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处理工艺程序及操作方法
3.酸洗:
作用:除去工件表面锈蚀及氧化皮.
工作状态控制:用盐酸或硫酸,PH值<1,常温,时间在5-10分钟;
添加量:视效果酌量添加;
检测方法:目测.工件经酸洗后应无锈,无氧化皮,否则应添加;
其他要求:应经常漂浮污物,并定期翻槽去污.
4.水洗:
作用:除去工作表面的酸液.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5,常温,使用开循环流水;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7-8,温度>60度,时间1分钟;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超出状态区域,应换槽或添加;
其他要求:在温度未达到状态下操作,出水后应用排风扇等对工件迅速吹干.
烘干:产品通过以上几道工序处理完毕,须进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温度调整为130度.
喷塑流水线:烘箱温度控制在190-210度之间,运行转速视工件面积而定,一般调节为900-1200转.
添加量:除油效果下降时,每次按10kg/T添加;
检测方法:目测.工作经脱水洗后,表面水膜均匀,则油污已洗尽,否则应添加脱脂剂;
其他要求:应经常捞去漂浮污物,并定期换槽.
2.水洗:
作用:漂洗要件表面脱脂液.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8,常温,使用开循环流水;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PH值>8时应清理或换水.
常见的现象处理措施:
<工件不上膜>
A.槽液酸度偏低,应添加磷化剂;B.促进剂浓度偏低,应添加促进剂;C.槽液酸度偏高,应加碱中和.
<上膜不均匀>
A..槽液酸度偏低,应添加磷化剂;B.油未除尽,应调脱脂槽.
<工件出槽返黄>
A..槽液酸度偏高,应加碱中和.B.磷化水洗槽,酸度偏高,应换水洗槽;C.表调浓度偏低,应添加或换槽液.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PH值时<5,应清理或换水;
5.中和:
作用:中和工作表面的酸液;
初槽配制:根据槽的大小,用纯碱按5kg/T配制;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9-11,常温,时间1分钟,添加量:按2kg/T量添加;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PH值时<9时,应添加;
其他要求:槽液应定期更换,并保持清洁.
<游离酸度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10ml槽液于锥形瓶内,加3滴抽溴蓝指示剂,用0.1N氢氧化纳标准液滴定,由浅黄色变为绿紫色为终点,所耗用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游离酸度的点数.
<促进剂的测定>取120ml槽液加入发酵管,加2-3g氨磺酸,摇匀静置2-3分钟,由刻度指示的气体毫升数即为促进剂的点数.
槽液总酸度与PH值简易对照:总酸度16-18点,PH值3.4-3.2,总酸度18-22点,PH值3.2-3.0,总酸度22-30点,PH值3.0-2.8,总酸度30-40点,PH值2.8-2.5.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3.2-2.5之间,温度在30-40度左右,时间5-10分钟,总酸度18-24点,游离酸度1.0-2.5,游离酸总酸=1:15,促进剂:1.0-2.5点;
添加量:每次按4kg/T加磷化剂,1kg/T促进剂,酸度偏低时应添加磷化剂,偏高时应用少量碱溶解中和;
检测方法:<总酸度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10ml槽液于锥形瓶内,加5滴酚酞指示剂,用0.1N氢氧化纳标准液滴定,由无色变为粉红为终点,所耗用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总酸度的点数.
磷化处理工艺程序及操作方法
一.工艺流程:
脱脂 水洗酸洗水 洗中 和
水洗表调 磷 化 水 洗纯 化
浙江春风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技术部
二.操作方法及要求
1.脱脂:
作用:除去工作表面的油污;
初槽的配制:根据工作槽大小按50-75kg/T加入脱脂剂,搅拌溶解;.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14,温度在50-70度之间,时间10-15分钟;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PH值时<8时,应添加;
其他要求:保持槽液清洁,并定期换槽重配.
8.磷化:
作用:在工作表面形成均匀细致的磷化膜,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初槽配制:根据槽的大小,用磷化液A剂50kg/T,用溶解后的烧碱按0.5-0.7kg/T搅拌中和,调PH值=3.2后再加入促进液2公斤/吨;
6.水洗:
作用:除去工作表面残留的中和液.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8,常温,使用开循环流水;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PH值时>8,应换水;
7.表调:
作用:调整工作表面磷化状态;
初槽配制:根据槽的大:槽液PH值>8,常温,时间1分钟,添加量:每次按0.5kg/T量添加;
<表面挂灰>
A.槽液促进剂浓度偏高或酸度偏低,应添加磷化剂.
9.水洗:
作用:除去工作表面残留的磷化液及沉渣.
工作状态控制:槽液PH值>6,常温,使用开循环流水;
检测方法:用PH值测试纸检测,PH值时<6时,应换水.
10.纯化:
作用:对磷化后工件表面进一步防锈;
初槽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按1:100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