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
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
2. 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温馨提示(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 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知识详解】 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 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咼 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 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 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 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的。
【知识梳
理】
1 •形成的直接原因 类型
受力 风向
高空中
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
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凤向
地转偏向力
图示(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1
002<hP^)
1 004(hPa)
近地面 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
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水平气压梯度力#凤向
1 002(hPu)
地转偏向力
1 004(hPa)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指向低压。
气压系统特征、、亠 1 注意点
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
中心的范围
低压中
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咼
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与
低压中心一样以阴雨天气为主
(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
阅读等压线,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画成虚线)。
(2)定地转偏向力。
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3)定偏转角度。
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
(偏转30。
〜45° );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绘成实线箭头)。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高空风:
单位由P P——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越来越小。
(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一一北半球;向左偏一一南半球。
(3)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4.判断风力大小
1 008 1 004 1 000 百帕
⑶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 尺越
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 C 处风力大于D 处
1 004 1 00
2 1 000
百帕
1:1 000
5 •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多晴朗干燥天气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多阴雨天气
6.风向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典例一】(2014 •山东淄博一模)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读图,完成 1〜3 题。
1.
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东北风
2. 与①地相比,②地( )
A •此季节气温较高
B •气温年较差较小
C .此季节降水较多
D •降水季节变化大
3. 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90°
180° 1020
^等压线(hP 勿〃晨昏线 二海洋
日8时
B •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①地
C •③地日落时间晚于②地
D •③地昼长年内变化幅度大于①②两地
解析:第⑴ 题,根据等压线的数值以及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该地为西南风。
第 ⑵ 题,②地
(1)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
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 B 处风力
大于A 处。
1:10 000
风向玫瑰图
南凤
4
匕
風
凤向标
60
70°
02:
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此时海洋为低压,为冬季,②地降水少,气温低。
第(3)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读图可知③地纬度高于①②两地。
答案:(1)C (2)D (3)D
【典例二】读下图,完成第4题
图例
亠1山卜等压线
•城市
5月6日14时3月7日此时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4 •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 .首尔 D.北京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可知,5月6日14时,台北为东北风,上海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 北京为东南风;5月7日02时,台北仍为东北风,上海仍为东南风,首尔变为东南
风,北京变为东北风。
答案D
【典例三】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
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第
5题。
5.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B •偏南风C.东北风 D .西北风
解析14日6〜9时低压中心位于甲地以西,根据近地面风的
受力情况可知风向为偏南风,如下图所示:答案B
【典例四】(2016 •福建市一中月考)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
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
读图回答5〜7题。
6.与M地相比,N地()
A.气温高、气压低 B .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 .气温低、气压低
7.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贝U M N两地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
8.M 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B .两地都多晴朗天气
C. M地多有阴雨天气D . N地多有阴雨天气
解析第5题,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处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
第6题,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故水平方向的气流由N地流向M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
第7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M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上升,N 地气流下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出现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答案 6.B 7.A 8.C
【典例五】(2016 •江苏地理)2016年1月
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
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1(M)° E 120° E 4X)Q N 20" N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10.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解析第9 题,读图可知,该图中西南方有低压槽, A 错;北方大部分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以干、冷为主,B错;由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三亚风力小于昆明,C错;北京、上海的风
向都为西北风,故选D项。
第10题,1月份,我国被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为平原,其西北部无高大山脉阻挡,西北风可长趋直入,影响大;而成都西部、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影响较小,故选A项。
答案10.D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