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芦丁的提取

芦丁的提取


分布:黄酮类化合物在花、 分布: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而在木 果等组织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游离苷元形式存在 部坚硬组织中,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 苷 即糖苷的简称) 部坚硬组织中,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苷,即糖苷的简称) 性质:黄酮苷类虽有一定极性,可溶于水,但却难溶于酸性水, 性质:黄酮苷类虽有一定极性,可溶于水,但却难溶于酸性水,易溶于 难溶于酸性水 碱性水,故可用碱性水提取 再将碱水提取液调成酸性, 碱性水提取, 碱性水,故可用碱性水提取,再将碱水提取液调成酸性,黄酮苷类即可 沉淀析出。此法简便易行,芦丁、橙皮苷、黄芩( 沉淀析出。此法简便易行,芦丁、橙皮苷、黄芩(qin)苷提取都应用此 苷提取都应用此 法。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糖 的 鉴 定
水解所得滤液5ml 水解所得滤液5ml
10ml水 1.5g Ba(OH)2加10ml水 用Ba(OH)2乳调PH值至中性, 乳调PH值至中性, PH值至中性 折叠扇形滤纸过滤白色沉淀
滤液 残渣 蒸干, 蒸干,放冷
加1ml95%乙醇溶 1ml95%乙醇溶 解得样品溶液 解得样品溶液
glu rha
sample rha
sample glu
点样
层析
芦丁中糖的鉴定
1、取一对直径大小相同的培养皿,内置一小层析槽,装上展开剂, 密闭。 2、取一圆形滤纸,以圆心为中心,用铅笔将其分为六等份,分别标 注。将标准品和样品用毛细管在距圆心1cm处分别以弧形点样 [1],挥干溶剂。 3、另取一小长条滤纸卷成纸卷,从圆滤纸的圆心处穿进去,插入层 析槽的展开剂中上下培养皿密闭。由于毛细作用,展开剂在滤 纸上不断水平扩散,当展开至距原点5-6cm处时取出,红外灯 下烘干,喷显色剂,再烘至显出斑点为止。观察结果并记录Rf 值。 注:[1]为确定点样量,应先做纸斑反应。方法为:取一长条滤纸, 用毛细管分别点不同量的样品溶液,红外灯下烘干,喷显色剂, 再烘至显出斑点为止。确定最佳点样量。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芦 丁 的 全 乙 酰 化
芦丁 0.1g
加入2ml无水吡啶 加入2ml无水吡啶 2ml 加入8ml 8ml醋酐 加入8ml醋酐 反应液
防水
直火,水浴上回流30min,放冷,搅拌 直火,水浴上回流30min,放冷, 30min 下将反应液倒入70ml水中, 70ml水中 下将反应液倒入70ml水中,一直搅拌 到油滴消失, 到油滴消失,白色沉淀析出为止 反应液 抽滤, 抽滤,干燥 反应物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以槐米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掌握碱--芦丁 以槐米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的原理及操作 通过芦丁结构的检识, 通过芦丁结构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定性鉴定,熔点和薄层分析等方法,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定性鉴定,熔点和薄层分析等方法,了解 UV及NMR在苷类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UV及NMR在苷类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实验要求 获得三个化合物:芦丁、槲皮素、 获得三个化合物:芦丁、槲皮素、芦丁的全乙酰物 能根据化学实验及UV NMR数据初步推断出芦丁的结构 UV、 数据初步推断出芦丁的结构。 能根据化学实验及UV、NMR数据初步推断出芦丁的结构。并对黄酮类 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有一般性的了解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聚 酰 胺 薄 层 色 谱
样品:分别取少量芦丁、槲皮素、 样品:分别取少量芦丁、槲皮素、芦丁的十乙酰 化物用1ml95%乙醇溶解 化物用1ml95%乙醇溶解 1ml95% 展开剂:75%乙醇 展开剂:75%乙醇 10ml 显色剂:氨水, 显色剂:氨水,2%AlCl3 /EtOH
观察记录
颜色 标 准 品 样 品 芦丁 槲皮素 芦丁 槲皮素 芦丁酰化物 氨水熏 日光 UV 日光 UV AlCl3 喷雾 日光 UV R f值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定 性 反 应
样品:少量芦丁、 样品:少量芦丁、槲皮素
黄Hale Waihona Puke 母核盐酸盐酸-镁粉反应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少许镁粉振摇,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少许镁粉振摇,滴 1ml乙醇 加几滴浓盐酸, 2min内 观察颜色变化。 加几滴浓盐酸,1-2min内,观察颜色变化。
苷水解 70量加入 按1:70量加入 2%硫酸 硫酸, 2%硫酸,加热 40min, 40min,放冷静 置,抽滤 滤液 滤液( 滤液(苷) 沉淀 干燥 槲皮素(备用) 槲皮素(备用) 糖鉴定
残渣 冷却 抽滤 精制芦丁( 60℃烘 精制芦丁( 60℃烘 备用) 干,备用)
苷水解反应
+鼠李糖+葡萄糖
定 性 反 应
2%二氯氧锆2%二氯氧锆二氯氧锆 柠檬酸反应
3-OH,5-OH ,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 二氯氧锆 二氯氧锆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2%二氯氧锆-柠檬 1ml乙醇 酸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酸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将反应液均分成 两份,向其中一份滴加柠檬酸甲醇溶液, 两份,向其中一份滴加柠檬酸甲醇溶液,另一部 分加等量醇溶液作对照。比较颜色变化。 分加等量醇溶液作对照。比较颜色变化。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思考题
苷类结构的检识大体程序如何? 苷类结构的检识大体程序如何? 苷类水解的方法? 苷类水解的方法? 怎样确定芦丁分子中只含有一分子葡萄糖及一分子鼠李 糖 怎样确定芦丁结构中的糖基是连接在槲皮素3-OH上? 上 怎样确定芦丁结构中的糖基是连接在槲皮素 苷元的结构怎样确定? 苷元的结构怎样确定? 怎样确定苷键的构型? 怎样确定苷键的构型? 芦丁的全乙酰化的植被过程中为什么要保证无水条件? 芦丁的全乙酰化的植被过程中为什么要保证无水条件?
