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举例说明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举例说明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举例说明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会展1001 肖斯奇100620016
在点、轴、网开发互动方面,加快沿线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长江经济辐射带的作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江经济辐射带是指垂直于长江及其100~200km范围内的经济区域。

长江经济纵向分为上、中、下游、延伸四个经济圈。

长江上游经济圈是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以长江上游和铁路干线为轴线,形成沟通西部不发达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长江中游经济圈是以长沙、武汉、南昌为中心,以长江中游和铁路干线为轴线,加强东西、南北通道建设和沿江港口建设。

长江下游经济圈是以上海、南京、合肥为中心,强化对苏北、皖北的经济辐射。

西藏、云南、贵州作为长江的延伸经济圈,要增强长江对其纵向辐射作用。

长江经济带的点、轴、网络开放具体为:以拉萨、昆明、贵阳、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南京、上海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一级节点城市,以一级节点城市之间由铁路(或高速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通信主干线等构成的连接轴线为一级轴线;以地级城市为二级节点城市,以一级节点城市与二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及二级节点城市之间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通信干线等连接轴线为二级轴线;以县城为三级节点城市,以二级节点与三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及三级节点城市之间的公路、水路、通信干线等连接为三级轴线。

由节点城市和轴线构成网络,形成优势区位,呈点、轴、网络状展开。

另外在面辐射扩散化方面,加快经济发展的梯度推进。

东南沿海
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经济技术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走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将其传统产业和市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部地区处于国家腹心地位,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低于东部,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要抓紧能源和原材料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承接东部地带转让出来的国内市场份额和相应的传统产业,综合发展资源型产业和加工型产业。

西部地带要以资源开发为主,着重开发国家急需而又为本地区富有的资源。

充分发挥我国三大发达区的横向辐射作用,既要加快其内部的经济辐射,还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以京津唐城市区为辐射源带动河北、内蒙、山西的经济发展;以长江三角洲为辐射源,带动苏北、安徽、江西的经济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辐射源带动湖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辐射理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有三个方面:首先,就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来看,辐射理论的实践意义是明显的;然后,在实现中国东西、南北的经济互补性问题方面,辐射理论同样能够给我们以启发;最后,辐射理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