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土豆高产种植技术

大棚土豆高产种植技术

大棚土豆高产种植技术
1.留种选种与地块选择
凡留种的马铃薯庆在植株刚开花时采收(4月下旬),采收后选阴凉、通风、有阁楼处平铺,严防雪子落在上和鼠害。

一般的选种标
准是:早熟,中等大,每1kg有32~34个,表皮光滑嫩白,芽眼明显,无病虫害。

一般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
通透性好的砂质土壤种植,以前茬未种过茄科类作物或水稻的田(地)块最佳。

2.整地施基肥与搭棚作畦
晚稻收割后,将选好的地块深翻一次,待播种前结合施基肥再细
碎翻耙一次,每1hm2施腐熟的猪牛栏粪37.5t,复合肥300~450kg 作基肥。

大田经多次深耕整细后,开好围沟、腰沟和棚间沟,以便
操作和排灌。

若利用原棚种植的地块,每1hm2要生石灰1500kg,
闷棚杀菌消毒后再播种。

搭棚作畦的棚回材料以小山竹为主,棚底
宽4.3~4.5m,棚弧6.3m,棚高1.7~1.8m。

棚内作两畦,每畦宽2m,棚内中沟35cm,棚与棚之间操作沟70cm,棚长依田块大小而定,一
般每1hm2可搭大棚30~45个。

3.适时播种
播种期为1月24~28日,播种量每1hm2为1800~2250kg。

如在
旱地作播种,应在苗床上每1hm2施呋喃丹22.5~30.0kg或油菜枯饼225kg,可防止蚯蚓和蝼蛄等地下害虫。

用水稻田种植的可不用防虫
药。

按1hm2植75000株左右标准挖穴直播,一般株距20~24cm,行距约60cm,挖斜穴。

播种时将已发芽7cm左右的薯种,分个斜放于
穴中央,深度视种薯芽长短而定。

苗种播入穴内后用营养土覆盖,
盖土厚度以不见芽苗为宜,营养土配方为:钙镁磷肥525~675kg,
加堆沤腐熟的鸡粪约5t,加草木灰 1.5t,加70%的大田细土,充分
拌匀后逐穴点盖即可。

4.肥水管理
大棚马铃薯温度管理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早晚注意揭膜稍加
调控即可满足生长需要,但是肥水管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呈上
市期。

因此,前期播种至出苗前要闷棚10d左右,保持棚内土壤温、湿度,促苗早出。

待出苗70%以上时开始放风降温,一般播种后
10~15d可出齐苗,出苗后,选晴天浅松土除草,一次施肥即壮苗肥,
也属丰产搭架肥,每1hm2施尿素加硫酸钾105~120kg对水7.5t。

施肥后及时在畦行间盖猪牛栏粪约25t,以便保湿和疏松土壤。


苗长出大叶(15~20cm)或出苗后20d左右时,再施硫酸钾150kg,尿
素105~120kg,对水7.5t即可,后期根据植株叶色确定是否缺肥。

据实践,地上部分植株叶色深绿时,可每1hm2增施一次钾肥225kg;若地上部分植株枝条金黄色、粗壮时,可不增施肥料。

块茎形态
草本。

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厘米,球形,无毛或被
疏柔毛。

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

长圆形,直径约3-10厘米,
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

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
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植株形态
须根系。

地上茎呈菱形,有毛。

初生叶为单叶,全缘。

随植株的
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

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
20厘米;叶柄长约 2.5-5厘米;小叶,6-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
者长可达6厘米,宽达 3.2厘米,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厘米,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8,毫米。

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厘米,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
径约2.5-3厘米,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毫米,冠檐长约 1.5厘米,裂片5,三角形,长约5毫米;雄蕊长约6毫米,花药长为花丝
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毫米,柱头头状。

果实形态
马铃薯圆球状,光滑,棕色或紫褐色,直径约 1.5厘米。

种子肾形,黄色。

花期夏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