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59690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59690

目录1、编制依据 (2)1.1、规范图集依据 (2)1.2、政府文件 (2)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4)3.1、项目组织结构 (4)3.2、劳动力安排 (5)3.3、工期安排 (5)3.4、样板制度 (5)3.5、装修平面布置图 (5)4、施工准备 (7)4.1、技术准备 (7)4.2、机具准备 (7)4.3、材料准备 (7)5、施工工艺 (8)5.1、拉结筋、构造柱、圈梁钢筋的预留预埋 (8)5.2、内、外墙砌筑施工工艺 (11)5.3、构造柱、圈梁、过梁 (16)5.4、化学植筋措施 (21)5.5构造柱模板安装 (22)6、质量要求 (25)6.1、主控项目 (25)6.2、一般项目 (25)6.3、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26)7、成品保护措施 (27)8、安全文明施工 (27)9、后附构造柱平面布置图 (29)1、编制依据1.1、规范图集依据1.2、政府文件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针对本工程结构施工要求质量高、工期紧的特点,项目部为了更好地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从而做到合理有序安排施工及明确人员职责,项目部针对砌筑工程的施工对管理人员实行各负其责的管理制度。

技术室各负责人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方案和技术交底,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由项目工程经理和工长按进度计划进行工程的人、机、料协调和调度,质检员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3.1、项目组织结构计划使用一个二次结构装修队伍,具体队伍未定本工程二次结构施工时间为2014年9月23日至2014年10月17日,共计工期24天。

3.4、样板制度大面积作业前,先做样板间,样板间位于服务中心首层1-2/D-F轴处。

等样板墙砌筑完毕,且监理验收合格后,再依样板水准进行大面积砌筑3.5、装修平面布置图滨海科技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砌筑工程施工方案滨海科技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及特点,同时针对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甲方、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4.2、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工具见下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砂浆储蓄罐 台 2 2 室外电梯 台 1 3 钢筋调直机 台 1 4 无齿锯 把 1 5 电焊机 台 1 6 手推车 台 5 7云石机台24.3主要材料计划工程量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mm ) 工程量 技术要求 1 页岩砖 240*115*53mm 12000块 MU7.5 2 灰加气砼砌块 600*250*150mm 472 m ³ MU5,容重:≤500Kg/m ³、导热系数0.13m.k 、燃烧性能等级A 级3 灰加气砼砌块 600*250*200mm 20 m ³4 灰加气砼砌块 600*250*250mm 88 m ³5 砂加气砼砌块 600*250*300mm 650 m ³6 灰砂砖 200*95*53mm 100000块7砌筑砂浆M5干混砂浆216T容重≤10KN/m ³5、施工工艺5.1、拉结筋、构造柱、圈梁钢筋的预留预埋根据天津市《关于加强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质量管理的通知》(建质安〔2010〕1208号),化学植筋后锚固连接技术主要适用于旧房改造和结构加固,不宜在新建工程中应用。

自2011年1月1日起,新建工程墙体拉结筋、构造柱钢筋、梁钢筋的设置应采用预留、预埋方式。

5.1.1 拉结筋的预留预埋结合政府文件及《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拉结筋采用A6钢筋,根据构造柱平面布置图确定填充墙预埋钢筋的位置,在框架柱、剪力墙与填充墙交接面,沿墙高方向每隔500mm(卫生间首道距楼板高450mm)布置两根A6钢筋。

钢筋绑扎完毕,项目部进行隐蔽验收后进行合模。

预埋钢筋向上弯折的200mm 的钢筋待主体完成后由主体队进行剔凿。

框架柱、墙体端部结构预留筋5.1.2 构造柱钢筋的预留预埋根据首层构造柱平面布置图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尺寸,具体详见附图。

预埋构造柱钢筋,构造柱钢筋埋入主体及向下伸出楼板(梁)长度均为500mm,当梁板不能满足直锚500mm时做弯钩。

保护层厚度25mm。

预埋构造柱钢筋,构造柱钢筋埋入主体500mm及向上伸出楼板(梁)长度均为150mm,当梁板不能满足直锚500mm时做弯钩。

保护层厚度20mm。

预埋构造柱钢筋,构造柱钢筋上下通筋,上下各预留500mm 。

框架梁、顶板5.1.3 圈梁钢筋的预留预埋本工程填充墙体高度超过 3.6m ,按照图纸要求应在墙体半高或门窗洞口上皮,设置与柱链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

与圈梁相连的主体预埋短筋。

采用4C 12钢筋预埋。

5.2、内、外墙砌筑施工工艺外墙采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厚度为300mm,采用砌块厚度为300mm厚;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灰缝3mm,框架柱、剪力墙及构造柱与砌体交接出,从墙、柱内甩出2A6@500拉结筋深入砌体内沿墙全长贯通。

因灰缝较小应在砌块上切槽。

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厚度为150、200、250mm, 采用砌块厚度为150、200、250mm厚,采用干混砂浆砌筑灰缝15mm,框架柱、剪力墙及构造柱与砌体交接出,从墙、柱内甩出2A6@500拉结筋深入砌体内沿墙全长贯通。

