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观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已经走过作为口粮消费的阶段,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进行消费。
玉米富含多种牲畜、家禽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最重要的饲料原粮。
玉米还是后续产品最多的粮食品种,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被称为“朝阳工业”、“黄金产业”。
随着玉米深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玉米消费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成为拉动玉米消费的“火车头”。
玉米的消费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
一、食用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玉米子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
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
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
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
随着食品机械和加工工艺的发明,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
玉米还可生产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时至今日仍然起着很大作用。
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 40%。
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食用玉米的年消耗量达1300万吨,甚至国宴当中也不可或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
从全球来看,玉米食用比例不足10%。
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
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
1、特制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会因脂肪氧化作用产生不良味道。
经加工而成的特制玉米粉,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质,粒度较细。
适于与玉米面粉掺和作各种面食。
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添加制成的食品营养价值高,是儿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兴起并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的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种快餐食品,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制作其他食品,还可采用不同佐料制成各种风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汤冲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来充当蔬菜或鲜食,加工产品包括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三种。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质含量与稻米接近而低于大麦、淀粉含量与稻米接近而高于大麦,故为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二、饲用玉米是“饲料之王”。
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
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
世界上大约 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1、玉米籽粒: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2、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
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
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3、玉米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应用: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三、工业加工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
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
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1、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
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2、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
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
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侵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3、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
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将成为主要制糖原料。
4、玉米油: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中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以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玉米油还有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等特点,因而深受市场欢迎。
四、东北三省,内蒙古一区播种面积,产量。
单位:万吨播种面积:万公顷(数据来源,中国玉米网)地区产量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一区合计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2008/2009 370.6 1687.72 297.4 2138.72 178.9 1160.95 204.2 1249.40 1051.1 6236.79 2009/2010 380.2 1491.00 312.7 1772.40 190.4 894.60 209.3 1076.69 1092.6 5234.69 2010/2011 440.5 2305.06 300.3 1972.69 269.2 1529.64 220.6 1229.69 1230.6 7037.08 2011/2012 512.1 2669.13 319.2 2252.32 230 1426.49 230.3 1387.11 1291.6 7735.05五、2011/12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单位:千吨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项目2009/2010 2010/2011 2011/2012生产量163,974 177,250 181,500进口量1,296 1,5002,500年度供给量165,270 178,750 184,000食用消费14,400 15,400 15,800饲料消费100,000 107,000 112,000工业消费47,000 52,500 53,500种用消费1,300 1,300 1,310 年度国内消费量162,700 176,200 181,610 出口量151 100 100 年度需求总量162,851 176,300 181,710年度结余量2,419 2,450 1,290六、港口与市场综合分析。
1、东北三省一区2011-2012年度粮食产量。
单位:万吨省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合计常年产量1900 2750 4260 2100 11010 商品量1150 2050 3400 1400 8000 平均下海量400 700 950 200 2250 锦州港份额190 140 170 50 550 注:粮食数据统计除玉米外,还包括大豆、水稻、小麦等品种。
2、东北各港口粮食物流情况。
(1)、港口设施情况单位:节;万吨港口北良港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K 车2400 1500 570 500 450 筒仓172 82.5 78 41 36 房式仓10 1 25 4 5注:北良港在建筒仓25万吨,今年计划申请建造K车1000辆。
大连港今年计划建造K车500辆。
目前东北地区散粮车合计6000辆,除上表各港5420辆之外,另有金谷物流300辆,哈自备办50辆,沈铁物流230辆。
(2)、费率情况比较港口粮食费率(元/吨)仓储费(元/吨天)北良K散:40;火件:50 免30天,31-40天0.3,41天后0.6 大连K散:40;火件:50 免30天,31-40天0.3,41天后0.6K散:42;火件:50.5;免30天,31-40天0.3,41天后0.6 营口汽散:42K散、火件:43.5(含地铁费13.5);丹东免30天,31-40天0.3,41天后0.6 汽散:31K散:35;火件:45;锦州1-30天0.1,31-60天0.2,61天后0.5 汽散:37(3)、主要集港方式及腹地划分港口集港方式货源腹地北良火运98%;汽运2% 京哈线沿线地区,主要在黑龙江省大连火运98%;汽运2% 京哈线沿线地区,主要在黑龙江省营口火运20%;汽运80% 辽宁北部、吉林省及黑龙江中部地区丹东火运95%;汽运5% 吉林省中东部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锦州火运20%;汽运80% 辽宁西部、内蒙东部及京哈线以西地区4、影响东北粮食下海的因素(1)、饲料生产和养殖企业向粮食产区转移南方饲料、养殖企业因生产成本、企业发展方向调整等原因,近年来有向产区转移的趋势,如广东温氏集团在朝阳、赤峰建设养猪基地,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在锦州设立合资饲料公司,山东六合饲料在阜新地区设厂等,这些企业在东北产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减少东北粮食的下海量。
腹地饲料企业玉米消耗量,见下表:单位:万吨企业名称广东温氏江西双胞胎山东六合玉米消耗量/年100 25 20 粮源地区朝阳、赤峰锦州阜新、沈阳(2)、东北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近年来东北粮食深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以中粮生化、长春大成、嘉吉生化及梅花味精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对产区粮食消耗量较大,尤其在吉林和内蒙地区,深加工企业密集,多数粮源就地消耗,减少了玉米下海量。
东北深加工企业2011年玉米消耗量,见下表:单位:万吨省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合计消耗量213 943 422 373 1951(3)、南方销区市场变化南方饲料企业一般存在季节性备货期,春节前往往是玉米采购旺季,春节后进入淡季,东北玉米下海量也往往随之变化,此外南方疫情也会对东北玉米下海起到阶段性影响。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小麦价格的相对低廉,使得小麦在饲料中的比例上升达到30%左右,今年小麦替代玉米预计1500-2000万吨,虽然小麦大量替代玉米的现象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这会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但阶段性的替代仍会对东北玉米下海量造成影响。
(4)、华北玉米影响华北玉米2012年因天气原因延期上市,上市后凭借其自身的价格优势,挤占了部分东北玉米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