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易混淆近义词辨析

高考语文易混淆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复习资料【体力◇体魄】“体力”指活动时所付出的力量。

“体魄”指身体和精力。

【体统◇体面】“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

如:有失体统。

“体面”除指“体统”,还指光荣、好看。

如:不体面的事。

【体察◇体验◇体会◇体味】“体察”重在“察”,观察了解。

如:体察民情。

“体验”重在“验”,亲身认识、经历。

如:体验生活。

“体会”重在“会”,会心领悟。

如:体会文件精神。

“体味”重在“味”,品味揣摩。

如:体味人生苦乐。

【体现◇表现】“体现”侧重某种性质或现象在事物上具体显现。

如:体现劳保制度的优越性。

“表现”侧重人的思想感情或事物的内在情况显现出来。

如:表现人物的个性。

“表现”还指故意显示自己,带有贬义。

如:爱表现。

【体制◇机制】“体制”指组织制度,是静态的。

如:学校体制。

“机制”指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动态的。

如:市场机制。

【填补◇弥补】“填补”侧重指补空缺;常与“空白”“空缺”“名额”“亏空”等词搭配。

“弥补”侧重指补损失;常与“损失”“缺陷”“过失”等词搭配。

【调节◇调剂】“调节”侧重数量或程度上的变化,用于水量、风力、温度、气候、物价等。

“调剂”侧重多少或忙闲的适当搭配,用于人员、力量、物资、精神等。

【调解◇调停】“调解”重在“解”,化解纠纷。

用于一般或重大事件。

如:调解邻里纠纷。

“调停”重在“停”,使争端停止。

多用于重大事件。

如:军事调停。

【调皮◇顽皮】都指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调皮”还指不驯顺;不易对付;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

如: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

【挑拨◇挑唆】“挑拨”侧重搬弄是非,引起双方的争执。

“挑唆”侧重唆使跟别人闹纠纷。

【听从◇服从】“听从”侧重接受并按照去做,可用于人、组织或动物。

“服从”不仅指听从,还指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只用于人或组织。

【停留◇滞留◇停顿◇停滞】“停留”指暂时停止前进;用于人时有主动意味。

如:稍作停留。

“滞留”指停留不动;有被动意味。

如:滞留机场。

“停顿”指事情中断或暂停。

“停滞”指因受阻而不能顺利发展。

如:生产停滞。

【统称◇通称】“统称”重在“统”,总括。

即“总称”。

①总起来叫做;动词。

如:民歌和民谣统称歌谣。

②总的名称;名词。

如: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统称。

“通称”重在“通”,通常。

即“俗称”。

①通常叫做;动词。

如:玉米通称棒子。

②通常使用的名称;名词。

如:水银是汞的通称。

【统率◇统帅】“统率”,统辖率领。

动词。

如:统率三军。

“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

名词。

如:三军统帅。

【统治◇统制】“统治”以政权来控制,管理。

如:封建统治。

“统制”统一控制。

如:统制军用物质。

【荼毒◇毒害】“荼毒”比喻毒害。

书面语。

“毒害”还是名词。

如:清除毒害。

【徒劳◇枉然】“徒劳”侧重白费力;多指人的言行。

“枉然”侧重无任何好处。

1【突发◇突变】“突发”指突然发生。

如:突发事件;突发奇想。

“突变”指突然急剧地变化。

如:局势突变。

【推荐◇推选◇推举】“推荐”侧重介绍优点要别人或组织上任用或接受。

“推选”指口头提名选举。

“推举”即“推选”,语义较“推选”重。

【推崇◇尊崇】“推崇”指十分推重。

如:杜诗备受推崇。

“尊崇”指尊敬推崇,多用人。

如:受人尊崇的学者。

【推辞◇推脱◇推托】“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推脱”指推卸责任。

“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他推托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

