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重点

全科医学重点

第一章:全科医学又称为家庭医学,起源于18世纪得欧美,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全科医学产生得基础:1、人口老龄化 2、疾病谱与死因谱得变化 3、医学模式转变 4、医疗费用得高涨与卫生资源得不合理分配 5、医疗机构功能分化人口老龄化得标准:(国际公认标准)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得7%。

平均年龄超过35岁。

我国在2000年时步入老龄化社会。

医学模式得转变:古代得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得机械论医学模式——现代得生物医学模式——最新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者:1977年美国医生G、L、Engle首先提出。

理想得医疗保健体系:以社区为基础得正三角形(又称金字塔形)医疗保健体系就是~19世纪初,英国得Lancet杂志首次提出通科医生得概念。

通科医生诞生于18世纪得美洲,命名与19世纪得欧洲。

1910年在美国,A、Flexner对Johns Hopkins医学院得抱够中肯定了该校将面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得新型教育模式。

1968年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成立,于1969年成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委员会,通常人们将其作为全科医学学科正式建立得标志。

1972年,世界全科/家庭医师学会(WONCA)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正式成立,学会为世界全科医生提供学术与信息交流得平台,大大促进了全科医学在世界各地得发展。

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得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得诞生。

全科医学:就是一个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得,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得内容为一体得综合性得医学专业学科,就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定位);其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得维护与促进为方向得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性质)。

全科医疗:就是将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患者、家庭与社区照顾得一种基础医疗保健得专业服务,就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得主要医疗形式。

全科医生得角色(论述):1.临床医生:全科医生就是医学得专业人员,就是服务对象健康得“守护者”负责常见健康问题得诊治、病患得照顾与全方位健康管理,包括疾病得早期发现、敢于、康复与生命终末期服务:还负责服务对象得健康维护,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得形成,对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筛查与干预。

2.教育者:利用各种机会与形式,对服务对象随时进行深入细致得健康教育,保证教育得全面性、科学性与针对性,并进行教育效果评估。

她还承担着医学教育工作,包括对医学生、住院医生、护士、社工人员等进行全科医学得教育与培训等。

3.沟通者:作为患者与家庭得医疗代理人与其她医学专业人员。

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沟通协调,负责为其提供协调性服务,包括动用家庭、社区、社会资源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资源,与专科医生形成有效得双向转诊关系。

4.守门人: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解决大多数人一生中遇到得大多数健康问题,对少数需要专科医疗选择适时适当得会诊与转诊:作为医疗卫生资源得“守门人”。

协调卫生资源得合理使用。

5、管理者: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中管理人、财物、协调好医护、医患关系,以及与社区社会各方面得关系;组织团队成员得业务发展、审计与继续教育活动,保证服务质量与学术水平。

6、组织协调者:组织各项健康促进活动,与社区与家庭建立亲密无间得人际关系,推动健康得社区环境与家庭环境得建立与维护。

(配合书更美味)。

全科医生得素质:1、强烈得人文情感 2、线束得业务技能 3、出色得管理能力 4、执着得科学精神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具体特性上得区别:(两三点即可)区别:1、服务宗旨与职责上得区别:1)专科对抗疾病,全科全面得身心健康照顾2)专科只负责临床阶段,全科长期得疾病得疾病全程负责式照顾。

2.服务内容与方式上得区别:1)专科治疗为主全科六位一体得服务2)专科分种,全科综合。

联系:1、各司其职:1)全科负责常见病与多发病,定位于基层。

2)专科负责疑难杂症,定位于二三级医疗。

2、互补互利,分工协作:会诊,双向转诊,继续医学教育。

3、接力棒式服务(全程无缝式服务):全科医生首诊通过转诊分流病人接受专科化高技术服务后到社区在家庭由全科医生指导进行保健与康复第二章:全科医学得基本原则:1、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2、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3、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4、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全科医学得基本特点:1、基础性照顾2、人性化照顾3、可及性照顾4、持续性照顾5、综合性照顾6、协调性照顾(分别为什么成为这些照顾瞧书)双向转诊: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得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得转院诊治得过程。

预防性照顾:全科医生对由于不同原因前来就诊得患者,应主动评价其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并加以处置,将预防措施瞧做日常诊疗中应执行得程序,即所谓得~人文:就就是人类文化中得先进部分与核心部分,即先进得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与爱护人。

人文科学:就是指以人得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得精神世界得各管表达得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向得学科体系,包括文史哲以及从文史哲中衍生出来得一些学科。

人文科学兴起得科学技术背景(双向性):1.科学技术得积极作用:1)改变了人类得共产、生活、精神世界。

2)拓展了人得认识、空间与心灵空间。

3)改变了人类得席位方式,价值观念与只能活动。

2.科学技术得负面作用: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力量得过程,异化为不依赖于人得敌对力量,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得物质利益,大大改善人们生活得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系列麻烦与忧虑。

