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

2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B、李四 ﻩﻩﻩC、王五 ﻩD、赵六
二、看图学史(22分)
26、识右图,回答问题(8分)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9、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是
A、强学会成立 ﻩﻩB、 “公车上书”
C、创办《中外纪闻》ﻩﻩﻩD、创办万木草堂
2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21、光绪帝在变法诏书中曾颁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中“民”是指
16、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A、曾国藩ﻩB、李鸿章C、左宗棠D、奕訢
17、下列企业是由李鸿章创办的有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②③ﻩﻩB、②③④ ﻩC、①② ﻩﻩD、③④
1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14、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ﻩB、攻占天津,进攻北京
C、与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 ﻩD、攻占圆明园,掠夺金银珠宝
15、下列选项中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经商B、1891年,日本占领台湾
C、1902年,英国派兵驻扎山海关D、1903年,中国人不能居住在东交民巷
(1)右图是___________浮雕(局部)(1分),
反映的历史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______年______
月(2分),领导这一爱国斗争的是___________。(1分)
(3)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2分)
27、识右图,回答问题(共8分)
代表人物,他们领导了_________(1分)
运动,是(1分)阶级的代表。
(3)他们共同创办的杂志是《________________》(1分)。
三、探究与运用(28分)
29、“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A、李鸿章B、岳飞 ﻩC、阿古柏 ﻩD、左宗棠
9、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ﻩﻩﻩB、左宝贵C、丁汝昌D、聂士成
10、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选择的正确答案应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 ﻩD、《北京条约》
1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ﻩB、《北京条约》 ﻩ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的著名诗篇,其中的“Macau”是指
A、香港ﻩB、澳门C、台湾D、大连
13、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中没有
A、英国ﻩﻩB、葡萄牙C、法国ﻩD、意大利
C、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 ﻩD、清朝闭关锁国
3、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 ﻩB、俄美联军C、八国联军ﻩD、英美联军
4、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
A、英国B、法国 ﻩﻩ C、美国 ﻩ ﻩD、俄国
A、广大人民群众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知识分子
22、出卖维新派的封建官僚是
A、慈禧太后ﻩB、袁世凯 ﻩﻩC、李鸿章 ﻩD、荣禄
23、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A、1871年B、187C、1884年D、1876年
24、1856年的中国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ﻩB、半封建半殖民地ﻩﻩC、殖民地ﻩﻩD、社会主义
题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答案
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魏源 ﻩﻩﻩB、林则徐 ﻩﻩC、道光帝 ﻩD、关天培
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A、清王朝政治腐败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6、洋枪队头目华尔和戈登的国籍分别是
A、法国和英国 B、美国和英国 C、德国和英国 D、英国和德国
7、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
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ﻩﻩ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
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中“大将”指
(1)这是___________遗址图(1分),是什么
原因使它变成今天的模样?(2分)
(2) 发生在何时?是谁所为(2分)
(3)由它你想到了什么?(2分)
28、识右图,回答问题(6分)
(1)右图中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2)他们都是_______(1分)派别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作者:
———————————————————————————————— 日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学号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写在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