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赞美送给学生
——一个激励我成长的关键教育事件
一、背景介绍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热情、向上的学生希望如此,普通、内向、默默无闻的学生更希望如此。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但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班总有几个学生长得不是很招人喜爱,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看上去也没什么特长。
一般情况下,这种学生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小刚同学就是这样一个腼腆、内向、孤僻,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而且上课爱开小差,思想游离,容易分散,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在他身上,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值得表扬的理由。
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
二、事件描述
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小刚的看法。
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
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
无意中发现走廊里的一只垃圾筒倒了,果皮、垃圾撒了一地,旁边还横着一把扫帚,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的垃圾。
这时,小刚同学走了过来,看到地上横着的扫把,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弯腰把它扶起来,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垃圾扫净,又用拖把拖了一遍。
我被这一幕感动了。
回教室后,我立刻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小刚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
于是,我紧紧抓住她的优点,使她认识到她本身的优势。
另一方面,提醒她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她现在是打基础的时期。
作为学生,不仅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还要使自己全面发展。
因此,我就鼓励她在学习方面也要向前发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有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来问老师。
课后,我也经常找她聊天、谈心。
渐渐地我发现小刚同学变了。
他上课能集中精神学习了,而且举手也比以前积极多了,我就趁机鼓励她,课堂上时
常投以关爱、鼓励的眼神。
当她回答问题很精彩的时候,我就让全班同学给她以掌声。
课后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主动来向我请教,让我为她讲解题目中不明的地方。
平时她还主动和同学讨论问题,并以别人为榜样,努力学习。
现在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
三、反思总结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你是孩子的老师,请记住,每一位孩子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
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了孩子们所关心、操心的情感世界。
他的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转交了我们------做教师的人。
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
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也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
那将是一种高于人性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
”所以,做好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宽容大度,在于师生间的情感交融,这就是爱的力量。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不仅仅纠结于学生的作业、成绩和名次,而是细心观察,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老师们请多给学生一点关爱和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关爱和赞美之中。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森林青少年活动基地陈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