【推却◇推委】“推却”指拒绝;推辞。

“推委”指把责任推给别人。

【推迟◇延迟】都指预定时间后延。

“推迟”有主动意味,“延迟”有被动意味。

【推测◇推断】都用于对未知的判断。

“推测”侧重估计。

“推断”侧重断定。

【推行◇推广】“推行”指推广;还指普遍实行。

“推行”常与“路线”“方针”“政策”“方案”“方法”等词搭配。

“推广”常与“经验”“成果”“新方法”等词搭配。

【退化◇蜕化】“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如:耕地退化。

“蜕化”本指虫类脱皮,比喻人腐化堕落。

如:蜕化变质。

【退缩◇畏缩】“退缩”侧重后退。

“畏缩”侧重害怕。

【颓丧◇颓唐◇颓废】“颓丧”侧重指情绪低落,心灰意冷,语义较轻。

“颓唐”侧重指精神消沉、萎靡,语义较重。

“颓废”侧重指意识消沉、思想灰暗,语义最重。

【吞噬◇吞没】“吞噬”除指吞食还指并吞他国领土或产业。

“吞没”指将公共财物据为己有。

“吞没”还指淹没。

【拓宽◇拓展】“拓宽”指道路、思路、视野等由窄变宽。

“拓展”指范围、空间等由小变大。

【托词◇遁词】“托词”指找借口拒绝做某事。

“遁词”指找理由避开正题。

【妥善◇妥帖】“妥善”侧重齐备完善。

如:妥善安排。

“妥帖”侧重恰如其分,多指文章。

如:妥帖的比喻。

【屯集◇囤积】“屯集”用于聚集人马等。

“囤积”用于聚集货物。

如:囤积粮食。

【瓦解◇崩溃】两词都指完全破坏,垮台。

“瓦解”还指使对方的力量崩溃。

带宾语。

如:瓦解敌人。

“崩溃”不能带宾语。

【完备◇完善】两词都指齐全不缺。

“完备”着重于“备”,该有的全有。

“完善”着重于“善”,不但齐全,而且良好。

“完善”还指使完善。

如:完善法制。

【挽救◇拯救】“挽救”侧重从危险中救出。

如:挽救失足少年。

“拯救”侧重从苦难中救出;书面语。

如:拯救民族危亡。

【妄想◇幻想◇梦想】“妄想”重在“妄”,荒谬。

是贬义词。

如:妄想复辟/痴心妄想。

“幻想”重在“幻”,有现实依据而尚未实现。

如:中国人幻想登月。

“梦想”重在“梦”,渴望急切。

如:梦想成真。

【往往◇常常】“往往”侧重某种条件下发生,有规律性。

如:考证典故,往往要查许多书。

“常常”侧重经常发生,频率高。

如:他常常到店里帮忙。

【委任◇委派】都指派人担任职务。

“委派”还指派人完成某项任务。

2【委曲◇委屈】“委曲”①(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

②事情的底细。

如:告知委曲。

“委屈”指因被冤枉而难过。

如:受委屈。

【危害◇伤害◇损害】“危害”着重使受破坏,危及安全;语义重。

如:危害治安。

“伤害”指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受到损害;语义次之。

如:伤害积极性。

“损害”指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语义最轻。

如:损害主权。

【违反◇违犯】“违反”指不符合法则、规章制度等。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程度重。

【未必◇并非】“未必”指不一定。

“并非”表否定,语气强烈,带反驳意味。

【未尝◇非始】都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相当于“不是(不,没)”,但语气更委婉。