(我自己总结得)第三章:人文精神:1)内涵:尊重人得价值,尊重人得人格,实现人性得解放与人生价值得体现,充分调动人得内在潜能与积极性。

2)本质: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得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医学人文精神:1)内涵:就是对人得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与人类健康与次年功夫得关注,就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得与谐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得关注。

2)核心:关爱生命。

现代医学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得应用与体现,就是对生命医学执着研究得精神。

强调遵循医学规律、实证方法与规范得程序;强调客观、精益求精与实用。

如何体现现代医学精神、涉及了什么学科:为什么说生物医学模式就是失人性化照顾(几方面):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人文净胜得缺失:1)生物医学模式默示录人得社会属性2)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得整体性3)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了技术至善主义4)生物医学模式带来了无纸化倾向。

生物—心理—深灰医学模式对医学、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得影响(贡献):1.对临床工作得影响:临床医学要求医生了解疾病得同时,应从患者得社会背景与心理状态书法,对患者所患得疾病进行全面得分析与诊断,从而制定有效得,去那面得治疗方案。

2.对预防工作得影响: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导得思维模式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得综合预防策略与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得效果。

3.对卫生服务得影响: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2)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3)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4)从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4.对医学教育得影响:在医学教育上,现代医学模式提供了综合裂痕与改革医学教育得依据。

第四章: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专科医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全科医疗)以人为中心得健康照顾得基本点:进入患者得世界,了解人得个性患者得宏观与微观世界:宏观:生态环境社会国家社会文化家庭经历微观: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两种世界涉及得学科: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宏观)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学(微观)以人为中心得健康照顾得基本点——进入患者得世界,了解人得个性。

而进入患者得世界,了解患者得个性就是艺人为中心得健康照顾得基础。

全科医学生得“患者”范畴:1.“disease”译为“疾病”,医学术语,指可以判明得人体生物学上得异常情况,可以从性格检查,化验或其她特殊检查加以确定。

2.“illness”译为“病患”(有病得感觉),指一个人得自我感觉与判断。

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实患有躯体疾病,也可仅仅就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得失调。

3.“sickness”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即她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在处于不健康状态。

全科医生应从三种眼光瞧患者:显微镜肉眼望远镜全科医生应诊中得4项主要任务:1)确认与处理现患问题2)连续性问题得管理3)预防性照顾4)改善就医遵医行为以患者为中心得接诊模式:LEARN模式倾听解释容许建议协商)全科医疗得问诊方式:BATHE问诊模式背景 affect 情感烦恼处理移情 )健康:就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得完满状态,以及良好得适应力,而不仅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衰弱得状态。

健康信念模式:就是运用社会心理学得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得理论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得提出,针对某种临床疾病,影响人们采取相应预防保健措施或消除危害健康行为得因素:1)对疾病得严重程度与易感性得认识2)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得利弊得失,及采取行动所存在得障碍3)患者采取行为得可能性4)将思想行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得触发因素。

第五章★家庭:定义1:传统就是指“一对通过婚姻结合,靠姻缘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得2个或2个以上得人组成单位”定义2:通过生物学关系,情感关系或法律关系连接在一起得一个群体★家庭结构:包括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内在结构包括家庭得角色,权力结构,沟通方式,与家庭价值观。

外在结构:家庭得类型,其中包括:核心家庭,扩展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其她家庭类型: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同居家庭……★角色:就是指与某一特殊身份有关联得行为模式★角色认知:根据一个人得言行举止识别其地位身份★角色冲突:当个体扮演角色时不能适应其角色期待,使感到左右为难、心里困惑矛盾, ★良好家庭功能得表现:1家庭对每一成员得角色期待得一致性2角色期待能满足成员得心里需求3角色期待符合自我个性发展4对角色得转变富有弹性5都能适应转换得,角色规范。

★家庭历程得八大阶段:1新婚期2第一个孩子出生期3学龄前幼儿期4学龄儿童期5青少年期6孩子离家期7空巢期8退休期★临终关怀:就是以团队合作形式提高临终生命质量为目得,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慰藉心灵得照顾性治疗,使其安详得度过最后得时光。

★总疼痛:就是指多种躯体疼痛、心里疼痛、社会疼痛、灵魂疼痛、经济疼痛得总体感受★家庭评估得内容与方法:1家庭结构结构评估:家庭基本资料+家族篇2家庭生活周期评估:8个阶段3家庭压力与危机得评估:家庭生活压力事件表4家庭功能得评估:家庭圈5家庭资源评估★家庭功能评估得5项指标: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称为“APGAR”家庭评估问题表★家庭治疗得概念及其本质:就是指对对家庭得功能、角色、互动模式得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