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1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
庞瑞冰
一、为什么要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企业经营者是以设计、生产、输入、经销商品或提供服务为专业的人,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靠发展企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特殊社会群体。
1、强化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那么,企业经营者则是两轮之轴。
企业经营者作为经济领域的特殊阶层,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决策功能、创新与开拓功能,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创造和确立。
2、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国企业效率高低的“短线”就在于企业经营者。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千家国有企业经营问卷的资料显示,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占八成之多。
结果表明,激励约束机制对推动经营者搞好国有企业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3、由于没有合理的制度,导致经营者问题众多
有些企业经营者不得不“先经营领导,再经营企业”,并以“经营领导为
主,经营企业为辅”。
其后果,一是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目标不是企业的效率而是官职权力,企业经营的重点不是资产而是长官,致使企业资产运作低效,管理混乱。
二是企业经营者私欲膨胀,权力寻租,道德堕落,腐败行为大量滋生。
最终结果是两极震荡,一极是企业经营者得到位子和票子,一极是企业面临亏损与破产。
二、如何建立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借鉴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激励利约束的统一。
1、规范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
首先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要确企业有资产出资者职能到位,并要规范企业资产授权经营行为。
其次加强立法,规范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
要有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应政策规定,明确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实现途径。
要清除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障碍,制定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配套政策,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要加强对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的监督检查,通过外派监事会、企业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审计等方式强化对企业收入分配、尤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监督,规范经营者的职位消费行为。
另外,要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途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选拔企业经营者的合理机制,建立经营者淘汰机制,促使经营者增强责任感,提高竞争、应变和创新能力。
2、健全考核体系,探索多种激励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经营者的激励和
约束
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明确考核主体,要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建立经营者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其次,探索多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方式是多样化的,各种激励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应当充分发挥激励约束的组合作用。
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年薪制与期权制的有机结合;二是年薪制与股权制的有机结合;三是股权制与期权制的有机结合;四是年薪制、股权制与期权制的有机结合。
再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在收入分配上应当充分体现经营者的劳动价值,适当拉开经营者与一般职工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