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盾构到达接收方案

盾构到达接收方案

盾构到达接收方案
1 盾构到达接收
根据区间隧道施工总体安排,盾构机首先从文化宫站西端始发井组装、始发,向西施工,至省博物馆站东端解体、调头。

中间穿过联络通道,联络通道在盾构区间完成后采用矿山法施工。

盾构到达段掘进参数见下表。

盾构到达段施工技术参数表1-1
1.1 盾构到达接收流程
盾构到达施工流程见下图。

1.2 洞门破除
由于隧道洞门为地下连续墙,盾构到达前要将盾构通过范围内的钢筋全部取出。

凿除洞门采用人工手持风镐的方法。

为了保护盾构刀盘初装刀具、保证洞门土体的稳定,采取以下措施:
(1)洞门一次凿除到位。

在到达井土体加固检验合格、盾构刀盘贴上连续墙迎土面、帘布橡胶安装完毕并且在地下水位降到底板以下1m 的前提下,组织人员进场开始破除施工,使用风镐进行破除。

破除洞门范围内所有的连续墙;洞门范围内的钢筋必须清楚干净保证预留洞门的直径。

破除完毕后,盾构机立即前推进洞。

(2)开凿前,搭设双排脚手架,由上往下分层凿除,洞门凿除的顺序见下图。

首先将连续墙背土面钢筋凿出裸露并用氧焊切割掉,然后继续凿至迎土面钢筋外露为止。

当盾构刀盘抵达连续墙迎土面停止前推,然后再将余下的钢筋割掉。

6620说明: 洞门凿除顺序严格按照图
示分块进行。

875496213
图1.2-1 洞门凿除顺序图
洞门的内径为6.80米,凿除洞门上部时须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需遵循以下几点:
(1)搭设脚手架的钢管需要经过挑选,弯曲或破损严重不可使用;
(2)搭设脚手架的架子工须持证上岗;
(3)脚手架采用Φ48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00KN/㎡,脚手架的步距为180cm,排距为150cm,行距为150cm;
(4)脚手架上搭设平台,按照40cm间距布设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并用铁丝固定。

洞门凿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由于洞门直径过大,因此在洞门凿除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2)如果在洞门破除的过程中出现砂石塌落的现象应及时远离洞门并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喷射对土体进行加固;
(3)洞门凿除后要对洞门的净空进行测量保证盾构机能够顺利通行;
(4)洞门凿除要将连续墙的钢筋清理干净以免对盾构机的运行产生影响。

1.3 接收托架的安装与固定
在盾构到达前,先在省博物馆站盾构井浇筑混凝土垫层,沿隧道线路中线安放并焊接固定托架(固定与预埋钢板上)。

接收托架的构
造同始发托架,接收托架在准确测量定位后安装。

其中心轴线应与盾构机进接收井的轴线一致。

接收托架的轨面标高应适应盾构姿态,为保证盾构刀盘贯通后拼装管片有足够的反力,可考虑将接收托架的轨面坡度适当加大。

接收托架定位放置后,采用Ⅰ25的工字钢对接收托架前方和两侧进行加固,防止盾构机推上接收托架的过程中,接收托架移位造成盾构接收失败。

1.4 洞门密封的安装
在盾构掘进贯通后,及时人工使用小型机具清理贯通时产生的泥碴,然后可进行安装洞门临时密封装置。

到达端洞门临时密封装置与始发时类似,需在翻板外焊接固定螺栓圆孔,通过拉紧穿在螺栓孔内的钢丝绳将洞门临时密封装置与管片外弧面密贴。

1.5 盾构机步上接收托架
在接收托架安装固定后,盾构机慢速爬上接收托架。

在推进通过洞门临时密封装置时,为防止盾构刀盘和刀具损坏帘布橡胶板,在刀盘外圈和刀具上涂抹黄油。

此过程还要拼装管片。

拼装管片时,需在刀盘前部安装挡板,为刀盘提供反力,并确保刀盘不发生转动。

根据设计情况,预计安装完最后一环管片后,且将推力油缸伸到最长时,盾尾仍有可能在隧道内。

此时用200mm×200mmH型钢加工两个支墩顶在油缸和管片之间,提供支撑力,此时再向前推进,使盾体移动到位(刀盘悬出托架)。

此时拆除刀盘前的挡板,继续使用盾构机的推力千斤顶向前推进,直至盾体离开最后一环管片0.5m以上,人可以进入隧道为止、停机。

盾构机在接收托架上推进时,每向前推进2环拉紧一次洞门临时密封装置,通过同步注浆系统注入速凝浆液填充管片外环形间隙,保证管片姿态正确。

1.6 洞门圈封堵
在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后,拉紧洞门临时密封装置,使帘布橡胶板与管片外弧面密贴,通过管片注浆孔对洞门圈进行注浆填充。

注浆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洞门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漏浆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并进行封堵处理。

