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李白,掌握本文的基础知识。
2、反复诵读,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寓意。
3、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结构,背诵全诗。
4、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艺术风格,品味李白诗风。
【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艺术风格,品味李白诗风。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艺术风格,探讨诗歌的寓意、主旨。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
2、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知识链接】1、关于唐诗:唐诗的分类: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
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韩愈、白居易,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补充背景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作者简介】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
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流徙中亚,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曾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贬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李白幼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
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甫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
五言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
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是的,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乐府诗《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
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以此诗示,贺看后赞叹不已,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子谪仙人也。
”后世称李白为“谪仙”。
【教师导入】李白,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
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
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的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以吞吐宇宙的豪气让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
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活动安排】:【活动一】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活动二】学生听课文范读,纠正自己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读音和句读的问题,感知本诗的情感。
(注意黑体字的读音,和划线句子的断句)噫( )吁( )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 )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 )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 )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 )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 )岩峦。
扪( )参( )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 )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 )岩不可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 )崖转( )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 )嵘( )而崔( )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 )亲,化为狼与豺(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 )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活动三】小组内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各小组推荐本组朗读最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活动四】在朗读的基础上,对本诗中划线的词句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有困难的地方,小组交流或询问老师。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作业】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芒然峨眉颠栈桥蚕从鱼凫B.巉岩地崩山催吮血猿猱欲度C.崔嵬砯崖转石喧豗以手抚膺D.铮嵘万壑雷勾连飞湍瀑流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D )①可以横绝(横着飞过去)峨嵋巅②上有六龙回(迂回、绕道)日之高标③使人听此凋朱(红)颜④连峰去(离开)天不盈(满、足)尺⑤胡为乎(语助词,无义)来哉⑥所守或(有的)匪亲,化为狼与豺⑦但(只、仅)见悲鸟号古木A ①⑦B ②⑤C ③⑦D ④⑥3、积累一词多义(1)危:A. 危乎高哉(高)B. 危如累卵(危险)C. 正襟危坐(端正)D. 上屋骑危(屋脊)(2)坐:A. 以手抚膺坐长叹(徒,空)B. 但坐观罗敷(因为)C. 王曰:何坐?曰:坐盗(因.....犯罪)D. 满坐宾客(“座”座位)E. 楚人坐其北门/坐镇(驻守)(3) 当:A. 西当太白有鸟道(对着)B.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C. 该当何罪(判处)D. 当时是(在.....时候)E.安步以当车(当做)第二课时【学习要点】梳理思路,背诵课文【活动安排】:【活动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走向的诗句,即主旨句。
教师参考“蜀之道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作用是否相同?)贯穿全诗始终,内容上层层深入,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剑阁的险要和蜀中战祸之烈,照应开头和诗中,给人强烈的感叹。
【活动二】本诗主旨,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难!诗人从以下六个方面表现蜀道的“难”,请各小组研究片刻抢答这几个方面相对应的诗句。
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4、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5、从山水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6、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杀人如麻”(教师学生梳理出诗歌每段的思路,从而进一步理解内容)【活动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背诵全文。
小组内相互抽查组员的背诵情况。
教师巡视检查。
【活动四】小组PK,看哪组背诵的更加熟练,表现的情感更加丰富。
教师掌控对阵小组(也可小组自己指定PK 对象),其他小组同学评价打分。
【作业】1、噫吁嚱,危乎高哉!,。
2、,开国何茫然!,。
3、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
6、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
7、连峰去天不盈尺,。
,。
8、其险也如此,!9、剑阁峥嵘而崔嵬,,。
10、所守或匪亲,。
,夕避长蛇,,。
11、锦城虽云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三课时【学习要点】品读诗歌,感受意境【活动安排】:【活动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贯穿全文,一唱三叹。
诗人从历史、山势高危、行人、环境、风光奇险、现实的角度等角度来写蜀道之难,充分体现出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
北宋欧阳修曾说过: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李白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现蜀道难的?边读边品,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句子进行赏析。
(重点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分析时请注意诗歌鉴赏的术语运用,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方法指导: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