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T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CT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社会效益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是一种新技术,检查便捷、无 创、应用范围广泛,可根据需要显示泌尿系统全程或重建所 需的图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脏分泌功能、集合了传统 CT、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包括逆行尿路造影)的优点。
❖ CTU图像清晰,结果简洁易懂,诊断效果良好、可靠。患者 易于接受,并得到临床认可。该技术为泌尿系统的检查及诊 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泌尿系统检查的最重要、最全面检查 技术手段。
❖ CTU的真正含义就是尿路CT成像,平扫和动静脉、延迟期 扫描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泌尿系肿瘤、炎症、狭窄、结 石及先天畸形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 目前我院在泌尿系疾病开展CTU诊断基本可替代IVU(静脉 尿路造影)。
腹部KUB+IVP—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8分钟
IVU图像
CTU图像可以VR、MIP、CPR、MPR可同时显示肾 实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及各 种原因造成的梗阻,诊断明确。
具体技术流程 CTU——梗阻
CT平扫
结石 炎症 肿瘤 畸形 其它
工作站
CTU 扫描参数设定
数据采集 三维重建
诊断
主要技术内容
具体技术措施
❖ 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螺旋CT扫描机,ADW4.4工作站。 扫描范围从肾上腺起至耻骨联合,先行CT平扫,然后行CTU 检查(扫描参数:准直0.625mm,进床速度9.37,螺距 0.938:1,管电压 120~140kv, 电流250~280mA,机架旋 转一周0.2s,扫描时间3s 造影剂充盈时间3、5、8、 15min)。
❖ 图像评价:由CT室二位有经验医师对重建后图像进行 分析观察, 确定病因诊断。
典型病历病因分析
CTU诊断
正常 先天畸形 肿瘤 结石 其它(炎症、狭窄等)
正常CTU——VR、MIP
5分钟
正常CTU—VR、CPR
8分钟
先天畸形——巨输尿管
CPR
KUB

MIP
MPR VR
先天畸形——先天巨肾盂整形 术后
VR VR
CPR
先天畸形—— 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
先天畸形——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
肿瘤—— 左肾癌
肿瘤—— 左肾盂癌。
肿瘤—左侧输尿管上段恶性肿瘤
VR CPR
延迟
增强
平扫
肿瘤——肾 盂、输尿管
膀胱占位
肿瘤——输尿管下段恶性肿瘤
输 尿 管 下 段 占 位 累 及 膀 胱
结石—右侧输尿管多发结石
项目背景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简称CTU,就是利用肾脏 的泌尿功能,将造影剂排入并充满尿路(肾盂肾盏输尿管膀 胱),经过三维重建后全方位观察尿路的形态、位置、走行, 以了解尿路的病变,如尿路畸形、积水原因、部位和程度图、 肿瘤、尿瘘等等;
❖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腹痛、 腰痛、尿急、尿频、尿痛、肾区叩痛、皮质醇增高、腹部包 块等。
主要技术内容
检查组所需条件
❖ GE64排CT机、高压注射器 ❖ 技术人员的扫描参数的设定,造影剂剂量和浓度选择,
注射流量、流速、扫描延迟的确定。 ❖ AW4.4后处理工作站 ❖ 两位有经验的诊断医生进行分析,共同确定诊断。
结石—右肾结石、右输尿管末端结石
VR
MPR-coronal
其他—双侧肾乳头钙化、左侧输尿管结石
其他—血液病引起输尿管水肿
其他——慢性膀胱炎、憩室引起 肾、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结核引起狭窄
左肾周炎症—造影剂外漏
糖尿病腹腔脓肿—— 输尿管粘连、积水
其他——左肾盂旁囊肿引起肾盂分离
主要技术内容
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检查方法 KUB IVU US MRU
CT CTU
优点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同时显示肾、输尿管 和膀胱的情况;阳性结石显示尚可。
提供尿路全程图象及提示肾功能是否受损,
对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较为敏感 MRU对尿路内的水敏感,尿路的扩张积水则增强 了MRU的显影力,在中下段输尿管,MRU显影好 于IVU,但于CTU差异不明显。
直是肾盂输尿管膀胱主要检查方法之一,由于前后影像重叠, 且易受腹部条件的影响,无法立体观察泌尿系统的细节,容易 漏掉小病灶,造成阳性率及诊断率不高。有些患者因耐受不 了腹部压迫而导致检查失败。逆行尿路造影(RGU)对部分尿 路梗阻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为有创检查,患者有一定痛苦。 ❖ 我院多层螺旋CT(64排) 引进 及后处理功能的日趋完善, CT 室与临床合作,共同开展多层CT尿路造影(CTU)此技术。
前后组织重叠,容易受腹部条件 影响,肾功程度导致显影不良, 无法判断梗阻部位和性质
梗阻原因判断较为困难
空间分辨率低,细节显示能力有 限,小结石易被高信号的尿液掩 盖,感染和出血的情况下受限, 无法反映肾脏分泌、排泄功能信 息;尿路含水量少。不易被MRU 显示。
无法显示立体尿路全貌及病变比 邻关系。
患者射线剂量偏大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在
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CT室 高振兴 林奕军 指导老师:金梅
项目背景
❖ 泌尿系统位于腹膜后,与周围组织缺乏明显对比。 ❖ 很长时间以来,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 一
VR
MIP
CPR
主要技术内容
研究对象
❖ 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课题组筛选110例,行CTU检查的 泌尿系统疾病,部分均经手术、临床治疗证实,对病因进行 回顾性分析如下。本组110例患者,诊断为正常12例,先天 畸形26例,肿瘤27例,结石15例,炎症18例,其它12例,其 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19岁-84岁,平均52.8岁。
结石敏感,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高,仅能显示病 变的断面信息, 非侵入、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扫描速度快、重 建功能强大、憋气时间短、侵袭性小的特点;同 时可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肾脏尿路血管 病变 ,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立体结构
缺点
阳性结石与骨骼肌肉及腹腔脏器 等的重叠,阴性结石不能显示等。 诊断率较低。
创新点
CTU
❖ 非侵入性新技术检查方法; ❖ 全面整体、立体、直观的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可同时显
示肾实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及其他 部位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 ❖ 具有观察肾脏分泌和排泄功能:可获得类X线分泌性尿路造 影的图象,任意角度观察尿路管形态,并沿尿路行径将扫 描容积内体素进行曲面重建,得到连续的尿路图像,梗阻 严重而无对比剂充盈的输尿管观察具有突出价值; ❖ 能提高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目前可完 全替代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方法; ❖ 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及判 定治疗效果。
❖ 采用高压注射器—ulrich,以4.0~4.5ml/s速度经肘前 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按1.5-2.0ml/kg体重计算,平 均计量为80-120ml.注射对比剂后20-25s开始扫描。对比 剂注射完毕以相同流率注入生理盐水40-60ml)。
主要技术内容
具体技术措施
❖ 将获取大量数据的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主要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 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 及表面遮盖显(SSD) 进行泌尿系统疾病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