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理论
庄家高位出货可能性不断增大。随着高位换手的 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筹码被上移到高位,而在 低位的筹码搬家工作完成之时,庄家出货工作 也就宣告完成了。一轮下跌行情也就随之降临, 这就是一个庄家在操盘做股票的一个运动过程, 一个筹码换位的过程,机构把低位的筹码在底 部大量的吸收,再在高位派给散户。总而言之 任何一轮行情都是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再 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这种成本转换过程不 仅仅是利润实现的过程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 从而形成了股票的走势的全部历史。
• 多峰密集形态特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价位区,分别形成了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密集峰称为 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称为中间密集峰。这种形态可以根据上下峰形成的 时间顺序不同,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下跌多峰的股价下跌过程由上 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获得支撑形成下密集峰,而上密集峰仍然存在。形成 次序是上密集峰向下密集峰运行,形成的理论是上密集峰被击穿股价下行, 在下密集峰处受到支撑止跌企稳,上密集峰的部分筹码割肉之下密集峰形成 多峰密集,通过上峰为套牢峰下密集峰为吸筹峰。在多峰之中有一个叫双峰 密集,多峰密集最典型的就是双峰密集,双峰密集是由于上密集峰和下密集 峰构成的对股价运行有较强的支撑力和阻力,当股价运行至密集峰处常常遇 到解套抛压。例:受阻回落当股价运行到下密集峰处常常被吸筹承接而反弹, 为此也把上密集峰称为阻力峰下密集峰称为支撑峰。这里在多峰当中又有一 个特殊的形态就叫峰谷,双峰之间就成为峰谷。峰谷常常被填平使双峰变成 单峰,由于双峰的上峰为阻力位、下峰为支撑位股价常常在双峰之间上下震 荡,最终上下峰消耗掉了在原峰谷的位置形成了单峰密集,这就意味着吸筹 和整理告一段落。当股价处于下跌峰势态时一般不会立即发动行情,因为如 果股价迅速突破上峰展开上攻行情就会使市场获利分布不均下峰获利较高, 而如果市场追涨意愿不高,庄家就会面临着下峰获利回吐上峰解套压力双重 压力,给庄家拉升带来了困难和麻烦。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峰谷仅对下跌双峰 具有意义,只有在下跌双峰才会在峰谷处形成二峰和一的单峰密集。
• 成本的形态发散—这种形态特征成本分布呈现不 均匀的松散分布图,这种形态的种类是根据趋势 方向不同,可分为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而形成的 原理,在一轮行情的拉升或下跌过程当中由于股 价的波动速度较快使得持仓筹码在每一价位迅速 分布,对于单交易日而言其筹码换手率增大,但 整个价区波动呈现出筹码分布发散的状态,必须 指出的是成本发散的一个过渡状态,新的峰密集 形成后这种成本发散随着峰密集程度的增大而消 失,成本密集是下一个行情孕育的过程,成本发 散是行情发展展开的一个过程,成本分布密集和 发散将给我们做股票的为鲜明的分为两个阶段, 成本密集时是决策阶段、成本发散是决策的实施 阶段,一旦成本密集就意味着发生大规模的成交 换手,这种大规模的成交换手意味着行情性质将 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
• • • • •
上涨多峰密集行情持续:股价经低位峰密集后 启动了行情上攻在拉升的途中做震荡整理形成 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密集峰,拉升行情将持续。 实战要点: 拉升途中震荡整理属于洗盘性质; 新密集峰形成时,原密集峰虽然减小仍然存在; 如果新密集峰增大的同时,原密集峰迅速减小 必须做先出局观望; 每一个密集峰成为股价回调洗盘的强力支撑位。
