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身边熟悉的行业进入壁垒
-----乳制品行业进入壁垒情况分析众所周知,乳制品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营养品,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利益也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
对于希望进入乳制品行业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足够的实力。
毕竟,在这个领域蒙牛、伊利等企业在多年的奋斗后成为了行业巨头,市场占据的份额很大。
但就目前看来,从乳制品企业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优势和资金需求等角度来看,中国乳制品市场的进入壁垒很高。
(一)乳制品市场进入壁垒因素:规模经济
新企业在某一产业未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前, 由于不能充分
享受规模的经济性, 相对于产业内已有的企业, 其生产成本必然较高, 这就构成了市场进入的规模经济壁垒。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像蒙牛伊利这样的乳制品行业巨头已经具备了规模经济。
他们起初都是靠牛奶这一单一产品起家,但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发展成了有完整产业链的大企业,并且有较大的规模经济。
据调查蒙牛2011年销售收入373.878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的销售收入302.654亿元增长23.5%。
伊利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稳步中上升。
,在市场份额上也占据很大一块。
这样的情况对于想要进入乳制品行业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障碍。
新的企业想加入,若以较大的生产规模进入,会承担现有公司的强烈反击的风险;若以较小规模进入,则要长期承担高成本劣势。
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计入的难度。
(二)乳制品市场进入壁垒因素:产品差异化
消费者对市场中原有品牌的认同会迫使新进入者不得不花费
巨资来克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然而,对于乳制品而言,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大多是蒙牛或者伊利等大品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过去做的广告,产品差异等因素。
新加入者若想打开市场,必定要花很大的代价树立自己的形象,并让原有的对其他品牌忠诚的消费者转变态度,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目的。
而其中的风险更是会让新企业不得不仔细考虑。
(三)乳制品市场进入壁垒因素:资本需求
当进入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时,会对新进入者构成相当的障碍。
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所必须投入的资本量越大, 筹资越不容易, 则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越大, 这就是必要的资本量壁垒。
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要想进入乳制品行业并打出自己的品牌,所需要的资金必定是大量的,且极具风险性。
尤其在广告和盐分等方面有去无回的投资,构成了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巨大障碍。
(四)乳制品市场进入壁垒因素:分销渠道
新进入者除了需要将产品生产出来以外还必须构建通往消费者的渠道。
在这方面新进入者往往存在一定劣势,比方说他们往往很难获得经销商的信任,而必须支付更昂贵的代价;进入超级市场的货架必须以打折、促销等方式才可能获得允许等情况。
这种方式也在无形中增加着成本投资。
(五)乳制品市场进入壁垒因素: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原有企业通过经验的积累,劳动力学习曲线等方式所形成的
新进入者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
同时构成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的因素还包括专利权、政府补贴以及由于通货膨胀或汇率变化所形成的设备初置价格上涨等情况。
这些优势是新加入者无论去的什么样的规模经济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加入者的成功几率又降低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