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具材料-1_概论(第一讲)

家具材料-1_概论(第一讲)


辅助材料:主要指用于家具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胶黏剂
和金属连接件等。
2015-4-12
24
2015-4-12
25
1.2.3 按家具材料的软硬程度分类 可将家具材料分为:软质材料,半硬质材料和硬 质材料。 软质材料:主要指各种纺织纤维装饰织物,在软 体家具制造和家具包覆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 半硬质材料:主要包括各种速生木材、普通塑料 和瓦楞纸板等,用于低档家具、塑料家具和纸质家具 的制造。 硬质材料包括金属、玻璃、石材、工程塑料以及 各种木材等,是家具生产中使用较多的家具材料。
4
家具的含义及其特征:
家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广
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它即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用途,又要满 足供人们观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 快感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 因此:家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即:家 具有二重特点。
2015-4-12
黄花梨勾云纹多宝格
高密度
竹材
≥0.8
0.6~0.8 0.36 7.85 7.14 0.5~0.8 0.91~0.94
秸秆压密板 钢 锌 聚氯乙烯 聚乙烯 塑料 低密度
聚酯纤维玻璃
有机玻璃 刚性泡沫玻璃 2015-4-12
1.62
1.19 1.28~1.36
高密度
0.94~0.97
0.016 0.12
32
泡沫塑料 毛毡(含黄麻纤维)
家具的构成要素:
家具的构成要素包括:造型结构、材料和功能。 其中:
功能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造型结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 材料是支撑,是完成家具实体的物质条件。
2015-4-12
明黄花梨雕花靠背椅
19
1.1家具材料的概念与作用
概念:
在家具设计和制造的范畴里,家具材料是指用于家具 主体结构制作、家具表面覆面装饰、局部粘接和零部件紧 固的与家具相关的各种材料总称。 家具材料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液态到固态,从单 质到化合物,无论是古老的传统材料还是新型的现代材料, 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复合材料,都是家具产品设计制造的 物质基础。
2015-4-12
27
链接:让人吃惊的现代座椅设计艺术赏析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座椅,可能你从来不在 意你使用的座椅形态,认为它们仅仅只是一款为你 所用的家具。你可知,聪明的设计师们早已将艺术、 现代、幽默、性感等因素结合到座椅设计中。
2015-4-12
28
男性的阳刚,女性的性感,几乎得到每个人的关注, 这是本能。这款以凸现两性性感的人体型座椅让人惊叹!
2015-4-12 29
变形椅: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可以根据你的需要 变成桌子或者椅子,对于热爱DIY的朋友,绝对是个 诱惑。而且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LIE ”。 设计简单,手感光滑,质地结实,椅面部分完全 采用实木,而里面采用刨花板。
2015-4-12
30
1.3 家具材料的一般性质
1.3.1 物理性质 主要包括密度、孔隙率、吸湿吸水性、导热性、耐热耐 寒性等。 密度:是表示和评价家具材料的重要指标。
常用家具材料的密度
材料名称 软木类
木材 普通类 硬木类
密度(g/cm3) 0.3~0.5
0.5~0.8 0.8~1.1
材料名称
纤维板 刨花板
密度(g/cm3) ≥0.8
0.45~0.88 0.55~0.80
硬质
中纤板 普通
胶合板
细木工板 软木板 铜 铝合金 普通玻璃 钢化玻璃
0.6~0.7
0.5~0.7 0.13 9.0 2.7 2.3 2.5
2015-4-12
11
因此,这个世界有了著名的意大利世界椅子设计大 赛,更有了至今让全世界称颂的中国明代家具的代表— 中国明代红木圈椅等。 椅子设计涉及到功能、造 型、材料、结构、技术、艺术 等多方面要素,更是一个国家 家具设计水平的最好体现。 椅子是人类坐姿活动不可 缺少的家具,有多种形态,由 于材料、结构等差别,又可以 形成许多不同形式。
《家具材料 Furniture Materials》
1
概论
2015-4-12
1
对人类而言,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家具 则是家中不可或缺的要件,它是维持日常生活和开 展社会活动使用的具有使用功能的器具。
2015-4-12
2
本章主要内容
家具材料的概念与作用 Nhomakorabea
家具材料的分类
家具材料的一般性质