确保洞口注浆密实,洞门圈封堵严密。

1.7 盾构到达施工注意事项
⑴盾构进入到达段施工时,工作人员应明确盾构实时里程及刀盘距洞门掌子面的距离,并按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⑵盾构到达前应检查确认端头地层情况是否达到加固要求。

⑶增加地表沉降监测的频次,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指导施工。

⑷为防止因刀盘反力不足引起管片环缝接触松弛、张开并造成漏水,盾构到达段最后10环管片用[14b槽钢将管片沿隧道纵向拉紧。

⑸在盾构贯通后安装的几环管片,一定要保证注浆饱满密实,防止引起管片下沉与错台。

⑹在盾构到达段施工时,要保证泥水系统正常运行和切削干砂量、土砂量数据的正常,土压力降为最低限度。

⑺密切观察洞门变形和刀盘力矩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进,采取相应对策。

⑻盾构刀盘抵达车站的围护结构或堵头墙时,再开始车站围护结
构或堵头墙的凿除工作,以防止地层的坍塌。

⑼当盾构破除洞门后,拼装最后几环管片时,需根据拼装管片行程需要在盾构刀盘前方焊接工字钢顶住刀盘,为千斤顶压紧管片提供反力。

2 盾构的拆解及吊出
本标段盾构工程由2台盾构机完成。

盾体在完成文化宫站~省博物馆站区间左右线在省博物馆站盾构井拆解、吊出。

2.1 盾构解体方案
隧道贯通后,即可进行拆卸工作。

(1)盾构机拆卸顺序与组装顺序一般相反,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
(2)先拆下的电缆、油管、风管、水管、气管以及电气组件、液压组件等小型机具在省博物馆站盾构接收井内,吊出井口、清洗、检查并包装入库;
(3)根据接收井井外场地布置与设备配置情况,考虑安全、经济、高效的原则,主机吊出拆卸井临时租用400t和50t汽车吊;
(4)后配套各台车分节吊出盾构井,在省博物馆站盾构盾构井场地拆解;
(5)拆卸之前对整机各部、各系统包括机、电、液、风、水、气等管路、电路与组件要进行详细的标识。

2.2 拆卸原则
(1)所有拆卸方案的制定均以厂商原始技术资料为依据;
(2)在不影响起吊、包装运输和保证部件设备不致损坏变形的前提下,尽可能不要拆得太零散;
(3)拆卸方案与拆卸记录资料均需要妥善保存,并作为二次组装的依据。

2.3 拆卸顺序
⑴隧道贯通后,清除刀盘前面泥浆与石碴,盾构机移位到达相应位置;
⑵断开盾构机风、水、电供应系统;
⑶管线与小型组件拆除;
⑷盾构主机吊出盾构井,在省博物馆站场地清洗、检修;
⑸后配套各台车分节吊出盾构井,盾构盾构井场地拆解;
⑹零部件清理、喷漆、包装、储存。

2.4 盾构机拆卸特别注意事项
⑴盾构贯通前需全面仔细复查、补全机、电、液各零件的标识;
⑵除组装所用设备、机具以外,盾构机拆卸专用的拖车牵引连接装置准备完好;
⑶检查各种管接头、堵头短缺数量、规格并补充加工;
⑷盾构贯通前应进行主机、后配套及其辅助设备的带负荷性能测试,以全面鉴定各机构、设备的性能状态,为拆卸后及时维护、修理和制定配件计划提供依据;
2.5盾构机零部件的包装储存
(1)机械零件、构件
清理结合面、配合副的污物、锈斑,涂上防锈油或油脂,重要件还要进行防尘处理,然后木板防护包装;
清洁零件表面,并喷漆,用塑料布包扎。

卸下的螺栓、螺母和垫圈须清理干净浸油后保存;
单独设备的螺栓、螺母和垫圈等连接件应分开包装并做标志。

(2)电气元部件
元部件表面及内部除尘、去污、防潮、防尘;
电缆表面要清理干净,用塑料布包扎端头,并用胶带封口;
配电柜、配电箱等重要电气控制设施要严格做好防水、防潮、防尘处理,使用全封闭塑料袋并放置防潮剂(袋装)。

(3)液压元部件
表面除尘、去污;
油泵、油马达内部灌满不少于3/4原牌号的矿物油,若储存期超过9个月须灌注专用的储存油,油口使用钢制堵头(接头)堵上;
液压钢管须液压油加满并用接头封堵;
液压胶管须用接头封堵,卷起来储存;
液压阀内部灌油并用接头封堵各油口;
液压油箱要保证内表面被油膜覆盖,封堵各油口。

(4)注意
①无论何种零部件储存前均需检查标识;
②件存放前需检查零件性能状态并对短缺、损坏的零件列出配件清单;
③盾构机拆卸前将编制详细的拆卸作业指导书,拆卸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指导书有序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