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威尼斯商人(节选)导读:教学依据《威尼斯商人》约写成于1596年,根据意大利短篇小说《呆子》编成。
破落贵族青年巴萨尼奥向富家女鲍西娅求婚,苦于备不起聘礼。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有心资助而没有现钱,就向犹太人夏洛克借高利贷。
双方说定,如果到期不还,债主从债户身上割一磅肉。
后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他无力还债,夏洛克毫不客气要割他一磅肉。
巴萨尼奥急忙前往法庭求情,要加倍代他偿还,但夏洛克恪守契约条款,不肯变通。
危急之时,一位青年法官登堂断案,判借约有效。
夏洛克举刀正待割肉时,法官宣布:“借约规定只割一磅肉,可没说血。
假如流一滴血,你的财产全部充公!”夏洛克呆若木鸡,只得认输。
法庭没收了他一半家产。
当巴萨尼奥与爱妻鲍西娅欢聚时,才知道断案的青年系鲍西娅所假扮。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系列中第一个以较多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社会阴暗面的优秀作品。
作者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歌颂纯洁的爱情和无私的友谊,批判高利贷者的贪婪与残酷,对遭受种族歧视的犹太人也给予同情。
全剧结构完美,情节紧张,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生动感人,对白机智而风趣,喜剧气氛很浓。
特别是本课所选的“庭审”一场,戏剧冲突尖锐,气氛更是扣人心弦,语言更是精妙经典,将话剧的特性和魅力发挥到极致。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二是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三是能说出自己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验;四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可以说,莎士比亚这部经典的作品为我们从以上所言的四个角度来学习和欣赏话剧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威尼斯商人》为我们奉献了永恒的人文主义主题,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典雅的戏剧台词,极富戏剧性的情节结构。
阅读中,要通过戏剧突然逆转的情节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体会戏剧对仁慈、友谊与智慧的歌颂,领会夏洛克鲜明而复杂的个性。
2.过程与方法:“文学语言,无论是在思想性上,还是在艺术性上,都须比日常生活语言高出一头”(老舍),话剧的语言更是如此。
朗诵优美的话剧语言,甚至是模拟舞台演员表演诵读,对体会这种语言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是大有裨益的。
“结合具体经历和背景来理解人物”是文学欣赏的重要方法。
“夏洛克”这一角色在百年的历史中成为冷酷、吝啬、残忍、贪婪、狡诈的代名词。
形成这一个性的原因在本课中虽然未能充分反映,但也留有阅读时可供突破的“暗口”。
适当拓展,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这一人物也是很有必要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死交锋之际,安东尼奥甘心为友谊而慷慨赴死,巴萨尼奥愿意牺牲一切来挽救挚友,鲍西娅凭借冷静与机智解脱困境,夏洛克仇敌如蝎而又视钱如命。
辨别善恶,分清是非,每一个人物都带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
而洋溢在剧本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可以让学生接受一次灵魂的沐浴。
特别是鲍西娅假扮律师发表的关于仁慈的一番陈词,更是带给人一种高贵心灵的光芒。
教学方式1.富于激情地朗诵。
本剧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不仅如此,剧本的语言也十分优美典雅,读来琅琅有致。
教学中可让学生富于激情地朗读,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以舞台表演的方式来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性格。
2.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经历学习过程。
本剧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戏剧的语言风格十分丰富,这种特点为学习个性和心理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
以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为前提,加强相互协作、共同探究。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解决眼前面临的阅读课题,还能塑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3.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连贯一体。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止是课堂也绝不能止于课堂。
文学作品本身是具有张力的,本课内容也仅是从原剧中选取出来的一个部分。
课堂教学要实现课内学习对课外学习的指导、促进和激发,统筹计划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
教学构思1.导入课文,了解作者。
由金钱的话题引出莎士比亚论金钱的名句,进而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的基本情况。
2.熟悉作品,把握情节。
阅读课下注解,了解“剧情提要”,结合课前预习和课堂浏览的情况,在“剧情提要”的基础上续写戏剧的故事梗概。
3.模拟表演,解读人物。
设立课堂“梦想剧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研读对象,通过模拟表演和朗读代表性人物台词,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个性。
4.合作交流,品味语言。
以人物个性解读为基础,让学生阅读、勾画、品析剧本中典雅优美、诙谐活泼的语言,领会莎剧的语言魅力。
5.归结主题,引向课外。
结束全课,在学生熟悉了情节、人物的基础上讨论归纳作品的主题,并相机以适当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焦点引向课外。
课堂实录导入课文,了解作者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和钱打交道。
