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历史第三部分 第十单元 第2讲 课后作业 含解析人民版

2020年高考历史第三部分 第十单元 第2讲 课后作业 含解析人民版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北京朝阳区期中)1978年9月,国务院全国计划会议提出: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政策上来。

这次会议() A.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纲领B.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C.吹响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D.旨在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对外政策从封闭到开放,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2.(2019·广西贵港月考)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

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

材料中的“分地”()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答案 C解析从题干中信息“1981年”“分地”,可确定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让渡了土地经营权,没有改变所有权,所以排除A项;确立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是1992年,排除B项;“分地”不能体现多种所有制形式,排除D项。

3.(2019·江西赣州联考)1979年四川省委允许部分试点企业,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短线产品和炸药等危险产品仍由国家统购统配外,大部分生产资料可以进入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不经过物资部门直接订立供货合同,也可以在市场上采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企业也可以自销一部分产品。

这体现了() A.国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否定B.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C.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中逐步建立答案 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四川省委允许部分企业部分产品进入市场,企业间可以直接订立供货合同,可以在市场采购物品,这体现了在传统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故B项正确。

依据材料可知,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短线产品和炸药等危险物品仍由国家统购统配,A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的,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

4.(2019·河北邯郸月考)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自己,时称“个体户”。

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A.都属于私有经济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C.都属于商品生产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答案 B解析城市个体户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自主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也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两者经营方式相同,故B项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农产品进入市场才算作商品生产,故C项错误;劳动所得不可能相同,故D项错误。

5.(2018·甘肃庆阳期末)有学者认为:当改革开放几近“休克”状态时,“它与中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35年遵义会议一样,都起了救党、救国家的伟大历史作用,使人们从凡事要问一问‘姓社姓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该学者旨在强调()A.体制改革的革命性B.经济建设的复杂性C.南方谈话的重要性D.思想解放的长期性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几近‘休克’状态时”“姓社姓资”和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起了救党、救国家的伟大作用”可知,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体制改革的革命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建设的复杂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的长期性,排除D项。

6.(2018·江苏泰州期末)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

所谓“点睛”就是坚持()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采取计划和市场互相结合C.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答案 A解析中共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特点,符合材料中“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信息,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2019·吉林长春质量监测)到2002年,中国人民讨论的不再是航向是否正确,而是不断崛起、充满活力的中国对世界秩序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建立单一世界格局的破灭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原则确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D.两极格局瓦解创造的良好机遇答案 C解析1992年中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

A项属于当今政治格局变化的表现,故排除;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原则确立是1995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8.(2018·山西大学附中模块诊断)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

这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C.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已经形成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从价格双轨制到由市场形成价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格局问题,排除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仍很艰巨而非基本完成,排除D项。

9.(2018·河北枣强中学期末)1979年广东设想划一个地方出来,搞改革开放,然后全面推开。

邓小平很赞成,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特区”的实质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答案 B解析“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说明“特区”是指实行特殊经济发展政策的地区,其实质是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故B项正确,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008年,故C项错误;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是经济特区的表现,故D项错误。

10.(2019·河北邢台月考)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后,有人说,在深圳这块士地上,除了五星红旗是红的,其他一切都成“黄”的了,还有人说特区是走私的主要通道,是旧中国上海的租界”等等。

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经济特区开发不得人心B.特区违法行为日益增多C.特区改革开放的阻力较大D.特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些人有疑虑,并且大加指责,这说明经济特区建立的阻力比较大,故C项正确。

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特区建立的阻力,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经济特区没有自治权,故D项错误。

11.(2018·浙江杭州期末)1987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

这些开放从时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

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 A.设立大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开放宁波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决策答案 D解析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和宁波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是在1984年,1985年国家决定把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时间不符,A、B、C三项排除;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故D项正确。

12.(2019·云南昆明摸底)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

到1991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C.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答案 C解析“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表明90年代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反映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并没有到“外向型经济”的程度,B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项时间不符,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云南玉溪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如此迅速的进展,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1982年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材料二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村民更加关心的是个人自家的田地,而对于修建一些公共水渠和抗旱水坝等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结果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另外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在对于水源的利用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

由于各家各户在防治的时间上不一致,今天你去打药。

害虫飞到别的田地,明天他去打药,害虫又飞回到你家的田地,这样防治的效果非常差,自然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

美国一个种田的人可以养活大约一百个不种田的人,而在中国一个种田的人只可以养活0.5个不种田的人。

这种经营方式自然就增加了粮食的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成本的劣势。

——吴剑平《浅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材料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2013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