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轮臂教学设计

武术轮臂教学设计

《抡臂》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武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中必学内容,《纲要》中指出,对于武术教材的把握不唯技术而技术,而以关注发展学生相关素质为根本。

因此,本科选取武术动作中“抡臂”这一基本动作,借助小红旗这一道具,通过游戏、比赛、分组练习、集体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抡臂动作,体会这一动作在不同套路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体验集体合作表演的成就感。

课堂中坚持“健康第一”的重要理念,注重落实《纲要》中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力求呈现出效、趣、热的武术课堂。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水平二。

共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

抡臂动作是武术套路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身法动作之一,多用于竞技套路中长拳、南拳,以及器械套路中,对学生的速度、腰部力量、手脚协调配合能力的要求高,所以通过学练,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副教材的小游戏,提高学生上下肢力量等综合身体素质。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身体素质较好,协调性、模仿能力较强。

本次课学习的孩子没有武术基础,在生活中孩子们会通过电影电视对武术的有些简单的认知和了解。

教学中,教师注重鼓励与评价,引导学生大胆展示、积极参与,认真模仿、主动学习、快乐游戏,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学流程
安全防范
1.课前对教学场地、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合理控制练习场地,
避免因场地器材的不合适发生碰撞等事故。

2.课前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提醒学生摘除身上的尖锐饰品,课中
注意保持个人空间,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3.课中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关心自己和同学。

4.课后提醒器材及时回收。

学习内容
1、武术——抡臂。

2、素质小游戏。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在游戏和学练中,知道抡臂动作的动作方法,简单了解其在
武术套路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80%学生能做出直臂立圆抡臂动作,20%学生能在
提示下完成;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是的发声,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在集
体展示练习中,提高学生互相帮助的意识及体验表演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
转体、直臂
学习难点
手臂立圆与转腰的协调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