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模版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模版

公路街道14.6 14 14.5 14.5 13.6 13.6 12.4 13.9不固定10.5 11.3 10.3 11.2 10.4 11.5 10.2 10.8合计/%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从表2可以看出,新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篮球、芦笙舞蹈、铜鼓舞、登山、拔河,其中篮球项目多为农村男性群体,而广场舞蹈、铜鼓舞则多为农村女性群体。

参加登山、拔河、长跑等项目则逐渐减少。

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在大部分农村中只有一块运动场即篮球场,加之在各种节庆活动如吃新节、苗年节、翻鼓节、春节等或在各种闲暇时的娱乐活动都在运动场举行,所以篮球场成为农村地区唯一的运动场所和举行各种运动项目的唯一场地。

二是由于镇府对农村体育的资金投入不够,从而导致农村的各种体育设施不齐全,各种现代锻炼健身项目无法开展。

表2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调查表项目芦笙舞蹈铜鼓舞篮球登山拔河长跑负重跑乒乓球象棋百分比(%)65.5 62.761.445.642.737.836.7 20.420.83.2 农民对体育健身与健康的认识状况分析表3农民对体育健身与健康的认识状况调查表认知程度公庄镇/%杨村镇/%平陵镇/%龙江镇/%柏塘镇/%杨侨镇%石坝镇/%合计/%非常了解25.4 26.5 24.7 23.8 24.3 23.7 20.6 24.2一般了解32.8 30.6 28.4 25.6 27.4 28.5 26.3 28.5完全不知41.8 42.9 46.9 50.6 48.3 47.8 53.1 47.3从表3可以看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对体育健身与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是非常了解体育健身与健康知识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24.2%,一般了解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28.5%,完全不知道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47.3%。

可见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本质的认识水平还不高,认为体育与健康不相干,他们依旧错误的认为“劳动就是体育”“劳动就能促进健康”,在他们的眼里只要穿得好,吃得饱就能维持和增进健康。

这些现象表明农民对体育与健康的关注还不够以及政府在宣传体育法制法规和体育与健康知识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政府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切实提高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3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分析表4 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调查组织形式公庄镇/% 杨村镇/% 平陵镇/% 龙江镇/% 柏塘镇/% 杨侨镇% 石坝镇/% 合计/% 村委组织46.2 48.6 45.6 47.3 46.8 44.7 45.5 46.4 村民组织34.5 47.2 43.5 44.6 44.2 43.1 43.7 43.0 个人活动20.5 21.6 19.6 20.4 21.8 20.6 20.1 20.7 与朋友15.7 17.5 16.4 15.8 14.3 13.7 14.3 15.4 与家人14.3 15.4 13.8 12.5 13.6 13.5 12.8 13.7 从表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人群中,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村委组织和村民组织,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地区的农村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无法进行,在各种不同的节庆活动,如吃新节、翻鼓节、苗年节和春节等大型运动会中,村委及村民青年组织起主导作用。

而个人活动及与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很少,民间体育社团几乎没有,部分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基本上还处于无人组织与管理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组织的引导和有能力的组织领导人才即体育指导员。

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普及,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闲暇时间增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新农村体育组织将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3.4新农村背景下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人群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青年人群段,而中老年人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非常稀少。

这是因为在农村中,大部分少年儿童和部分年轻人还在校读书接受文化教育,对体育健身有一定的认识,加之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二是由于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而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和中年人,他们的身体素质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常年在外漂泊,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就消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人口偏少。

而大部分中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够,他们只是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体育”,加上过多的忙活,使大部分的中老年人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即使有点闲暇时间,他们也选择去和他人闲聊或走亲戚落寨。

