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导学案(第一课时,无答案)

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导学案(第一课时,无答案)


2.这是当年的《人民日报》文章,你相信吗?当时的中国出了什么问题?
风和“共 产” 风。
合作交流 分享质疑
认真准备 大胆展示 梳理知识 强化记忆
认真审题 精挑细选
收获感想
答:不
相信。
当时正在进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浮夸风盛行。
三、自主展示 (质疑点评)
针对存在的问题,交流、质疑,突破重难点,巩固提高。(口头展示)
学习 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讨论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 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情感目标: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 就能推
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的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哪一历史 ?( C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精讲释疑】
1958 年“大跃进”中,党中央号召“大炼钢铁”,许多地区的山林遭到严重
破坏, 这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今天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时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答:①后果: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经济出现严重困难。②教训:不
重难点
重点: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 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学法指导 熟读教材,
看课本找 答案,在 课本上划 一划。划 横线处, 写一写。 别忘了, 有疑问, 主动向组 内同学或 老师寻求 帮助,对 没有疑问 的内容, 要 尽量 记住!相 信你能 行。
学习流程及内容 一、自主学习 (展标独学)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 中共八大召开背景: ①(国内)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 会主义的新任务;②(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 2. 召开的时间、地点: 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 3. 中共八大内容 (正确指导思想): ①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4. 中共八大意义: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 提出“总路线” ①背景: 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 度可以更快一些。 ②“总路线”的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对“总路线”的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②(消极)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 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失误: 错误思想指导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 “大跃进”: ①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 ②核心内容:掀起全民“大炼钢”运动。 ③后果: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蛮干,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力物力 巨大浪费,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从 1958 年开始。 ②后果:严重脱离我国国情,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 农业生产力, 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态的探索没有取得实质 性的突破。 ③教训(失误原因)是: ①对国情分析不够;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
四、整理学案 (归纳小结)
识记本节课知识点,理清主要线索。对自己回答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用红笔进
行纠正,把做错的题和需要记的笔记进行整理。
五、自主检测 (巩固提升)
1.“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
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三大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十年“文革”
课堂随笔
简述中共 七大、中共 八大各自 的历史贡 献。 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 日战争胜 利和实现 中国光明 前途准备 了条件。 中共八大: 是探索建 设社会主 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左”的错 误 是指过 分激进, 脱 离实际。 主 要标志是 高指标、 瞎 指挥、浮夸
设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八年级历史 ( 下册 ) 导学案
姓名 课题
班级
小组
第 5 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①
小组评价 课型
新授课
教师评价 课时
第 课时
主备人
执教者
审核
审签
累 计 课时
总第 5 课时
使用时间
2018 年 3 月 日
知识目标: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 “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能够认识到它们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A .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
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B )
A.群众的积极性 B.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
二、合作探究 (对学群学)
1.八大的正确方针为什么没有贯彻下去 ?( 换句话说,党中央为什么会犯“大跃
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严重错误? )
答:( 1)党中央对于经济工作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
( 2)对我国所处的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阶段认识不足; ( 3)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让学生记住上面这些
就行了) (4)党内生活不民主,出现了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等。
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求经济增长;必须保护好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化大 革命”是探 索建设社 会主义十 年的错误 的继续, 加 引号表示 这不是一 次推动社 会进步的 革命。
2.“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
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C)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
重破坏的是( 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