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
摘要:现代工业建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树立工业建筑设计的新观念,工厂设计要顺应时代,研究创新新时代工业建筑的新特点、新模式。

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方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一、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概述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主要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

是关着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政策和法令的基础文件,是建筑工程投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的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建设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同时还能够对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起到简介的促进作用。

因此,加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对提高投资使用率、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与建设的首要工作。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在建筑设计招标工作结束后,建设单位与中标设计单位需要立刻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必要性在于:
1、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中标方案仅为一家单位的设计成果,其设计思路的局限性在所难免。

而设计招标过程中,少则三家,多则十几家单位参与设计,各投标方案的设计手法、设计亮点对开拓建设单位和中标设计单位的思路是有价值的,可以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其他投标方案的优点,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鉴于这些情况,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和环节。

建设单位要摒弃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可有可无的思想误区,在设计招标结束后不要急于展开后续设计,而要发挥各方优势,对中标方案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深化,使各项功能指标及技术措施更为合理,建筑风格定位更为准确,造价与运营成本更为经济,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依据。

2、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明确与落实
目前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面临功能、交通、环保、景观、法规等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设计约束,在缺乏建筑设计方案雏形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很难提出明确详细的设计要求,其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的描述往往是模糊的或是框架的。

因此,在明确中标方案后,应该基于中标方案的建筑布局,对各项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设计约束进行逐一细
化、优化和协调,并最终落实和确认。

3、中标设计方案有待成熟与完善
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的完善。

通常情况下,自招标文件公布至提交方案,留给设计单位的有效设计周期不会超过40天。

同时,依据招投标法规,招标期间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除“答疑”之外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交流的前提下,要求设计单位拿出能够充分领悟建设单位意图、完全满足建设需求的方案是不现实的。

此外为了加快进度,
目前建设单位一般都采用“概念设计方案”招标。

在功能布局及技术标准等方面,中标设计方案的深度难以直接衔接后续的相关设计活动,需要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加以深化与细化。

三、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途径
1、通过设计招投标和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通过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公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然后组织评标专家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筑节能及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各设计方案优劣,从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或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提出最佳方案。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

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

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
发生。

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

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

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

总之,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充分考虑,建立现代化、精细化施工管理,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

3、实施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

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而得到的,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管理,能克服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对工程造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应重点关注的要素
1、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

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

2、功能要素
在招投标之前,由于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

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

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3、文化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

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

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五、结语
建筑工程设计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设计工作的优劣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好坏。

优质的工程项目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需要通过设计才能出来的。

建设工程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而工程设计又是工程建设中的先锋,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就会直接关乎到工程质量的方方面面。

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选择最优方案,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雷杰.何勇.《浅淡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途径》.《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第07期;
[2] 严莉,《论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建设科技》2011年第15期;
[3] 倪步宽.岑超.《浅析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今日科苑》. 2010年第08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