• 学习成本理论,就是为了解决能够认真地观察到行情的 性质。能够认真地去观察机构在哪里建仓、在哪里出货, 同时在股价的运行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更好的找到支撑位 和阻力位。 • 在理论部分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筹码移动成本分布,如 何有效地测定现阶段持仓成本的状态,进行成本分析的 关键所在,这里我们特别讲解一下一个独特的指标,就 是移动成本分布,该指标通过股票交换的动态分析和研 究透视了股票成本转化的全过程,它形象地标明了股价 在不同阶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分布量和变化情况。确 切的说他不能称为指标,因为它没有指标那种确切性、 也没有指标的交叉、背离和数字信号,但却能够以其独 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股票成本分布的事实,然而这种 事实展示了无疑对庄家的成本构成造成了一个威胁,他 却能够使我们散户有效的研判股票的成本结构,并以此 指导自己的操作。
• 当庄家和股民混合买卖时这种单峰密集持续到 趋势情性质关键之 所在,才会有正确的操作决策,单峰根据所处 的位置,单峰可分为低位单峰密集和高位单峰 密集。 • 形态特征;形成的成本分布,在某一价格区高 度的密集形成了一个密集峰型,在密集峰型的 上下几乎没有筹码的分布。 • 形成的原理;在单峰密集区域内,如果筹码实 现了充分的换手,上方的筹码割肉在单峰密集 区被承接,下方的筹码获利回吐在单峰密集区 被消化掉,几乎所有的筹码都在单峰密集区实 现了成交换手。
形象的说成本转化就是筹码的搬家,是指持仓筹码由一个 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股价的转换, 更重要的是持仓筹码数量的转换。股票的走势表现在股 票的价格变化,而其内在的性质却体现在持仓成本的转 化,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对一轮行情的进行过程加以分 析,可以说一轮行情跌荡起伏是与庄家行为密不可分的, 庄家的行为最本质体现在他对庄家所持股票成本的控制, 这就像商品一样从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才会产生利润,庄 家的行为与商品交易相同之处就是解决由低价向高价转 化增加丰富的内涵,他是庄家行为和市场行为的高度体 现。
• •
持仓量决定其利润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就越大; 持仓量决定控盘的程度,吸筹的筹码越多市场 的筹码就越少,庄家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 同时在吸筹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洗盘的过程迫 使跟风客出局和上一轮行情高位套牢不断的割 肉,庄家才能在低位吸筹承接。其次庄家吸筹 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换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庄家为买方股民为卖方,只有在低位充分的 完成了筹码的换手吸筹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 攻行情的条件才趋于成熟。
成 本 理 论
成本理论的意义及我们通过学习成本理论解 决的问题: • 能有效的判断股票运行的性质和运行的趋 势; • 能有效的判断成交密集区的筹码分布和变 化; • 能有效的识别庄家建仓和派发的全过程; • 能有效的判断行情发展中重要的支撑位和 阻力位。
成本理论的成本转化原理: 一轮行情的发展都是由成本转化开始的,因为成本 转化而发生,因为成本转化而结束。 什么是成本转化?
•
• • • • • • •
突破高位单峰密集:股票经一轮升势之 后,在高位形成单峰密集如果股价再次 突破高位的密集峰,将是一轮新的上升 趋势的开始。 实战要点: 股价经一轮上升形成高位单峰密集; 股价的突破一定要创出近期历史新高; 要历史性的研判高位密集的形成; 将股价回落击穿高位密集定为止损位; 短线策略操盘; 严防假突破。
•
V型反转至峰密集:股价跌穿单峰密集超跌下 行,如果股价超跌而原单峰密集并没有被消耗 行情将发生V型反转,翻转的第一目标位是在 原密集峰处。(V型反转的实力较多,例: 2007年5月30日以来非常多,V型反转从成本 理论可以研判。)