面对钱这个东西,有人欢笑,有人哭泣,有人苦恼,有人得意……还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你心目中,究竟钱是个什么东西呢?用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来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世界,用最熟悉的素材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锤炼。
□专家点评生1:钱就是一样改变你生活和命运的东西。
生2:钱就是一张纸。
生3:钱就是一种人类发明了用来刺激人不断追求的东西。
生4:钱是一条看不见的绳索,一旦你中了它的圈套,它会紧紧地勒住你的脖子,让你摆不脱挣不掉。
(□师生活动)对搜集的课外信息不是简单引用和机械积累,应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学生理解和消化,使课外学习的收获更实在。
□专家点评所选语言材料既有思想光芒,又富语言魅力,同时为学习课文也起到了铺垫的效果。
□专家点评生5:作者表达了对金钱的鄙弃。
生6:在作者眼中,金钱操纵世界,作者为此而感慨不已。
师:说的都有道理。
这么精辟的一句话出自谁之口呢?它啊,出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一剧。
师:1564年4月23日(一说4月26日)他出生时,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一说4月26日)日他去世时,举世闻名。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
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这就是莎士比亚。
在他丰富的剧作中,广为人们熟知的是他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四大喜剧之一的《威尼斯商人》的选场。
让我们先来了解全剧的有关情节。
(组织学生阅读课下注释,熟悉选场之前的故事内容)(□师生活动)交代材料不多做堆砌,在简短的介绍中表现出作者的伟大,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师:你们的感悟倒也各具特色,而且还有不少富有哲理的思考。
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金钱的论述,其中有这样一段——“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卑贱变为尊贵……使受咒诅的人得福……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该死的土块,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这段话语中包含了作者对金钱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呢?□专家点评熟悉作品,把握情节师:阅读了这段注解,大家对课文内容之前的剧情应该有所了解了。
那么,请大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全文,接着刚才阅读的“剧情提要”,续写课文中这段剧情的梗概。
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师生共同概述)师(生):在法庭上,夏洛克咄咄逼人,拒绝各种还钱清债方式,也拒不施以怜悯,欲借履约之名取安东尼奥的性命。
正当他得逞之际,鲍西娅假扮律师前来,利用约中条款,挽回败局,拯救了安东尼奥。
□师生活动续写剧情梗概的方式使未曾“登陆”教材的原著部分和教材内容融合为一体,同时将明确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有机地融入到学习任务和方式中。
□专家点评模拟表演,解读人物师:这场戏真可谓精彩。
生死较量的结局似乎早已确定,然而形势却突然逆转,柳暗花明。
要是能够亲身在舞台之上演绎这出戏,一定是十分过瘾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番呢?(学生跃跃欲试)在没有充分排练合作的基础上,要演成一出戏还确实是一桩非常难的事情。
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方法。
阅读了剧本,剧中哪一个人物是你最想扮演的人物呢?请你在剧中找到最能体现他个性的一段台词,然后用你的声音和姿态把他表现出来。
我们看谁是今天“梦想剧场”中的最佳扮演者。
立足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提供了发挥的平台和创造的空间。
□专家点评(生活跃地自选角色,阅读剧本,绘声绘色地朗读甚至背诵台词。
教师巡回了解和指导。
在学生自选和练习的基础上,每个主要角色选择3~4个扮演者)师:让我们拉开今天“梦想剧场”的帷幕吧。
第一组,“夏洛克”们逐一登场。
(生1表演朗读“我又不干错事……我可不可以拿到这一磅肉?”生2表演朗读“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生3表演朗读“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师:观赏了三位夏洛克的表演,大家觉得谁的表演最符合剧中人的形象?为什么呢?请做出恰当的点评。
◎评判第一位同学表演出色的理由:生4:因为我从文章中感觉到夏洛克是一个极其顽固、口才很好的家伙,而且蛮横霸道,这位同学表现出了这一点。
生5:他的表演把人物的心理情感和狡猾狠毒表现得活灵活现。
这种高声的声讨表现出夏洛克想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的坚决。
□师生活动生6:他朗读的语气傲慢,暗含着威胁,简直是气焰嚣张,一副典型的“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生7:他声音洪亮,越到后面语调越是高昂,再现出了夏洛克那种占尽优势,谁都拿我无可奈何的得意。
生8:夏洛克是一个十分凶残、充满仇恨的人。
在表演这一段时,这位同学使用的语气十分坚定,就像夏洛克那时在咬牙切齿地要发泄心头之恨一样;而且后来他的语速渐渐加快,也十分确切地表现出夏洛克愈演愈烈的激动和得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同学在表演一开始的时候还现场加进了自由发挥的一声冷笑,这声冷笑把夏洛克狂妄的性格成功地塑造出来了。
◎评判第二位同学表演出色的理由:生9:这位同学的表演和朗读表现出了夏洛克身上一种地痞流氓的味道。
特别是“那我可没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这一句。
生10:夏洛克的要求显然是残酷的,而且他所说的理由也不成其为理由,但是他却理直气壮得很呢。
这位同学表演出了夏洛克这种强词夺理的气势。
◎评判第三位同学表演出色的理由:生11:第三位同学表演得最好。
他富有感情,重音处理得也很好,读出了夏洛克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后气急败坏的心情。
生12:这位同学表演出了夏洛克被夺去财产后的歇斯底里的神态,夏洛克就是这样一个爱财如命、贪婪吝啬的家伙。
师:第二组,“安东尼奥”们上场。
(生13表演朗读“我没有多少话要说……把那笔债完全还清。
”生14表演朗读“请你想一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