由此可见,在新农村背景下我县农村体育人口不但偏少且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

图1新农村背景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结构图3.5 节庆体育活动中的主要活动项目分析表5 节庆体育活动中的主要活动项目调查活动项吃新节翻鼓节苗年节春节目排列1 斗牛铜鼓舞跳芦笙篮球2 跳芦笙篮球斗牛芦笙(铜鼓)3 篮球斗牛篮球斗牛4 其他项目其他项目其他项目其他项目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农村的节庆体育活动中,三大体育项目:跳芦笙(铜鼓)、篮球、斗牛活动成为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的三大支柱,而其他活动项目则排列次之,尤其是一些现代的体育活动项目在广大农村地区中都无法开展,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三大活动项目比较受农村人们喜欢,而其他项目很少受人关注,且场地器材极为缺乏,也无法开展。

3.6 节庆体育活动在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功效分析节庆体育活动在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功效。

从社会角度上讲,节庆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社会知名度,促进农村农民和睦团结,友好相处;从体育建设上,与现代体育结合,充分发挥节庆体育的多重功能,有利于为农村体育注入活力,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的现代化;从文化上讲,有利于丰富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引领社会风气,提升农村文化和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群众综合文化的发展;从经济角度讲,节庆体育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利用它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和社会进步。

4 结论4.1农村体育设施严重缺乏。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三镇四乡的部分农村里,大都显示一村只有一个村体育场即篮球场,部分村只附加一块晒坝(晒谷坝)偶而供休闲娱乐所用。

而其他现代的体育场地设施几乎没有,体育设施人均占有率较低。

4.2农村体育人口数量普遍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农村农民体育活动开展的普及程度不高,农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与健身活动项目还比较单一,大都只趋向于节庆活动中的几个单一项目。

4.3农村农民对体育与健康的关注还不够,农民对体育的认识不高,政府在宣传体育法制法规和体育与健康知识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4.4农村体育的开展缺乏有组织的体育机构引导和有能力的领导人才即体育指导员。

5 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5.1 加大政府对农村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应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列入相关评价体系。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农村地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非常低,当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农村体育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地区体育的支持与投入,加快这些地区的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建设,使得农村农民有场地、有器材进行体育健身活动。

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公共设施,另外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一是加大政府体育资金投入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二是以体育彩票公益资金为引导,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三是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农村体育事务,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农村农民自筹资金发展和建设新农村体育文化。

5.2 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农村体育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体育组织是搞好群众体育活动的基本保证,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环节。

探讨新形势下的农村体育工作,改革农村体育运行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体育健身辅导站建设,形成以体育社团为线、以基层辅导站如村委会为点的点线面相结合、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3]。

在乡镇、行政村中以村委会为主导,积极发挥村委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引导村与村之间成立体育运动协会。

5.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加大对新体育、新生活和全民健身的宣传。

充分利用一切新闻媒体,如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讲座、宣传栏和文化下乡等进行宣传,宣传体育法制法规和体育健身与健康知识、宣传奥运知识,宣传人文奥运理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转变农民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观念,使人们意识到体育锻炼与健康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促进农村体育创新发展,要积极鼓励创新活动,注重科学研究,通过制度创新和活动创新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加强对新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优化农村体育发展环境。

在已有的体育项目活动的基础上坚持灵活多样的方针,实行传统与现代化健身相结合,娱乐休闲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等,使农民积极投身于体育健身的活动中去,形成全民健身的新局面。

5.4 加强培育和发展农村体育指导员在促进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农村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

体育指导员在宣传体育知识、组织体育比赛、促进农民科学锻炼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培养渠道上可以采取学校体育教师和各种体育协会、体育爱好者相结合的方式,大量培养基层农村体育指导员,使农村体育发展的矛盾得以缓解[4]。

同时政府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这一接受高等教育的新农民一族到农村基层服务。

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较为系统的学习过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管理理论。

因此在招考大学生“村官”时应优先录用具有社会体育工作经验或具有一定体育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的体育组织与竞赛管理能力,促进农村各项体育协会和体育组织的成立组建,切实推动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5]5.5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开展现代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符合农村人民的传统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