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内部长期投资决策
•(3)机会成本
•(4)其他投资费用 •(5)原有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2、营业现金流量 •年营业现金流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付现成本=销货成本-折旧 •年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折旧 •3、终结现金流量 •(1)固定资产变价/残值收入 •(2)原有垫支流动资产的现金回收 •(3)停止使用土地的变价收入
2 -
900
-900
3 800 500
4 1200
700
5 1200
700
6 1200
700
7 1200
700
8 1200
700
300
500
500 500 500 500
4.净现金流 量现值
-555.54 -771.57 238.14 367.5 340.3 315.1 291.75 270.15
5.累计净现 金流量现值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使用年限法): •(1)原理: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 折旧额。 •(2)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清—理—费—用—)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
(净残值率:3~5%)
•2、工作量法 •(1)原理:按固定资产预计工作量平均分摊固定 资产折旧总额。 •(2)计算: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度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 折旧额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的损耗 •1、有形损耗:自然损耗(使用/自然力作用) •——不构成企业实际损失 •2、无形损耗:价值损耗(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 高) •——固定资产提前丧失效能,构成企业实际损失
•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平均年限法 平速折旧法
工作量法
加速折旧法
年限总额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余额递减法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
一、非贴现现金流量的投资决策方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
(二)投资回收率法
投资回收率 = 年平均净收益/初始投资额 ×100%
• 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 (1)内涵:
•
以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来计算回收该
项目原投资总额所需时间。
• (2)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步骤:
• (4)计算:
Dt=(C-S)·—n(—nn—-+t+—11)—/2—
Dt:第t期的折旧额;C:固定资产原值;S:预 计净残值;n:预计使用年限;t:使用年限序数
•4、双倍余额递减法: •(1)原理: • ①规定的折旧率按使用年限法确定的折旧率的 两倍求得。 • ②年折旧额以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乘以年折 旧率求得。 •(2)计算: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1200 -700
-200
300
800 1300
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
T1
(CI CO)t
Pt
T1+
t0
(CI CO)T
Pt
61+
200 500
5.4年
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期限时,即认 为项目是有借款偿债能力的。
静态投资回收期决策:
静态投资回收期Pt
基准投资回收期Pc
Pt Pc方案可行
第二节 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 •(一)定义: • 现金流量:一个投资项目所引起的企业现金支 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 • 现金:项目发生的所有货币资金和项目需要投 入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二)现金流量的构成 •按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序列:由三部分构成 •1、初始现金流量 •(1)固定资产投资额 •(2)流动资产投资额
2794 2258 1682 3940
静态: Pt= 3 + 3500 / 5000 = 3.7年 动态:Pt' = 4 + 1112 / 2794 = 4.4年
•按现金流入、流出表述: •1、现金流入量: •(1)投资项目完成后的营业现金收入 •(2)固定资产售出时的变价收入或报废时的残值 收入 •(3)收回的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量: •(1)固定资产投资 •(2)流动资产投资 •(3)营业现金支出
•二、现金流量估算 •1、要重视增量现金流量: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 案后,企业总现金流量发生的变化。 •2、计算增量现金流量时,必须注意处理以下问题: •(1)沉没成本: • 已被指定用途或已经发生的支出。进行投资决 策时不考虑。 •(2)机会成本: • 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在内。
- -555.54 -1327.11 -1088.97 -721.47 -381.17 -66.07 225.68 495.83
T 1
(CI CO)t (P / F,ic ,t)
Pt
T1+
t 0
(CI CO)T (P / F , ic ,T )
Pt
7 1+
66.07 291.75
6.23年
•(3)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 • 如:新品牌化妆品销售额大增,但原有品牌化 妆品销售大受影响。/促进原有品牌化妆品销售。 •具体很难确认数额,但投资决策时要考虑。 •(4)对净营运资金改变的影响 • 即:对增加的流动资产和增加的流动负债之间 差额的影响。
•三、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 • 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采用现金流量不采用会计 利润的原因: • 1、现金流量可以确切反映项目的经济收益和 成本。 • 2、采用现金流量可以避免利润计算中的含糊 性和随意性。 • 3、在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状况比盈亏状况 更重要。
T 1
(CI CO) t
P T 1 + t0
t
(CI CO)
T
T — 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或零的年数;
T 1
(CI CO) — 第 T 1年累 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t t0
(CI CO) — 第 T 年 净现金流量 T
例:某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如下,计算其静态投资回收期
单位:万元
日用机械 7.1
日用化工 8.7
制盐
10.5
食品
8.3
塑料制品 7.8
家用电器 6.8
烟草
9.7
水泥
13.0
平板玻璃 11.0
例:
时期
建设期
生产期
年份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投资 180 240 330
年净 收益
50 100 150 150 150 150 150
累积净 收益
•(3)原理: •折旧率总和=1 • =(1+2+3+……+10)÷(1+2+3+……+10) • =(1+2+3+……+10)÷55 • =1÷55+2÷55+3÷55+……+10÷55 • 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们就可以规定为 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10年规定为 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
动态投资回收期决策:
动 态投资回收期 Pt ' 基准投资回收期 PC Pt' PC ,方案可行
Pt' PC ,方案不可行
例:项目现金流量及相关计算如下表(i = 10%)
年份
项目
0
1.总投资 2.收 入 3.支 出
6000
4.净现金流量 -6000 5.累计净流量
6.净流量现值 -6000 7.累计净现值 -6000
•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 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 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 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 会计利润是权责发生制,就是不管是否实际
支出,都作为当期收支,计算得出的就是净利润。 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
• 若从建设开始年算起,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为:
Pt
(CI CO)t 0
t0
Pt — 静态 投 资 回 收 期 CI — 现金流入量 CO — 现金流出量 (CI CO)t — 第t年净 现 金流量
•
当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年净现金流量)
不相等时,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
•
如果原始投资为I,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相等为
A,则回收期就是满足下式的T值
• Pt = I / A
例:某建设项目估计总投资2800万元,项目建设后 各年净收益为320万元,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 期为:
Pt
I A
2800 320
8.75年
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从项目开始建设开始年算 起,若从项目投产开始年计算,应予以特别说明。
•(3)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改用年限平 均法,将倒数第2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 净残值后的余额在这两年平均分摊。 •5、余额递减法: •(1)原理: • 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作为计算折旧的基础。 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固定资产折余价值 逐年递减,提前的折旧额逐年下降。
• (2)公式推导: • 第一年折余价值:V1=V(1-R) • 第二年折余价值:V2= V(1-R)2 • 第n年折余价值:Vn= V(1-R)n
-180
-420
-750
-700
-600
-450
-300
-150
0
150 300
设:基准投资回收期为Pc= 7年,试判断其在经济上是否 合理?(单位:万元)
解: Pt= 8 -1 + 150/150 = 8年 Pc ﹤ Pt ,所以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