5.2.1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条文说明蒸压加气混凝土填充墙时,除多水的房间外可不需要在墙底砌筑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坎台等,结合本工程建施说六、8 、室内隔墙采用轻质墙体、防水房间或设备分隔房间时,应先在地面做200高C20混凝土台,内外墙部位下部不砌筑3皮灰砂砖,采用水泥砂浆在墙体下部找平后直接砌筑加气块(遇防水要求房间浇筑200高C20台)。

外墙做法示意图注:外墙采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灰缝3mm,拉结筋采用A6,采用云石机在砌块上开槽,开槽尺寸6*6*6mm把拉结筋埋入。

外墙拉结筋切槽示意图室内隔墙做法示意图5.2.2、外墙顶部灰砂砖斜砌导热系数过大,故采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范》DB/T29-128-2008所示做法施工。

在墙体砌筑完成后与梁底、板底结构做柔性连接处理。

顶部砌体采用楔形砌法,加工楔形的砌块,其楔形斜面坡度不应大于1:2。

如下图所示切割5.2.3 卫生间处墙体卫生间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厚度为150mm, 采用砌块厚度为150mm厚;隔墙下防水坎台高度200mm,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采用干混砂浆砌筑灰缝15mm,框架柱、剪力墙及构造柱与砌体交接出,从墙、柱内甩出2A6@500拉结筋深入砌体内沿墙全长贯通。

首道拉结筋在楼面起450mm位置卫生间隔墙做法示意图坎台侧模支撑采用45*95方木做次龙骨,步步紧进行固定800mm 一道混凝土楼地面素混凝土坎台卫生间、隔墙板下坎台模板安装示意图A 10@500作为模板支撑卫生间墙体设置示意图5.2.4 上部斜砌砌体顶部斜砌采用灰砂砖与梁、板底部连接,加气块墙砌至接近梁、板底部时,应留一定空隙约15cm ,待墙体砌筑完成14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斜砌块角度为45°~60°,斜砌筑采用50*100*200mm 灰砂砖砌筑。

5.2.5墙体拉结筋构造框架柱、剪力墙及构造柱与砌体交接处,从墙、柱内甩出2A 6@500拉结筋深入砌体内沿墙全长贯通。

拉结筋立面图拉结筋焊接,单边焊10d拉结筋立面图5.2.6 砌筑排砖等原则本工程墙体拉结筋应图纸要求采用结构预留钢筋,甩筋长度为100mm,绑扎时采用焊接接头,单边焊的焊接长度10d,即焊接65mm。

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侧进行。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砌块间相互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

砌筑时应采用刮勺铺浆,带线砌筑,确保砌体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纠正;加气砌块砌筑前宜进行排块设计,非标准块应锯割方法配块,不得用斧头或瓦刀任意坎劈。

洞口两侧,应选用规格整齐的砌块砌筑。

块材进入施工现场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分类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2m,遇雨天进行覆盖或进入施工楼层内。

5.2.7管线布置及开槽要求:墙内管线开凿墙,应先弹线,然后沿槽两边用切割机切槽,在用凿或专用镂槽工具剔除槽,要求平直整齐,控制槽深≥管外径+15mm为宜;对墙上楼槽埋设暗管的墙体,应尽量避免水平方向开槽,竖向楼槽深度不大于1/3墙厚,当不得已大于1/3墙厚时,采取防止墙面开裂的措施;尽可能避免交叉或双面开槽,必须交叉或双面开槽时,宜使双面开槽的部位相距至少600mm范围以外。

穿越墙体的水管应严防渗水。

管线开槽埋管应固定牢固,用聚合物砂浆分两次补平,第一次填实至距表面5~8mm处,待干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为提高开裂性,在做腻子时,可沿缝贴200宽耐碱玻纤布或加设镀锌钢丝网增强。

5.3、构造柱、圈梁、过梁5.3.1构造柱布置原则: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外围护墙、填充墙位置,洞口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沿墙长每小于4m(视门窗洞口情况调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在与构造柱对应位置的主体构件中应预埋 与构造柱相同配筋的短筋。

埋入与伸出长度均为500mm。

5.3.2当填充墙体的高度超过3.6时,应在墙体半高或门窗洞口上皮,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一道。

与圈梁相连的主体应预埋短筋,做法同构造柱。

圈梁布置时应结合建筑平面图的门窗位置准确设置。

5.3.3填充墙门窗过梁按建筑平面位置依洞口尺寸设置。

5.3.4本工程门窗洞口过梁根据跨度参见下表表注:1)过梁长度=洞口跨度(Lo)+500mm(每侧250mm)2)过梁钢筋可根据等强原则进行代换,但最小直径应≥A125.3.5设备暗装箱体洞口大于300mm,过梁可参见上表,当一侧为框架柱或砼墙时,应预留甩筋,过梁现浇。

各构件配筋示意图5.3.6遇建筑通窗处吊梁、吊柱做法见详图,或详见具体施工图中做法。

小于2000mm洞口构造柱设置示意图大于等于2000mm洞口构造柱设置示意图大于4000mm墙体构造柱设置示意图内窗下砌体及压顶做法外窗下砌体及压顶做法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形成凹槎口(退进均为6cm )。

构造柱两侧模板必须紧贴墙面支撑牢靠,合模前在墙体与模板之间沿马牙槎边线粘贴海绵条,确保构造柱接槎部位质量,避免污染已砌筑完毕的墙体。

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保护层厚度20mm ,坍落度宜为50~70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