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课件


• 二、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极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复杂,起伏 极大;中部高, 四周低;高原山 地面积广大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 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高原大陆”,以 高原、盆地为主, 地势起伏较小
大陆纬度分布对称、轮廓完整,起伏和 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东 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形 成热带草原气丰富的劳动力;精耕 节变化大;人口众多,
细作的传统经验
农业压力大
国家(地区)
工业或 农业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俄罗斯伏 尔加河流

农业
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交通便利
降水少;产量 不稳定
澳大利亚
畜牧业
草场面积广阔,地广人稀;科 劳动力不足,
地形分三部分, 北平地部原形山、以地南平、部原中高、部原高,地平形原以为高主原、 原为主
中国
印度
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东 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和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部 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主,青藏地区以高山气候
气候以热带季 风气候为主, 终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
为主
•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 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
• 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 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有无凌 汛)等。
• 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 河道(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 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 水系形状)、水力资源等。
• 气候类型: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 候类型。
• 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 的分布,即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 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等。
钢铁、机械、纺 钢铁、造船、汽车、
织、电子
飞机制造等


分布
东部沿海、长 江沿海,陇海—
—兰新铁路沿线
德 南干 部高 等原东北部、东南沿海

农作 物
小麦、棉花、 油菜、花生、 水稻等

分布
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盆地
小麦、水稻、茶 咖啡、蔗糖、香蕉、
叶、黄麻等
可可等
恒河平原、半岛 沿海等
巴西东南部
城市
北京、上海、 天津、广州、 重庆等
交通 要道
撒哈 拉以 南的 非洲
撒哈拉 沙漠以 南
以高原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矿产丰富,有南
为主, 对称分布有热带雨 非的黄金、赞比
主要地 林气候、热带草原 亚的铜、几内亚
形区有 气候、热带沙漠气 的铝土、刚果盆
东非高 候,最南端有地中 地的金刚石、尼
原、南 海气候;热带种植 日利亚的石油;
非高原、 园农业发达,可可、现代工业落后,
三大地形区:西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 大洋洲 部高原,中部平 降水由东北南三面向内陆递减。
原,东部山地 气候区呈半环状分布
• 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
地 区
位置与范围
地形特征
气候与农业
资源与工业
交通 要道
中南半岛多为热带
东 南 亚
亚洲东南, 包括中南半 岛和马来群 岛
中南半岛山 河相间,马 来群岛多火 山
热带荒漠 带,热带 草原带
资源
除森林、水 力资源外, 其他都很贫 乏
森林、煤、 铁、石油、 水能丰富
资源丰富, 种类多,储 量大
煤、铁等 资源丰富
日本
部 钢铁、机械、 分 电子、纺织等 工 业 分 太平洋沿岸和 布 濑户内海沿岸

作 水稻
农物

分 布
沿海平原
城市
东京、大阪、 神户、横滨、 名古屋、北九 州
• (2)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 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 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 等方面分析。
• (3)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 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 (4)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 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 素等方面分析。
• (5)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等;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 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 两大方面。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 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 【例1】 (2011·浙江)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 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新德里、孟买、 加尔各答、班加 罗尔
巴西利亚、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 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空 间 定 位
地 形
地形以山地丘 陵为主,多火 山、地震
地形平坦, 以平原、 高原为主
地 部 东形 高 部南 山 低北 , 矮中纵 山部列 地平,原西,地东中低形部部矮分大平高三分原原部水,分岭西,,部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气候
气候以温带 以温带大
和亚热带季 陆性气候
风气候为主,为主,各
具有明显的 地差异显
海洋性

以温带大陆 性气候为主, 类型复杂多 样,受地形 影响大
以热带沙 漠气候为 主,呈半 环状分布
亚热带常绿 亚寒带针
主要自 阔叶林带和 叶林带、
然带 温带落叶阔 温带草原
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技发达;海运便利
市场距离远
美国东北 部地区
工业
丰便社富 利 会的 的 协煤 水 作、 陆条铁 交件资 通好源 ;; 科水 技源 力充 量足 强;;高发在象新展环技不境术足污产;染业存现
巴西东南 部
工业
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开 优质煤、石油
发历史早
资源不足
• 七、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
•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
•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 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 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 在降水多的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 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区域(干旱、半干 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 泥石流等。
• (2)气候:可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 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 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现主要介 绍前两个方面。
北美洲
分布:西部山地,使西岸气候区呈狭长分布;东部 中部平原,东部 高原和山地低缓,对大西洋水汽
高原和山地
阻挡作用小,降水自东部沿海向
内陆递减
三大地形区:西
南美洲
部为山地,东部 平原与高原相间
分布
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 使西岸气候区呈狭长分布;高原 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 大西洋气流深入;巴塔哥尼亚高 原为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
主要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 热带草原带、
自然 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 热带雨林带和
带 原带、温带荒漠带
季雨林带
资源 煤水、能铁等、资石源油丰、 富有色金属、煤耕富、地铁等、资锰源、丰
巴西
以热带雨林 和热带草原 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森林、草原、 铁、锰等资 源丰富
中国
印度
巴西
部门
钢铁、机械、 石油、纺织
波德平原
以温带海洋性 煤铁丰富,
气候为主,向 北海石油 直布罗
东大陆性增强,丰富;现 陀海峡、
南部为地中海 代工业发 英吉利
气候;乳畜业 源地,资 海峡、
发达,地中海 本主义工 北海—
沿岸为花卉、 业发达, 波罗的
蔬菜、水果主 高新技术 海
产区
产业发达
地 位置与 地形特
区 范围

气候与农业
资源与工业
• (1)地形:主要从地形类型、特征、地质作 用、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
•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判断, 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海拔 及地形剖面图判断。
•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面 起伏状况(即地势)、地形分布等方面分析。
• 地势特征:主要根据地面起伏变化趋势来 描述,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东倾斜。
•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及分布。
• 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 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 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 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多为热带沙漠和温 带大陆性气候,地 中海沿岸有地中海 气候;畜牧业和灌 溉农业发达,地中 海沿岸为花卉、蔬 菜、水果主产区
石 石 炼 业油 油业 基资开发础源采达薄丰和,弱富冶工;霍海伊土峡尔峡耳士木、其运兹苏海河、
地 区
位置 与范 地形特征 围
气候与农业
资源与工 业
交通 要道
欧 洲 西 部
北有斯堪 大体 的纳维亚 是东 山地,南 经30° 有阿尔卑 以西 斯山地, 的欧 中部为西 洲 欧平原和
• 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 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 侧重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 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生产活动、 交通运输线、城市化特征等知识,复习时, 可以某一热点地区或国家为切入点,进行 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归纳,提高区域定位、 读图分析、归纳描述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