如:这未尝(未始)不是一个好主意。

“未尝”还指未曾。

如:他十分着急,一夜未尝合眼。

【慰劳◇慰问】都指用话或物品安慰、问候。

“慰劳”的对象一般是有功并付出辛苦的人。

“慰问”的对象广。

如:慰问灾民。

【文雅◇文静◇斯文】“文雅”重在“雅”,不俗气,有教养。

“文静”重在“静”,文雅安静;多指女性。

“斯文”即文雅;还指文化或文人。

如:斯文扫地。

【稳定◇稳固】“稳定”侧重无变化。

如:情绪稳定。

“稳固”侧重不可动摇。

如:政权稳固。

【问鼎◇夺冠】都指夺取冠军。

“问鼎”,书面语。

还指图谋夺权。

如:问鼎中原。

【斡旋◇周旋】“斡旋”指调解。

如:从中斡旋,解决两方争端。

“周旋”多指交际应酬;还用于军事。

如:同敌人周旋。

【污辱◇侮辱】都指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污辱”还指玷辱。

如:污辱光荣称号。

【诬陷◇诬蔑】“诬陷”指妄加罪名陷害。

如:诬陷忠良。

“诬蔑”指捏造事实败坏他人名誉。

如:诬蔑好人。

【舞弊◇作弊】都指用欺骗的方式违法乱纪。

“舞弊”多用于成语或书面。

如徇私舞弊/考场舞弊案件。

“作弊”多用于口语。

如:考试作弊/司法作弊。

【误解◇误会◇曲解】“误解”指错误理解。

如:误解对方/消除误解。

“误会”是误解的结果。

如:误会对方/消除误会/闹了一场误会。

“曲解”指故意歪曲他人原意。

如:曲解文意。

【吸收◇吸纳】都指吸入。

“吸纳”比“吸收”更有主动意味,强调接纳、采纳。

如:吸纳下岗职工;吸纳新技术。

【稀疏◇稀薄】“稀疏”侧重表示间隔远,对象多是物体、声响等。

“稀薄”侧重表示浓度小,密度小,对象多是空气、烟雾等。

【习用◇袭用】“习用”指经常用;不带宾语。

如:习用名词。

“袭用”指沿袭采用;带宾语。

如:袭用古方。

【洗涤◇洗刷】两者的对象都指实物。

“洗刷”还指除去错误、耻辱、污点等。

【戏弄◇捉弄◇玩弄】“戏弄”侧重戏耍,寻求开心;用于人或动物。

“捉弄”侧重用一些恶作剧使别人感到难堪;多用于人。

“玩弄”常指①施展(计谋、手段、伎俩等)。

②搬弄。

如:玩弄词藻。

3【显现◇表现】“显现”的对象是具体的。

如:大雾散尽,群峰显现出来。

“表现”的对象是抽象的。

如:表现出极大热情。

【限制限定制约】“限制”侧重不许超过。

如:限制自由。

“限定”侧重加以规定。

如:限定字数。

“限制”还是名词。

“制约”用于双方。

如:相互制约。

【现行◇现形】“现行”指现在施行或进行的。

如:现行制度/现行犯。

“现形”指显露原形。

如:《官场现形记》。

【降服◇降伏】“降服”,投降屈服。

不带宾语。

如:缴械降服。

“降伏”,制伏。

带宾语。

如:降伏窃贼。

【相同◇相通】“相同”指彼此一样。

“相通”指彼此沟通。

如:息息相通。

【相应◇响应】“相应”指相适应。

如:环境变了,工作方法也要相应改变。

“响应”比喻用言行来表示赞同支持。

如:响应号召。

【向往◇想◇往憧憬◇神往】“向往”侧重希望得到或达到。

如:向往未来。

“想往”侧重希望成为或做到。

如:想往做一个医生。

“想往”还指仰慕;书面语。

如:想往风采。

“憧憬”,向往,有文学色彩。

“神往”,心中向往;不带宾语。

如:令人神往。

【消失◇消逝◇消释】都有逐步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

“消失”侧重“失”,失掉;适用范围广。

如: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消逝”侧重“逝”,过去;多用于声音、时间等。

如:倏忽消逝的闪电。

“消释”侧重“释”,消除;多用于疑虑、嫌怨、痛苦等。

如:消释放前嫌。

【消除◇清除】“消除”侧重化解,使不存在。

如:消除分歧。

“清除”侧重去掉。

如:清除内奸。

【消费◇消耗】“消费”指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如:高消费。

“消耗”指精神、力量、东西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如:消耗体力。

“消耗”还指使消耗。

如: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消遣◇消闲】“消遣”侧重借自以为愉快的活动来度过空闲时间。

“消闲”侧重消磨空闲的时间。

“消遣”还是名词。

如:他常以下围棋作为消遣。

【萧条◇萧索】都指寂寞冷落,缺乏生机。

如:秋野萧条(萧索)。

“萧条”还形容经济衰微。

如:市场萧条。

【效劳◇效力】都指出力服务。

“效劳”感情色彩浓,虔敬或者卑下。

如:为国效劳/为日寇效劳。

“效力”无此情感色彩,显示双方地位的平等。

如:为教育事业效力/姚明效力休斯顿火箭队。

【效率◇效益】“效率”重在比率,用“高”“低”形容。

如:工作效率。

“效益”重在效果,用“好”“差”形容。

如:社会效益。

【协调◇谐调】都指和谐,配合得当;形容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