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年代小说(1)-先锋小说

80年代小说(1)-先锋小说



第五节 先锋小说
母亲总是恶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每次她盯 着我的后脑勺,我头皮上被她盯的那块地方就发 麻,而且肿起”;“原来父亲每天夜里变成狼群 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跑,发出凄厉的嗥 叫”;“小妹的目光永远是直勾勾的,刺得我脖 子上长出红色的小疹子来”……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春之声》(王蒙) 《蝴蝶》(王蒙) 《我是谁》(宗璞) 《减去十岁》(谌容) 《他有什么病》(张洁)。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二) “新潮”小说(85年前后) 实际上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模仿 代表作家有刘索拉、徐星、莫言、残雪等人,其 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 《无主题变奏》(徐星) 《苍老的浮云》(残雪) 《黄泥街》(残雪) 《欢乐》(莫言) 《透明地红萝卜》(莫言)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三)先锋小说的主要特征 先锋小说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反叛性 反叛业已确定的理性秩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 美学精神和表现方法。 2、实验性 以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方式创造新的艺术和语 言形式为己任。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三) “后新潮”小说 “后新潮”的代表作家主要是指80年代中后期涌 现出的一批先锋作家,如马原、洪峰、格非、余 华、孙甘露、北村等人。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1、主要特征 “后新潮”的核心观念是虚无,包括自我的虚无、 世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的虚无。 后新潮小说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其创作上的主要 特点有三: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2、西方现代派文学、后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70年代末8O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借鉴、模仿、 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就其规模和影响 而言,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可以说是 一次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潮。 还延伸到美术、音乐、电影、戏剧等领域 出现了一个学习西方、模仿大师的高潮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思考: 1、回顾一下中国先锋文学的发展历程。 2、中国的先锋小说与西方现代派小说、后现代 派小说产生的背景有何差异?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二)先锋小说的含义 先锋小说是8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 义(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倾 向小说的概称,它常以“探索小说”、“实验小 说”、“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后新 潮小说”等不同的名目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王 蒙、刘索拉、徐星、莫言、残雪、马原、余华、 孙甘露等,它的出现,标志着文学观念的重大裂 变和新的审美原则的崛起,是继30年代新感觉派 小说之后现代派小说的又一次繁荣时期。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2、三种走向 (2)叙事革命:马原(叙事怪圈)——格非(叙 事迷宫)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马原是用一些并臵的故事块搭成一些近似于“八 阵图”的小说,在每一个路口他又加上一些让人 误人歧途的标志;格非则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 无序性构筑成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 缠绕,有冲撞,也有有意识地弥散与短路。如 《褐色鸟群》。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作家在小说中没有塑造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形 象,也没有刻意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而是将描 写的重点投注在带有鲜明而强烈的情绪化的各种 人物上,由此从多个侧面表现了一种群体情绪。 学生(创造、反叛)与贾教授(“贾氏规则”) 之间的冲突——选择不能选择的矛盾——生存的 悲哀。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山上的小屋”是什么? 山上的小屋若隐若现、从有到无,象征了现代人 试获得独立生存空间、重构理想秩序的虚妄。小 屋在高高的荒山顶上,预示着理想的难以企及, 表达了残雪的一贯主题:人类生存的困境以及自 我救赎的无希望。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寻 找“山上的小屋”这一举动本身显示了人类对于 生存之恶的抗争。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代表人物是以王蒙、宗璞、谌容、张洁等为代表 的中年作家,他们对现代主义的兴趣主要在技巧 方面。他们主张对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手法实行 “剥离”,以现代派的表现方法来丰富和充实自 己的文学表现力。他们剔除了西方现代派作品中 非理性、反逻辑、无意识的成分,现代主义的种 种表现手法只不过是关于他们的理性观念的寓言 式表达。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2)语言实验:莫言——孙甘露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 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他的《信使之函》、 《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 坛子》等作品,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 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但这些幻象与幻境 又都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琐屑与线索,无法构成 一个条理贯通的虚构世界。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在结构上,《山上的小屋》也有独到之处。 小说开始于对“山上的小屋”的肯定: “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 小屋。” 结尾于对“山上的小屋”的否定: “我爬上山,满眼都是白石子的火焰,没有山 葡萄,也没有小屋。”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二、先锋小说的主要类型 (一)现实主义的新变(80年代前期) 时间:出现在80年代前期 实质:吸收了现代派手法的现实主义 在主题上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相呼应, 以启蒙主义的社会责任感来反抗荒诞的现实环境。 在创作手法上,主要以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技 法为主,通过移植、模仿来开拓新的创作途径与 美学范畴。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1、“荒诞小说”——《你别无选择》 在 1985 年 的 “ 小 说 爆 炸 ” 中 , 刘 索 拉 曾 荣 获 1985一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你别 无选择》(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85年第3 期),无疑是最具爆炸力的作品之一。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一)先锋小说的出现的原因 70年代末——80年代末,出现一个先锋小 说创作潮。 1、中国改革开发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国 门,大量翻译作品的引进,使得西方现代主义思 潮以完整的方式进入到中国。
她用最简洁朴素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奇异、诡 谲、神秘、怪诞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意象,建立起 一个超验的非理性世界。 在小说主题上.残雪致力于表现人类整体的生存 困境和人性的黑暗。她笔下的世界阴郁、扭曲、 逼仄、敌对,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没有一点寻 常世界里的脉脉温情和幸福意识。 叙事方式上,作者以个人感觉为基础,通过梦魇、 呓语、幻觉和强烈刺激的意象来描写怪诞的感官 体验,混淆现实和梦幻,因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 个人风格。残雪小说在主题和叙事上的特点,明 显受到西方现代派卡夫卡等人的影响。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在文化观念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 与消解; ● 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 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 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 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 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与符号化,性格 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李鸣 小个子 马力 森森 白石 孟野 “懵懂”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2、“荒诞小说”——《山上的小屋》 残雪原名邓小华。祖籍湖南耒阳,1953年5月生 于生于长沙。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山上的小屋》,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 1985年第8期。
夸张和变形: 在作品中,北风在凶狠地拍打着杉木皮搭成的屋 顶,狼的嚎叫在山谷里回荡,许多大老鼠在风中 狂奔,山上的沙石轰隆隆地朝屋后的墙倒下来。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代表性作品: 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阿梅在一个 太阳天里的愁思》 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 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3、“文革”——现实土壤 “十年动乱”所导致的普遍精神危机,使人们 在抚摸伤痕、反思痛苦的同时,作出了“我不相 信”的结论,尤其是经历了从狂热到怀疑到觉醒、 再到思考这一漫长过程的年轻人,在思想上很容 易接受西方旨在反抗现代社会重压的现代主义思 潮。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三、先锋小说的命运和文学意义 (一)先锋小说的命运 所谓“一往无前”的先锋精神,其实只能是一种 理想,很少有作家能够一直保持探索的姿态。90 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纷纷降 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 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 志着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但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启发和影响是深远的。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残雪的小说是阴暗的,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正 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能成其黑暗;正因为有 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 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越、升华。
Company Log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