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模版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模版

新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嘉应学院体育教育专业,X碧锋)摘要:采用文献、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法,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对XXXX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本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本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XX;XX;新农村;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对策1 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具体而言,就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和新风尚等方面。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好建设新农村体育无疑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XX的要求,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1]。

文件集中体现了农村体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精神面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新农村体育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以农村人们为对象,为提高和满足农村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开展的体育娱乐活动。

它是以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2]。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对XXXX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经实地调查与研究,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其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本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以XXXX地区的乡镇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政府以及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学术专著、政府文件和相关体育期刊等,收集与新农村和农民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2.2访问调查法实地调研了文体局及7个乡镇的35个行政村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

2.2.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XXXX地区的7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的部分乡镇农村的农民,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开展项目以及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为94%。

3 结果与分析3.1 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与项目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为村体育场地和自家院子,所占比例分别为35.6%和14.7%。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三镇四乡的部分农村里,大都显示一村只有一个村体育场即篮球场,部分村还附加一块晒坝(晒谷谷子的平地)偶尔供休闲娱乐所用。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体育的投入非常有限,专门为农民修建的体育场馆设施较少,使得目前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许多村甚至连乡村学校都没有体育设施,大部分村体育场与学校共用。

体育场地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场地和器材地缺失,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表1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调查表运动场地公庄镇/% 杨村镇/% 平陵镇/% 龙江镇/% 柏塘镇/% 杨侨镇% 石坝镇/% 合计/% 村体育场35.6 35.1 34.2 35.4 36.3 35.3 37.4 35.6 田间地头22.7 23.8 25.7 25.1 25.5 25.4 26.7 25 自家院子16.6 15.8 15.3 13.8 14.2 14.2 13.3 14.7 公路街道14.6 14 14.5 14.5 13.6 13.6 12.4 13.9 不固定10.5 11.3 10.3 11.2 10.4 11.5 10.2 10.8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从表2可以看出,新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篮球、芦笙舞蹈、铜鼓舞、登山、拔河,其中篮球项目多为农村男性群体,而广场舞蹈、铜鼓舞则多为农村女性群体。

参加登山、拔河、长跑等项目则逐渐减少。

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在大部分农村中只有一块运动场即篮球场,加之在各种节庆活动如吃新节、苗年节、翻鼓节、春节等或在各种闲暇时的娱乐活动都在运动场举行,所以篮球场成为农村地区唯一的运动场所和举行各种运动项目的唯一场地。

二是由于镇府对农村体育的资金投入不够,从而导致农村的各种体育设施不齐全,各种现代锻炼健身项目无法开展。

表2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调查表项目芦笙舞蹈铜鼓舞篮球登山拔河长跑负重跑乒乓球象棋百分比65.5 62.7 61.4 45.6 42.7 37.8 36.7 20.4 20.8(%)3.2 农民对体育健身与健康的认识状况分析表3 农民对体育健身与健康的认识状况调查表认知程度公庄镇/% 杨村镇/% 平陵镇/% 龙江镇/% 柏塘镇/% 杨侨镇% 石坝镇/% 合计/% 非常了解25.4 26.5 24.7 23.8 24.3 23.7 20.6 24.2 一般了解32.8 30.6 28.4 25.6 27.4 28.5 26.3 28.5 完全不知41.8 42.9 46.9 50.6 48.3 47.8 53.1 47.3 从表3可以看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对体育健身与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是非常了解体育健身与健康知识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24.2%,一般了解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28.5%,完全不知道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47.3%。

可见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本质的认识水平还不高,认为体育与健康不相干,他们依旧错误的认为“劳动就是体育”“劳动就能促进健康”,在他们的眼里只要穿得好,吃得饱就能维持和增进健康。

这些现象表明农民对体育与健康的关注还不够以及政府在宣传体育法制法规和体育与健康知识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政府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切实提高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3 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分析表4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调查组织形式公庄镇/% 杨村镇/% 平陵镇/% 龙江镇/% 柏塘镇/% 杨侨镇% 石坝镇/% 合计/% 村委组织46.2 48.6 45.6 47.3 46.8 44.7 45.5 46.4村民组织34.5 47.2 43.5 44.6 44.2 43.1 43.7 43.0个人活动20.5 21.6 19.6 20.4 21.8 20.6 20.1 20.7与朋友15.7 17.5 16.4 15.8 14.3 13.7 14.3 15.4与家人14.3 15.4 13.8 12.5 13.6 13.5 12.8 13.7 从表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人群中,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村委组织和村民组织,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地区的农村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无法进行,在各种不同的节庆活动,如吃新节、翻鼓节、苗年节和春节等大型运动会中,村委及村民青年组织起主导作用。

而个人活动及与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很少,民间体育社团几乎没有,部分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基本上还处于无人组织与管理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组织的引导和有能力的组织领导人才即体育指导员。

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普及,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闲暇时间增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新农村体育组织将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3.4 新农村背景下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人群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青年人群段,而中老年人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非常稀少。

这是因为在农村中,大部分少年儿童和部分年轻人还在校读书接受文化教育,对体育健身有一定的认识,加之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二是由于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而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和中年人,他们的身体素质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常年在外漂泊,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就消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人口偏少。

而大部分中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够,他们只是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体育”,加上过多的忙活,使大部分的中老年人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即使有点闲暇时间,他们也选择去和他人闲聊或走亲戚落寨。

由此可见,在新农村背景下我县农村体育人口不但偏少且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

图1新农村背景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结构图3.5 节庆体育活动中的主要活动项目分析表5 节庆体育活动中的主要活动项目调查活动项目排列吃新节翻鼓节苗年节春节1 斗牛铜鼓舞跳芦笙篮球2 跳芦笙篮球斗牛芦笙(铜鼓)3 篮球斗牛篮球斗牛4 其他项目其他项目其他项目其他项目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农村的节庆体育活动中,三大体育项目:跳芦笙(铜鼓)、篮球、斗牛活动成为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的三大支柱,而其他活动项目则排列次之,尤其是一些现代的体育活动项目在广大农村地区中都无法开展,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三大活动项目比较受农村人们喜欢,而其他项目很少受人关注,且场地器材极为缺乏,也无法开展。

3.6 节庆体育活动在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功效分析节庆体育活动在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功效。

从社会角度上讲,节庆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社会知名度,促进农村农民和睦团结,友好相处;从体育建设上,与现代体育结合,充分发挥节庆体育的多重功能,有利于为农村体育注入活力,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的现代化;从文化上讲,有利于丰富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引领社会风气,提升农村文化和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群众综合文化的发展;从经济角度讲,节庆体育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利用它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和社会进步。

4结论4.1 农村体育设施严重缺乏。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三镇四乡的部分农村里,大都显示一村只有一个村体育场即篮球场,部分村只附加一块晒坝(晒谷坝)偶而供休闲娱乐所用。

而其他现代的体育场地设施几乎没有,体育设施人均占有率较低。

4.2农村体育人口数量普遍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农村农民体育活动开展的普及程度不高,农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与健身活动项目还比较单一,大都只趋向于节庆活动中的几个单一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