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对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口服给药
1
4
个体化给药
按阶梯给药 按时给药
2 5
注意具体细节
3
三阶梯治疗原则之一:口服给药
是主要的、首选的给药途径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稳定的血药浓度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 患者依从性高,利于长期服药
第三阶梯代表药物为吗啡,此阶梯药物没有“天花板效应”,如 果常规剂量控制疼痛效果不佳,可以逐渐增加吗啡剂量,直至完好 控制疼痛为止。
三阶梯治疗原则之三:按时给药
按照药物的半衰期及作用时间,定时给药。目的是使疼痛得到持续 的缓解 反对单一按需给药的PRN医嘱
既要有长期医嘱,也要有即刻医嘱
过量 镇痛 疼痛
C
-
1295.3
32.9
253
0.195
0.9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中国 A:B=35.6; A:C=124.1; B:C=3.5 《近二十年全球麻醉药品用药趋势》,蔡志基
慢性癌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成瘾”发生率低
1980年Porter J.调查:12,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 度患者,只有4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33% 1990年Friedman DP.报告: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的患者,发现只有7例“成瘾”,占0.029%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与镇痛药物
的合理应用
WHO“三阶梯”止痛的制定背景
对癌症患者疼痛的认识不统一
疼痛的影响因素复杂
对吗啡成瘾性的担心
镇痛药物选择复杂 缺乏统一的、合理用药的指导原则 对吗啡类镇痛药物的政策限制
WHO癌症止痛专家Foley博士访谈:WHO"三阶梯”止痛发表20周年的成就.疼痛治疗管理:1-3
癌症疼痛的严峻现状
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000余万,死亡600万以上
全球每年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疼痛的折磨
新诊断的癌症患者约25%出现疼痛
接受治疗的50%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70%的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30%具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约有30%的病人,临终前严重的疼痛没有得到缓解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4 三阶梯治疗原则之四
用药个体化
药物的选择:必须考虑主 要用药,辅助用药和突发 痛的处理 根据患者疼痛强度、性质,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药 物的耐受性、偏爱性、经 济承受能力,个体化的选 择药物,确定剂量
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 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 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 应最低的剂量就是最佳剂量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
按阶梯给药
• 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阶梯的药物,如果病人就诊时就
已经是重度疼痛了,就应该直接使用重度镇痛药。无需从一阶梯开 始。 第一、第二阶梯药物在使用时,其镇痛作用有一个最高极限,即 有天花板效应。因此在这两个阶梯用药时建议使用剂量不要高于包 装说明上的限制剂量,如果疼痛仍不能控制,则应选择第三阶梯药 物
2000年后疼痛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已经得到世界公认
五 大 生 命 体 征
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
+
疼痛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
Good Pain Management,GPM
Hale Waihona Puke 按照WHO及其它权威协会推荐的公认的疼痛处理原则及 方法,进行癌痛治疗
原则
早期、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
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
辅助用药:
辅助镇痛作用,适于三阶梯治疗任一阶梯
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改善终末期癌症患者其他症状
显效多缓慢(除皮质醇类外)
缺乏统一用药标准
辅助药物类型
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强的松),抗炎镇痛、增加食欲、 减轻脑水肿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灼痛、麻木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有 效,改善睡眠 NMDA受体拮抗剂(右美沙芬),提高吗啡疗效
WHO、EAPC推荐
口服是癌痛治疗的最佳选择 能口服的患者尽量选择口服
三阶梯治疗原则二:按阶梯给药
重度 中度 轻度
NO Pain
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疼痛
基本原则:
非甾体消炎药±辅助药物
1、口服; 2、按阶梯给药; 3、按时给药;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3 “by”: by the mouth, by the ladder, by the clock 2 “one”: One route, one drug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 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 量以克服耐受现象。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 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 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 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 药)等等。但是,杜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 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 止痛药。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 (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 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酚咖片)、 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 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 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常用 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布桂嗪)、曲马多、奇 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 等。
疼痛发作,需要服止痛药 疼痛病人需要新的药量
PRN给药方案
时间
持续预防疼痛疗法
时间
Tonessen TI: Control of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in Cancer Patients. New York, Hemisphere Publishing, 1990, p 51, adapted from Twycross, 1982.
WHO世界卫生组织:
“一个国家的吗啡医疗消耗量能反
应该国癌症疼痛控制的水平”
中国医用吗啡人均消耗量不足
两类国家的吗啡年医疗消耗量比较
类 别 A B 国家数 百万 27 67 1049.7 2886.7 人口 % 26.7 73.3 Kg 25412 1961 医疗消耗量 Mg/人 24.21 0.68 % 92.8 7.2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5
三阶梯治疗原则之五
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 目的: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小,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