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2.繁殖能力下降或丧失: 3.夜盲症:
表现为受胎率下降、流产、怪胎、难产等。
表现为对弱光不敏感,在黄昏和夜里视物不清。
4.骨骼畸形。
(四)维生素A过多
续
干眼病
VA缺乏胎儿Biblioteka 型(五)VA的来源与供给动物产品中VA
深色植物茎叶胡萝卜素丰富
三、维生素D(Vitamin D,VD)
(一)动物体与饲料中的VD
禾谷类饲料和块根、块茎饲料,脱脂乳中缺乏VB2; 日粮营养浓度高,则核黄素需要量增加,环境温度低应供给较多的核黄素;
动物性饲料(除乳清粉和脱脂乳外)也含有较多的VB2。
动物对VB2的需要与日粮组成和环境温度有关, 种禽和妊娠动物的需要量较高。
本节
四、泛酸
又名遍多酸,鸡抗皮炎维生素,是一种二肽衍生物,
晒制的干草
动物晒太阳
舍饲动物需补
补充物:一般为D3
1IUVD=0.025μgVD3
四、维生素E(Vitamin E)
天然存在:8种
单位:P130
1 IU VE =1mgdl-α -生育酚醋酸酯
1mgd-α -生育酚醋酸酯相当于1.36IU VE
1mgd-α -生育酚相当于1.49 IU VE 1mgdl-α -生育酚相当于1.1 IU VE
表现为消瘦,羽毛蓬
羔羊缺乏硫胺素也出现类似症状(见图)。
(三)饲料中硫胺素的拮抗物
1.吡啶硫胺素、氨丙啉;
2.蕨类植物:反刍动物食后发生中毒--蕨病。
3.新鲜鱼和软体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硫胺 素酶,能破坏VB1。故不可生喂。
本节
三、核黄素(riboflavin,VB2)
(一)核黄素的主要作用:
干热及在酸、碱溶液中易被破坏。
(一)泛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辅酶A参与糖、 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泛酸在脂肪的合成 和分解中起重要作用。 与皮肤和粘膜的正常功能、毛发的色泽和 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
(二)泛酸的缺乏症:
主要导致皮肤和粘膜的病变。 表现为:表皮粗糙,毛发或羽毛脱落,胃肠 溃疡,神经受损,生殖功能发生障碍。抗病 及抗应激力下降。
章
一、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1.主要起调节和控制机体代谢的作用。
多数Vit是以辅酶的组成成分起作用
的合成,导致代谢紊乱。
,维生
素缺乏,会影响辅酶
供给高剂量的某些Vit有增进动物免疫能力, 提高抗病,抗应激能力等作用。
2.对单胃动物来说,除了个别维生素外,必须 从食物或饲料得以补充。反刍动物瘤胃微生 物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VK2。
3.各种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饲喂大量青绿饲料的 动物对维生素不会感到缺乏。高产动物的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仅靠饲料中的天然来源不能满足动物需要,须补充工业化生产的商品维生素。
二、维生素的衡量单位
大多数以毫克(mg)或微克(μg)表示。
维生素A、D、E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
(IU)衡量其活性或表示动物对其需要 量。
有利于消化。
(二)VB1缺乏症:
VB1缺乏,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动物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受阻, 肌肉无力,行走不稳等,严重者出现神经症状。
肌功能异常。
造成组织中丙酮累积,能量供给不足导致神经、心
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雏鸡多发性神经炎,
乱无光,运动困难,头震颤,严重时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观星”姿势(又称“观星症”),甚至倒地不能起来。
是许多氧化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能量和 蛋白质代谢。
(二)核黄素(VB2)的缺乏症: 机体代谢紊乱,其症状:主要是皮肤、粘膜炎症。
轻者:
食欲减退,消化机能紊乱,机体衰弱,生长受阻,生产力下降;
严重者:
皮炎,眼周围和背部脱毛,甚至皮肤溃烂,腿瘫痪。
猪严重不足:发生呕吐,下痢,皮炎; 眼结膜、角膜炎;腿弯曲强 直,步态不稳;肾脏受损。妊娠母猪早产, 胚胎死亡及胎儿畸形,初生仔猪体弱。
其典型缺乏症:
1.猪
表现为生长迟缓,皮炎,因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而引起腹泻,粪便里常带有粘液和血液,
运动障碍,后肢运动痉挛性鹅步(见图)
则表现为生长不良,
,生殖机能紊乱。
2.雏鸡
羽毛零乱,口角周围和眼炎症,眼分泌粘液增加, 喙角与趾部形成痂皮(见图) 。种蛋孵化率下降, 死胚率增加。泛酸缺乏还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2.白肌病:同时缺硒,症状加重;
3.雏鸡渗出性素质病;
4.雏鸡脑软化:
曲;
表现为共济运动失调,头向下或向后弯曲痉挛,有时向一侧扭曲,两腿呈急速地伸、
5.肝坏死:VE与硒同时缺乏,引起急性肝坏死, 只缺乏其一,为较轻的慢性病变; 6.脂肪组织软化、酸败、出现黄膘猪
(脂肪呈黄色)。
(三)
(三)VE的来源与供给