• • • • • • •
实战要点: 股价跌破跌穿原单峰密集; 股价下跌的迅速较快, 跌至超跌区原单峰密集仍然完好的存在; 超跌V型反转出现后及时跟进; 股价反弹至原单峰密集区出货观望。 V型反转的实力较多,例:2007年5月30日以来 非常多,V型反转从成本理论可以研判一个形态。
洗盘回归单峰密集:低峰的密集形成后股 价穿越了单峰密集随后又回升,向上突破 原来的密集峰这是一轮新的行情。 实战要点: 经过长时间的整理低位单峰密集,这是原 来开始形态; 单峰密集穿越庄家一种凶狠的洗盘动作; 洗盘后调整幅度不会太大一般通常在20% 左右; 回调原密集峰没有减少迹象成交量萎缩; 洗盘回调后回升至原密集峰的地方; 放量突破原密集峰; 突破原密集峰是较佳的介入时机
• 形态的种类: • 单峰密集形态—单峰密集成本分布形成是一个 独立的密集峰型,它表现该股的流通筹码,在 某一特定的价格区域内充分集中。 • 单峰密集对于行情的研判有三个方面的实战意 义:
– 当庄家为买方股民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意味着上 攻行情即将爆发; – 当庄家为卖方股民为买方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 下跌行情的开始;
•
回调峰密集强烈支撑:当股价放量突破 低位密集峰后不久开始回调整理,在低 位单密集峰处受到支撑,是主升浪的开 始信号。 实战要点: • 已形成低位单峰密集; • 有效放量突破单峰密集的行为; • 突破后有小幅上涨做回调整理; • 回调整理在低位峰密集处受到支撑; • 再次访量上攻意味着主升浪开始,是介 入的良机
成本理论在实战中应用
• 上峰不死熊市不止:在下跌的行情里如果上密 集峰没有充分的被消耗掉并在低位形成新的单 峰密集将不会有形的一轮行情产生。 基本要点: • 上攻行情的充分条件是股价上方没有大量的套 牢盘; • 在低位形成新的密集峰意味着止跌起稳; • 下跌多峰中每一个上峰都是强阻力位; • 对于下跌多峰的股票不易草率建仓。 • 以上四个要点在执行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它牢牢 地掌握好
• • • • • •
成本发散上行行情延续:股价突破低位单峰密 集上行成本发散意味着趋势开始或延续。 实战要点: 筹码发散是上行行情的开展状态; 低位峰密集后上行发散是介入时机; 成本发散最低峰密集消耗越少行情延续性越好 并且越强。 高位单峰密集后下跌发散不可介入
• • • • •
• • • •
• 成本分布的形态, • 移动成本分布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形象的直观性能, 它通过横向庄柱线形象的直观的标明了各价位的成 本分布,在日K线图上随着光标的移动,系统的再K 线图上右侧显示了若干根水平柱状线,线条的高度 显示股价、长度表示持仓成本数量在该价位分布的 比例,也正是由于其形象性使成本分布在测定股票 持仓成本时会显示不同形态的特征,这些形态正是 股票在成本结构的直观反映,它的不同形态具有不 同形成激励和不同的实战含义
• (1)、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当中由下密集峰向上运行, 在上密集峰处横盘震荡整理的一个向上密集形成的,形成的次序 是下密集峰向上密集峰运行,他的理论是股价突破了下密集峰形 成了上行趋势,经过一段上涨后震荡整理,在此段下密集峰的筹 码在上峰处获利回吐,继续看涨的投资者在上峰处在次跟进形成 上密集峰,上密集峰的筹码全部来自下密集峰,这次下峰筹码移 位到上密集峰的结果。对于上涨双峰行情研判,主要观察下峰的 变化对比,在上涨的双峰中下峰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充分的表明 了庄家体现在现阶段持仓筹码的存有量,如果上峰小于下峰行情 将继续看涨,反之随着上峰的增大下峰的迅速减小时下峰筹码被 移至上峰的表现对此庄家出货的可能性增大了,下跌多峰密集峰 通常是下峰的筹码为主峰也就是支撑峰,相对于吸筹峰每一个上 峰是主力筹码震荡整理在下峰处形成峰的密集,上方每一个峰都 逐步被消耗,下跌峰中的上峰通常是庄家派发的区域,在密集的 庄家派发的结果,在上峰筹码主要是套牢盘,上峰通常出现在周 期跨度较大的股票中,该类股在长期上涨过程中间歇整理形成了 多峰状态,这表明了庄家仍然没有完成持仓筹码的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