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文化运动
【目标定位】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历史背景
1).政治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2).经济上:一战期间
3).思想文化上:a、袁世凯倒行逆施
b、西方进一步传入中国
C、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
3.代表人物:
4.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大力宣传
5.活动基地:蔡元培以“”为办学宗旨,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核心内容
①“德先生”②“赛先生”
【探究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①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②口号:
③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文章有《》《》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①胡适于1917年发表《》,系统提成了文学改革主张,即提倡,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探究三】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
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4、提倡文化平民化
表现: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进步性:
①思想解放:
②政治和思想上
③它促使人们
④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3、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2)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知识结构梳理】
请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列出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合作探究】
【探究一~三】见前页
【探究四】
材料一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
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
……怪诞之事实者何在?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
——李大钊《孔于与宪法》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主要指什么事件?
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2)材料二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
思想、宗教、政治、科学技术等领域。
思想: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17~18世纪启蒙运动。
宗教:15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
政治: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法国大革命。
科技:哥白尼的“日心说”,伽里略证实“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
(3)材料二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资本主义社会确立。
(4)“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请分析请这两位先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意义?
民主和科学。
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军阀割据造成的灾难,中国社会极端黑暗。
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在社会上出现了复古主义逆流。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民主政治。
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打出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具有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随堂检测】
【当堂检测】1-5 DBBCD 6-7 BC
1.(08四川文综卷,17)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2.(20XX年广东文基,2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3.(09年全国卷Ⅰ文综,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
精神
4.(09年上海历史)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
5.(2007广东理科基础)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6.(2007上海历史)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7.(2007江苏历史)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 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
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课后补充】
1.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2.近代前期(1840-1919)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学先进技术——器物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