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链条炉排运行操作方法(正式版)

链条炉排运行操作方法(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42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链条炉排运行操作方法
(正式版)
链条炉排运行操作方法(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点火前的检查
1.1 检查全部炉排片是否完整无损,上下炉排
之间和灰渣斗内无杂物、垃圾和碎砖块,分段送风箱
内无积灰。

1.2 检查所有传动部分,润滑情况良好,变速
箱的油位应正常。

1.3 检查变速箱离合器安全弹簧的松紧程度和
保险销的大小是否合适。

1.4 检查煤斗弧形闸板、煤层闸板和煤层厚度
指示装置是否灵活完好。

1.5 启动炉排由慢到快试运转,检查炉排片是
否平稳移动,无卡住或急跳现象。

2 点火
2.1 将煤闸板提到最高位置,在炉排前部铺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铺木柴、旧棉沙等引火物,在炉排中后部铺较薄炉灰,防止冷空气大量进入。

2.2 点燃引火物,缓慢转动炉排,将火送到炉膛前部约1—1.5米后,停止炉排转动。

2.3 当前拱温度逐渐升高到能点燃新煤时,调整煤层闸板,保持煤层厚度为70—100毫米,缓慢转动炉排,并调节引风机,使炉膛负压接近零,以加快燃烧。

2.4 当燃煤移动到第二风门处,适当开肩第二段风门,在继续移动到第三、四风门处,依次开启风门。

移动到最后风门处,因煤已基本燃尽,最后的风
门视燃烧情况确定少开或不开。

2.5 当底火铺满炉排后,适当增加煤层厚度,并且相应加大风最,提高炉排速度,维持炉膛负压在2—3毫米水柱尽屉使煤层完全燃烧。

3 燃烧调整
3.1 煤层厚度
3.1.1 对不粘结的烟煤厚度约为80—140毫米。

3.1.2 对粘结性强的烟煤厚度约为60—120毫米。

3.2 炉排速度
3.2.1 正常的炉排速度,应保持整个炉排面上部都有燃烧的火床,而在挡渣铁附近的炉排面上没有红煤。

3.2.2 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炉排速度应适当加
快,以增加供煤量。

3.2.3 当锅炉负荷减少时,炉排速度应适当降低,以减少供煤量。

3.3 炉膛通风
3.3.1 正常运行时,炉排各风室风门的开度,应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节。

3.3.2 在满负荷时,一般第一段的风压为10—20毫米水柱,第二、三段风压为60—80毫米水柱,第四段风压为20—30毫米水柱。

3.3.3 锅炉负荷减少,炉排速度降低时,应降低送风机转速和关小送风机出口风门;当锅炉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引风,后增加各风室的送风量。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