而言,简化式扰 动项εt是结构式μt的线性组合,因此εt代表一种复合冲击。
根据 SVAR 模型识别条件需要施加 5×(5-1)/2=10 个约束
按照 Sega(l 2007)的总结,石油价格波动通过货币渠 道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石油价格上 涨导致总体物价水平上升,真实货币余额减少,致使真实 利率提高,进而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第二,为了遏制通 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又进一步放大了油价高企 对宏观经济的冲击[17]。 1.4 小结
油价格上涨看作一种贸易条件冲击,通常这种贸易条件冲 击会通过影响生产决策来影响石油进口国经济[1][2]。具体 研究中往往把石油看作是国内生产的中间投入品进行建 模,实证研究中也通常把进口石油作为国内增值生产函数 中的变量加以使用。但是在解释 GDP 下降时却存在一些 问题。在标准假设中,进口石油被作为国内总产出生产函 数中的变量但不是国内增值生产函数中的变量[3]。由于总 产出可以分为增加值和进口能源,所持资本和固定劳动, 石油价格冲击将不会影响增加值。因此,由此定义的油价 冲击不能看成是影响 GDP 的生产率冲击[4]。鉴于此本文 在后面的实证研究过程中选择了工业生产总值作为总产 出的替代变量。另外,如果石油价格影响国内产出,那么 根据标准假设其影响将由于油价的上涨提高了生产成本 而扩大,但目前看来,这种影响却很小。以美国为例,进口 原油和国内自产原油占 GDP 的比例一直在 1~5%之间浮 动[5]。也就是说,将油价冲击看成是对石油进口经济的生 产成本冲击,其影响对整个经济来说并不大。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是事关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 监控目标,考察国际油价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冲击理应考虑 对这些目标变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前文的文献回顾,国际 石油价格往往通过供给渠道、需求渠道以及货币政策对宏
统计与决策201 3 年第 14 期·总第 386 期 123
经济实证
观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选取工业生产总值、环比居民
经济实证
Backus 和 Crucin(i 2000)就指出通过标准生产一般均衡模型 理论来解释油价冲击对 GDP 造成的巨大影响并不可行[2]。
上述研究结果让很多原本认为石油价格冲击是影响 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的学者感到吃惊,也激发他们建立新 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解释石油价格冲击对真实 GDP 的影响 的兴趣。第一种由 Rotemberg 和 Woodford 提出(1996),这 种模型认为油价可因时提高形成石油价格冲击从而影响 GDP[3]。第二种是由 Atkeson 和 Kehoe 提出(1999)的油泥陶土模型(putty-clay model),这种模型认为在生产中资本 和能源互为补充 。 [6] 第三种模型是 Finn(2000)提出的,他 认为在完全竞争模型中,能源是获得服务流程的必不可少 资本,油价冲击对 GDP 影响巨大[7]。在这三种模型中,石 油价格冲击传播的供应渠道看起来十分重要,但尚无实证 性支持。另外这些模型是否能够解释 GDP 中的周期性波 动也值得商榷。最严重的是这三个模型都假设石油价格 完全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而不受市场影响,这和石油市场的 数据以及标准经济模型相悖。因此,由于这些模型受特定 假设的限制,用这些模型来解释油价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也 就显得不具说服力而无法被普遍认可。 1.2 需求渠道
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后可以发现,石油价格主要通过 供给、需求以及货币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具体传导途径总结如下图:
图 1 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途径
2 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
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采用 SVAR 模型对 2005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 国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其 传导途径进行相应探讨。 2.1 宏观经济变量及数据来源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石油价格波动与一国 货 币 政 策 的 关 联 性 问 题 。 Hamilton(2003,2009)研 究 指 出,纵观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生的历次经济衰退可以发 现,每次危机到来以前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石油价格的急 剧上升,2008 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也不例外。而且每次经济衰退之前都伴随着联邦基金利 率的提高。因此,极有可能存在货币政策变动所导致的油 价内生性变动[15~16]。
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支持,我们还无法预料全球石油 价格波动将对石油进口经济体产生的重大影响。面对这 些挑战,另一部分人认为能源价格影响经济的重点在于它 造成了消费者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的下降,而非对石 油进口国能源供给总量的冲击(或对国内生产成本的冲 击)。
能源价格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消费支出体现在以 下互补的四个方面[8]。首先,能源价格上涨造成可支配收 入减少,消费者承担能源费用后,购买力下降。其次,能源 价格的波动会使未来能源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 推迟购买不可逆的耐用消费品 。第 [9~10] 三,即使购买决策 是可逆的,但因消费者增加预防性储蓄,消费量也可能会 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冲击。第四,家庭延迟或放弃购买能 源密集耐用消费品会直接造成与能源使用相关的耐用品 的消费量的下降,影响最大的当属汽车制造业 。 [11]
施或技术的有效率又是多少。政府也可能会主动或被动 采取一些政策以抵消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鉴于这些不 足本文就石油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进行了 重新研究和审视,研究将更侧重于冲击效果及可能的传导 渠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