OH OH 3' HO 7 5 3 OH OH O H2O Zr O Cl O 4'
稳定性: 稳定性: 3-OH络合物〉5-OH络合物 OH络合物〉 OH络合物 络合物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实验注意事项
芦丁粉碎不可过细, 芦丁粉碎不可过细,以免过滤时速度过慢 加入石灰乳即可达到碱溶解提取芦丁的目的, 加入石灰乳即可达到碱溶解提取芦丁的目的,还可以除 去槐花米中含有的大量多糖类粘液质, 去槐花米中含有的大量多糖类粘液质,但pH值不能过 值不能过 高,否则钙能与芦丁形成螯合物而沉淀析出 pH值过低会使芦丁形成氧盐重新溶解,降低收率(最 值过低会使芦丁形成氧盐重新溶解,降低收率( 值过低会使芦丁形成氧盐重新溶解 值为5) 佳pH值为 ) 值为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黄酮母核
盐酸盐酸-镁粉反应
定 性 反 应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少许镁粉振摇,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少许镁粉振摇,滴 1ml乙醇 加几滴浓盐酸, 2min内 观察颜色变化。 加几滴浓盐酸,1-2min内,观察颜色变化。
苷类
Molish反应 Molish反应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等体积10%α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等体积10%α-萘 1ml乙醇 10% 酚溶液,倾斜试管,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 酚溶液,倾斜试管,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 注意观察两界面产生的变化。 注意观察两界面产生的变化。
苷类
Molish反应 Molish反应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等体积10%α 将样品溶于1ml乙醇,加入等体积10%α-萘 1ml乙醇 10% 酚溶液,倾斜试管,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 酚溶液,倾斜试管,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 注意观察两界面产生的变化。 注意观察两界面产生的变化。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OH OH 3' HO 7 5 3 OH OH O
OAc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4'
O
槲皮素
OH OH
OAc
AcO
HO O
O
O
O
OAc
OH OH O OH OH OH OH OH O CH2O
O CH2O O OAc OAc
OAc
O
O
OAc OAc
OAc
芦丁
芦丁十乙酰化物
实验原理
提取原理---芦丁分子中有酚羟基,呈弱酸性。在碱水 中成盐而增大其溶解度。然后,在酸中不溶而沉淀析 出,从而进行提取。 精制原理---利用芦丁易溶于热水或热甲醇,而较难溶 于冷水或冷甲醇,由此进行重结晶而精制。 芦丁— 槲皮素—
实验 红枣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 红枣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 的提取、 的提取、精制与鉴定
惠岑怿 生命与化学科学学院 化学实验中心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 这类含有氧杂环 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 氧杂环的化合 其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这类含有氧杂环的化合 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类植物中。 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类植物中。
趁热过滤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黄 酮 苷 的 水 解
抽滤
沉淀(粗品芦丁,60℃烘干) 沉淀(粗品芦丁,60℃烘干) 烘干 滤液 均分2 均分2份
重结晶 60量加入蒸馏水 量加入蒸馏水, 按1:60量加入蒸馏水,沉 淀悬浮于蒸馏水中, 淀悬浮于蒸馏水中,加热 煮沸15分钟后, 15分钟后 煮沸15分钟后,趁热抽滤
纸色谱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糖 的 纸 色 谱 鉴 定
标准品:葡萄糖乙醇液、鼠李糖乙醇液 标准品:葡萄糖乙醇液、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 上层) 显色剂:喷邻苯二甲酸苯胺显示剂,105℃烘 显色剂:喷邻苯二甲酸苯胺显示剂,105℃烘 箱加热10min, 10min,显棕色斑点 箱加热10min,显棕色斑点
芦丁的提取与定性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