(一)维生素PP的主要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相同,烟酸在体内转化为烟酰胺。
烟酰胺是辅酶Ⅰ、辅酶Ⅱ的组成成分。辅酶 Ⅰ、辅酶Ⅱ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
递氢的作用。
在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
与糖酵解,脂肪代谢,丙酮酸代谢,高能磷 酸键的生成有密切关系。 在维持皮肤和消化器官正常机能中起着重要 作用。
(二)维生素PP的缺乏症
表现为皮肤增厚,被毛 粗糙极易脱 落 ,严 重的皮 肤溃烂形成 痂皮及 脓肿
雏禽的典型症状:俗称“卷爪麻痹症”(见图)
跟关节肿胀,趾爪向内弯曲成拳状,急性缺乏症能使腿部完全麻痹、瘫痪
足
母鸡产蛋量下降,种蛋孵化率低,死胚率增 加,雏鸡成活率低。
(三)
(三)来源与供给:
青绿饲料、酵母中含量较高, 肠道微生物能合成。
烟酰胺。研究表明,反刍动物补充烟酸还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饲料中添加烟酸可改进高产奶牛产奶量,并减 少酮病的发生。
六、维生素B6(Vitamin B6, VB6 )
VB6是吡哆醇、吡多醛、吡哆胺的总称。
动物体内有相同的生物学作用。 三种物质在
(一)VB6的主要生理功能
参与氨基酸、蛋白质代谢: VB6 是多种氨基 酸脱羧酶、转氨酶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含有VB6 的酶参 与几乎所有氨基酸的代谢;
对脂肪、糖、无机盐的代谢也很重要。 较高剂量可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二)VB6的缺乏症:
VB6 缺乏,体内蛋白质沉积率降低,动物生长缓慢 或停止。 其特征性缺乏症为皮炎,红细胞生成障碍(贫血), 神经过度兴奋或惊厥。类似人癫痫的阵发性抽搐或痉挛。鸡出现兴奋性增强,有神经症
节 章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二、维生素A(Vitamin A) 三、维生素D(Vitamin D) 四、维生素E(Vitamin E)
五、维生素K(Vitamin K)
三节
一、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这类大部分能在体内贮积,短时期供给不足 不会对畜禽生产力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 长时期超量却会产生有害作用。
VD3的毒性比VD2强。
(二)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是调节钙、磷代谢: 即,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调节肾脏对钙、磷的排泄; 控制骨骼中钙与磷的贮存和血液中钙、磷的 浓度等。
(三)维生素D的主要缺乏症
VD不足→钙、磷代谢障碍。其典型缺乏症与 钙、磷营养不良基本相似, 主要有: 1.幼龄动物佝偻病、软骨症;
狗黑舌病,鱼死亡率增高,鱼肉强直。
(三)来源与供给:
干酵母、麸皮、青绿饲料、动物蛋白饲料中 含有较丰富的烟酸或烟酰胺。 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中的烟酸大多呈结 合状态,单胃动物利用很少。 色氨酸可在动物体内转为烟酰胺,但一般饲 料中色氨酸含量不高,转化率低。
本节
约50-60mg色氨酸可合成1mg
已证明:VA、VD和VK3 过多对动物有毒性 作用。
二、维生素A(Vitamin A,VA)
(一)VA的天然存在形式
VA仅存在于动物体内。
植物中只有VA原--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 主要是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原在动物体内经胡萝卜素酶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A,但一般吸收转 化率很低。
(二)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
2.成年动物骨质疏松症;
3.鸡产的蛋蛋壳变薄、变脆,易破等。
(四)VD过多
血钙↑,过高,软组织、关节、软骨等钙沉 积。 最大耐受量:多数动物
导致心力衰竭,关节强直或肠道疾患,甚至死亡。
长期(>60d)连续喂:需要量的4-10倍;
短期喂:需要量的100倍。D3的毒性比D2强。
(五)VD的来源与供给
(三)泛酸来源与供给:
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饲料中。
麸皮、米糠、苜蓿、油饼类饲料中含量尤为丰富;
本节
块根、块茎中含量较少。
消化道微生物能合成部分泛酸。
一般猪、鸡日粮中都添加泛酸。
五、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VPP)
烟酸和烟酰胺总称为维生素PP或抗癞(糙)皮
病维生素。
不易被热、氧、光、碱、酸破坏。
(三)维生素K的典型缺乏症
易出血,凝血时间延长或流血不止。 雏鸡易发生VK缺乏症 (见图)表现为胸部、腿部、翅下
皮下甚至腹腔易出血,胃肠道也易出血。
(四)
(四)VK的来源与供给
来源与供给: 饲料中VK的拮抗物:
◇草木樨及某些杂草中的双香豆素
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动 物水溶 性维 生素的营养特点 二、维生素B1 三、维生素B2 四、泛酸 五、烟酸和烟酰胺 六、维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