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奔跑的春天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
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
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
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
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
”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写出了()A. 小雨到来的姿势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
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
“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答案】(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4)C(5)2;3;燕子(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7)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错别字的理解和掌握,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区分易错字的写法。
(2)根据照原文内容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再写出几个描写颜色的词。
(3)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根据题目的内容进行仿写。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描写了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6)根据课文内容,把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本题答案不唯一;(7)根据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故答案为:(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4)C;(5)2;3;燕子;(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7)略【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易错字、修辞方法、课文内容概括等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
2.专项阅读。
阅读下面绘本的封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预测故事情节,感受阅读的乐趣)(1)这本绘本的名字是《________》,由这个名字我可以猜想到书中发生的事情为:________。
(2)从这本绘本封面示意图上的图画来看,兔妈妈和小兔的感情怎样?【答案】(1)逃家小兔;小兔从家里出走了(2)兔妈妈十分爱小兔,小免也爱妈妈。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故答案为:(1)逃家小兔、小兔从家里出走了(2)兔妈妈十分爱小兔,小免也爱妈妈。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3.课外阅读。
__________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
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
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
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
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所以风吹雨打她也不会掉下来。
我爱牵牛花。
(1)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分别写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________的精神,抒发自己________的感情。
(4)给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你喜欢什么花?你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花吗?试着写一写吧!【答案】(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花索;彩带(2)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4)我爱牵牛花(5)略【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在对比喻句有了了解之后就要仔细阅读短文。
(2)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在段落中起主导作用。
一般在段落中的句首或句末,起总结引领作用。
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其每段的第一句话。
(3)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结构,感受文章内容。
短文在结构上前后照应,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内容着重写了牵牛花坚韧不拔往上爬的精神。
(4)本题是给短文拟写题目,首先要对短文中心内容有一定了解,然后进行概括凝练。
(5)本题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叙述要有条理,且要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花索、彩带(2)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4)我爱牵牛花(5)略【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本题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仔细读短文,认真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难填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学生对短文题目的拟写,学会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中心内容。
(5)本题答案不一,但要结合生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细心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4.课外阅读。
欢乐的校园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春天,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老远就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夏天,大家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讲着有趣的故事;秋天,大家一起跳皮筋、打球;冬天,雪花飘飘,大地披上银色的衣裳,同学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我们的校园处处都有欢乐。
校园像录音机一样,录下了我们的读书声和笑声;校园又像摄像机一样,拍下了我们天真、可爱的样子。
我们爱我们的校园,它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琅琅的故事银色的读书声有趣的衣裳(2)我会根据短文内容来填空。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________。
春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夏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秋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冬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
“我们”爱“我们”的校园,它是“我们”________。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短文中的校园充满了欢乐,你的校园是怎样的呢?请用几句话描写一下你的校园吧。
【答案】(1)(2)充满了欢乐;读书;乘凉、讲故事;跳皮筋、打球;打雪仗、堆雪人;成长的摇篮(3)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表达了作者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4)略【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短文,根据题目在短文中边读边画出相关词语的搭配。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然后结合前后句补充填空即可,只有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知识,作答时才能更准确的写出答案。
(3)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出于文章中中心地位的句子,他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
短文中通过叙述充满欢乐的校园表达了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4)本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自己所处的校园是什么样子就怎么去写。
故答案为:(1)(2)充满了欢乐;读书;乘凉、讲故事;跳皮筋、打球;打雪仗、堆雪人;成长的摇篮(3)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表达了作者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4)略【点评】(1)、(2)都结合短文内容知识作答,答案都在原文之中,一定要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掌握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也要掌握技巧。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自己的现实中的校园。
5.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旗树的悲哀程刚美国落基山河谷两侧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它的枝条十分柔软,且全部长在树木的同一侧,在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因此被称作“旗树”。
旗树的枝叶长在枝干的同一侧,早有科学定论,这是因为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这也使它们成为天然的“风向计”,人们能一眼看出这里的风向。
一位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一棵旗树营造密闭的环境,利用大动力风机逆向吹拂旗树。
第二天,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被逆风吹拂的枝叶,竟在一夜间全都掉落,整个枝条看上去光秃秃的。
原来,旗树枝条长期向着一个方向摆动,导致全体叶片的生长力都放在了拉伸力上,可遭遇逆风的时候,由于它的反向张力十分脆弱,基本有一点儿风便受不了了,所以才导致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