2015-4-12
17
椅子是一种有靠背、 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古 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 “椅”本是木名。 《诗经》有“其桐其 椅”,“椅”即“梓”, 是一种树木的名称。 没有人说的清具体什 么时候有了椅子,但木材 显然是古老而永恒的经典 材料,实木椅子至今是家 具市场的宠儿。
2015-4-12 18
2015-4-12 10
链接:从座椅设计看家具用材的前世今生
座椅是家具中普通而重要的形式,也是众多国内外家具 设计师们偏爱的设计对象。 椅子的款式设计是体现设计师创新构想的最好媒介,因 此在造型上最富于变化。
椅子的用材设计总要求是最好的,理想的材料不仅强度 高,而且材料的语言表现力强,更能体现设计师驾驭材料的 能力和整体座椅设计的功力。
5
家具的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 以及当时的占有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地区在某一历 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以及历史 文化特征。 另外,家具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标志,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是某种文化形态的显 现,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
明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
椅》一书的序言中写到:“座椅是21世纪的雕像”。
2015-4-12
14
座椅设计离不开艺术造型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用 材选择设计等要素。 一件完美的座椅设计作品应该具有造型美、功能强、 材质佳和工艺精等特点。其中,座椅材料的强度支撑作 用(强度功能)、材料语言的艺术载体(语言内涵)作 用至关重要。
2015-4-12
家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家具材料的发展趋势
2015-4-12
3
什么是家具?
家庭器具,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坐卧、凭倚、贮藏、 间隔等功能的器具。通常由若干个零、部件按一定接合方式装配而成。 目前,家具已成为室内外家居环境中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的重要组成部 分。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 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 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 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 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 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 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 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 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2015-4-12
20
家具材料的外在特性主要包括:
材料的肌理,色彩和光泽,透明性,平面花式,质 地美感,外形尺寸等。
家具材料的内在特性主要包括:
密度,强度,尺寸稳定性,弹性、延展性,收缩性, 防水防潮性,防腐防虫性,耐久耐候性、表面性能、工 艺性以及VOC含量等。
明紫檀有束腰鼓腿彭牙方凳
2015-4-12 21
2015-4-12
23
1.2.2 按家具材料的用途和主辅作用分类 可分为:结构材料,表面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
结构材料:在家具中主要起结构支撑作用,用于家具
的主体结构,可以承受人体及所放物品的应力,并可保持家 具制品的结构强度、刚性和稳定性。
表面装饰材料:对家具的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和装饰作用,
可以赋予家具产品装饰效果和表面综合抗耐性。
2015-4-12 26
1.2.4 按家具材料的来源分类 可将家具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天然材料:主要指木材、竹材、藤材、石材、及其他 天然纤维装饰织物,这些材料在具有古典风格以及田园风 格的家具制造中采用较多,也在不同风格的家具包覆材料 中有广泛应用。 人工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化学纤维、金属、玻璃、 以及合成树脂胶粘剂等,该类材料在具有现代风格的塑料 家具、金属家具、玻璃家具以及各种形式的软体家具制造 中以及家具表面涂饰中被广泛采用。
作用:
家具设计中,对材料性能的把握和对材料语言的理 解和诠释,是家具设计风格产生和家具实体制作实现的 必要基础和充分条件。 丹麦著名家具设计师克林特(K· Klint)指出:将 材料特性发挥到极致,是任何完美设计的第一原理。 进行家具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材料因素, 要根据家具的功能选择适宜的材料,并利用不同材料的 特性,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各自的性能和美感 得以体现和深化。
2015-4-12
9
More importantly,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why one material is better or more appropriate than another for a given situation.
They should be informed about the newest materials and have a working knowledge of material properties. Doing so may help conceive and develop better furniture designs.
15
鹦鹉螺休闲 沙发椅—— 中国2004年 家具设计大 赛一等奖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015-4-12 16
几百年来,座椅设计用材的变化,是人类科技进步 在材料领域发展的沿革过程的重要体现。
从大量的椅子设计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材 料的出现为座椅设计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对座椅设计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座椅设计中,对材料性能的把握和对材料 自身语言的理解和诠释,是座椅设计风格产生的必要和充 分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