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含解析与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含解析与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范围:1-7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A.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如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A. 虎门销烟期间B. 鸦片战争期间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4.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这里的“文明人”是指()A. 英美联军B. 八国联军C. 英法联军D. 日俄联军5.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6.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俄《瑷珲条约》C. 中俄《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是()A. 定都天京B. 金田起义C. 北伐和西征D. 青浦大战8.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

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 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 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 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 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9.如图是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部文献,这两部文献都()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10.如图人物率领致远舰英勇杀敌,壮烈殉国是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 十八世纪初B. 十九世纪末C. 十九世纪初D. 二十世纪初11.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A.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B. 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C. 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12.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记载:“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

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材料涉及的史实有()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马关条约》签订③列强瓜分中国④公车上书⑤维新变法运动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1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

这一事件是()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D. 日本割占台湾1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6.对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17.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 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D. 学习西方的思想18.史学家陈旭麓曾这样评价:“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如果从洋务运动创办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应不包括()A. 初步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B. 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19.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A. 洋务企业的产生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放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二、列举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21.I.请按要求写出相对应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一次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_________________。

III.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总会留下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人物(1)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寸土不可让人”:_________________。

(2)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他提出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_________________。

四、读图说史题(10分)22.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1)请任选一位,就他们的英雄业绩拟写一个解说词。

(3分)(2)对比他们生活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分)(3)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五、材料解析题(15分)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

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条约规定: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划“”处应该填什么?“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2分)(2)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3分)(3)材料二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划“”处应该填什么?(3分)(4)材料三是清政府派代表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3分)(5)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4分)五、综合探究题(15分)“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

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除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外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3分)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分)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3分)(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3分)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A3. B4. C5. C6. B7. B8. D 9. B 10. B 11. D 12. B 13. D 14. B15. B 16. B 17. A 18. A 19. B 20. B 21. B22. I.(1)《南京条约》;(2)《天津条约》;(3)《辛丑条约》;(4)《瑷珲条约》II.(1)中日甲午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3)义和团运动III.(1)左宗棠;(2)邓世昌;(3)严复23. (1)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或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