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A.i
B. i
C.1 i
3. 1
6
2x 展开式中含
x2 项的系数为( ▲)
D. 1 i
A . 15 B . 30 C. 60 D. 120
1 4.随机变量 X 的取值为 0,1,2 ,若 P( X 0) , E ( X ) 1 ,则 D ( X ) ( ▲ )
5
12
A. B.
55
5
10
C. D .
5
(Ⅰ)求 sin A 的值;
(Ⅱ)若 B
, ABC 的面积为 9,求 a 的值.
4
19.(本小题满分 15 分)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 PAD 为正三角形,四边形 梯形, CD / / AB , BC AB ,平面 PAD 平面 ABCD ,点 AD , CP 的中点, AD AB 2CD 2 . (Ⅰ)证明:直线 EF / / 平面 PAB ;
15.已知 A(1, 2), B( 2,1) , O 为坐标原点.若直线 l : ax by 2 与 ABO 所围成
区域(包含边界)没有..公共点,则 a b 的取值范围为
16.已知向量 a , b 满足 | b | 3 , | a | 2 |b a |,若 | a
▲ .
b | 3 恒成立,则实数
B.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
2
C.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D.图象关于点 3 ,0 中心对称 4
10.如图, 在直二面角 A BD C 中, ABD , CBD 均是以 BD 为 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取 AD 中点 E ,将 ABE 沿 BE 翻折到 A1BE ,在 ABE 的翻折过程中,下列不可.能..成立的是( ▲ )
球的表面积公式 S = 4 πR2
1 V 3 (S1
S1 S2 S2 )h
其中 S1, S2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
h 表示台体的高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V= 4 πR3 3
选择题部分(共 40 分)
120 分钟。请考生按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的取值范围为
17.若 6 x2 4 y2 6 xy 1 , x, y R ,则 x2 y2 的最大值为 ▲ .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 14 分)
在 ABC 中,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 b , c,已知 3a sin C c cos A .
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 U A B { x Z | 0 x 6} , A (CU B ) {1,3,5} ,则 B ( ▲ )
A . {2, 4,6}
B. { 1,3,5}
C. {0, 2, 4,6} D . { x Z | 0 x 6}
2.把复数 z 的共轭复数记作 z ,若 (1+i) z 1 i , i 为虚数单位,则 z ( ▲)
log 2 x, x 0.
A .0
B.1
C.2
D.4
7.从 1,2,3,4,5 这五个数字中选出三个不相同数组成一个三位数,则奇数位上必须
是奇数的三位数个数为(▲)
A .12
B . 18
C. 24
D. 30
y A
F1
O
F2 x
B
8.如图, F1 , F 2 是椭圆 C1 与双曲线 C2 的公共焦点, A, B 分别是 C1 , C2
柱体的体积公式 V=Sh 其中 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 h 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A 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Pn(k)=
k
Cn
pk
(1-
p)n-k (k
=
0,1,2,
…n),
台体的体积公式
1 V= Sh
3 其中 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 , h 表示锥体的高
宁波市 2017 年高考模拟考试高三数学试卷
说明: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4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 B 互斥 , 那么 P(A+B)=P (A )+P(B) 如果事件 A, B 相互独立 , 那么 P(A·B)=P (A) ·P (B )
▲ ;若 { Bn} 为等差数列,则 d1 A2
3 ,则 An
14.定义 max{ a,b}
a, a b, 已知函数 f ( x) max{ 2x 1 , ax2 b} ,其中 b,a b.
a 0, b R .若 f (0) b ,则实数 b 的范围为 ▲ ;若 f ( x) 的最小值为 1 ,则 a b ▲ .
f (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振幅的最小值为 ▲ .
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 cm),则该几 何体的表面积是 ▲ cm 2;体积是 ▲ cm3.
4 正视图
1 1
侧视图
1 1
俯视图
(第 12 题图 )
13.已知 { an} ,{ bn} 是公差分别为 d1, d2 的等差数列, 且 An an bn ,Bn
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 C2 的离心率之和为( ▲ )
AF1 BF1 ,且 AF1O
,则 C1 与
3
(第 8 题图 )
A.2 3
B. 4
C. 2 5
D. 2 6
9.已知函数 f ( x )= sin x cos 2 x ,则下列关于函数 f (x) 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最大值为 1
5
5.已知平面 , 和直线 l1, l 2 ,且
l2 ,则“ l1 / / l2 ”是“ l1 / / , 且 l1 / / ”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设 f ( x)
x, x 0, 则函数 y f ( f ( x)) 的零点之和为(▲)
A1 A
E D
A . BC 与平面 A1BE 内某直线平行
B. CD / / 平面 A1BE
B (第 10 题C 图 )
C. BC 与平面 A1 BE 内某直线垂直
D. BC A1B
非选择题部分(共 11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多空题每小题 6 分,单空题每
小题 4 分,共 36
分。 11.已知函数 f ( x )= a sin 2 x ( a 1) cos 2 x , a R , 则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