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师专升本学前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书籍

沈师专升本学前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书籍

1 0-3岁称为婴儿期,2名婴幼儿心理学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3捷克的夸美纽斯编写了第一本以儿童年龄特征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解4英约翰洛克白板说5法卢梭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7德国普莱尔的儿童的心里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里学成为独立学科,普来尔被誉为儿童心里学的奠基人。

8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反应在本我,自我,超我。

9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影响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2自然经验,主要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到的知识,一类是物理经验,大小,轻重,软硬颜色,另是数理逻辑经验,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关系3社会经验指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语言,教育社会4平衡话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10 简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的三个基本观点1文化的重要性,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有些重要的影响2语言的角色语言不仅是人类文化的基础,而且也是“”意识”的根本要素3最近发展区指一种介于儿童看的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11 美国心里学家布鲁姆智力的发展曲线,%50是在4岁前完成%30是在4-8岁完成,另外%20在8-17岁完成,儿童在出生的最初4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2简论婴幼儿发展的基本特征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平稳,细微的变化属于量的积累,体现发展的连续性,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既发生质的飞跃,表现为发展中的跳跃现象,既阶段性。

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婴幼儿身心的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的。

3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这也是婴幼儿阶段心里发展的规律。

4发展的差异性发展速度,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及时间的早晚却存在千差万别。

13婴幼儿发展的表现1心里活动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概括方向发展2心里活动从无意向有意方向发展3心里活动从笼统向分化方向发展4心里活动从零乱向形成体系方向发展14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给下代的现象。

15了解环境和教育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婴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16论对婴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作用表现在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里发展的可能性变为事实,具备正常遗传因素的儿童,其心理发展环境的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第二章1选胚胎发育的三个阶段1胚卵期2胚胎期3胎儿期2选胎儿的感觉能力1视觉2听觉3味嗅触觉4-5个月胎儿有触觉反应3 DHA炭六稀酸能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膜磷脂构成成分。

4分娩分为宫缩娩出胞衣5儿童身体的特点头发身长四肢短6神经系统的发育1先天反射能力2生理功能调节功能3对循环刺激的协调能力4 使用感情信号进行监控的能力7名条件反射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是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实现的8新生儿的条件反射具有如下特点1形成速度慢,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结合的次数要多些,甚至多达几十次,上百次2形成之后不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则易消退3不易分化,对相似刺激作同样反应第三章1婴儿身高估算1岁达出生时的1.5倍,2岁时达1.75倍,是一般成人高度的一半3岁时可达93厘米2-7岁身高=年龄×5+75厘米2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约为350-400克左右6-7岁幼儿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达128克是成人脑重的%60名3 髓鞘化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迅速被一层蜡质的磷脂所覆盖叫髓鞘化4选皮质抑制机能分为两大类无条件抑制和有条件抑制5超限抑制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6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受非条件刺激物的强化,其信号作用就逐渐丧失,而不再引起反射行为7延缓抑制,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稍稍停一会再用非条件刺激物进行强化,这样反应出现的时间便延缓了。

8大脑有俩个半球左半球右半球简论9爬行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1动作对大脑的发育具有反向促进作用2动作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觉精确化3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影响。

简10格赛尔婴儿行为发展的基本原则1发展方向性原则2成熟原则3相互交织原则4机能不对称原则11简动作发展中的个别差异1遗传和经验2性别差异3文化和种族差异12半岁以后,手的动作的发展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双手配合2摆弄物体3重复连锁动作13婴幼儿动作训练动作训练原则1循序性,量力原则2经常性,反复性原则3及时强化和及时反馈原则4积极性原则第四章1名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指向性指人们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3集中性不仅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强,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简4休息对婴幼儿其它心里过程的影1注意与婴幼儿知觉的发展2注意婴幼儿记忆的发展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3注意与婴幼儿坚持性的发展4注意与婴幼儿的学习选5注意依靠其选择功能,维持功能,监督与调节功能发挥其重要作用6名选择功能婴幼儿接触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溪流,不断作用于婴幼儿,呈现在他们的眼前7选一般认为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1觉醒状态2习惯化3心率变化4瞳孔扩大变5吸吮抑制8婴儿的注意的外在行为1捕捉行为2搜寻行为3驻守或警觉行为简论分9幼儿注意的发展中心内容1无意注意占优势原因第一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第二个体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当时的情绪以及身体和精神状态等也都是引起和影响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2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第一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第二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第三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完成的。

10名,注意的稳定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11选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能够集中10分钟左右,5-6岁幼儿能集中15分钟左右。

12名注意范围也叫注意广度,是指外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范围小,随年龄的增长,注意范围逐渐扩大。

13名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同时进行的俩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非常的熟练14名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的主动,及时的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

15论注意与婴儿的活动1充分利用幼儿注意的选择性2充分利用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1)教室的环境创设应活而不乱,动而不燥,丰富而不烦杂,教室设计要重点突出,刺激适当,井然有序,不断变换,2 )教师本人的服饰不要过于花哨,避免成为婴幼儿注意的无关刺激物。

3教具的设计和使用要恰到好处,一切鲜明,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新异变化的刺激物,都能引起婴幼儿的注意。

4教育,教学 1 光线照明不足,2幼儿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适宜,读写姿势及习惯不好,眼睛和书,纸的距离过近,3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不注意及时休息,4名颜色视觉是用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叫分辨颜色的能力。

选5色盲人体可分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4种6幼儿的形状知觉3岁幼儿以能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4岁幼儿能进一步认识长方形,菱形,和椭圆形5-6随幼儿能认识圆柱体立方体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名7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以自身为中心的。

名8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他是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简9 学前儿童时间知觉有如下特点1学前儿童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期长短的影响2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的延伸与当日时序的认知3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4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5幼儿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6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10简论幼儿观察发展1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向有意性发展2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3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向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4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11分论婴幼儿感知的培养1保护好婴幼儿的感官,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2创设良好的感知环境,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3以发展特点为依据,设计适合婴幼儿的感觉训练活动4满足婴幼儿感动的兴趣,促进感官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选1 记忆的过程1识记2保持和遗忘3再认和回忆名2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反复感知事物的过程,对某一刺激物通过通过感官多次的看,听,想触摸,就会建立刺激物与某种信号的练习,既形成了识记名3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4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中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遗忘的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5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感觉到熟悉,确定是我们曾感知过的,既原刺激物出现时能认出来6回忆有时称再现指感知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但由于某种需要而能呈现出来的过程,既原刺激物没有出现而在头脑中浮现。

7记忆发生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节省8简论幼儿期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简一幼儿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无意识忆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幼儿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儿童的有意识忆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成人在日常生活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时,经常向他们提出记忆任务,有意识忆的效果依赖于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有意再现得发展先于有意识忆。

二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三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1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效果好2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多在提高9名运动记忆指对自己的动作或身体运动的记忆10形象记忆是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识记各种识记材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11简婴幼儿记忆力培养方法1运用记忆规律培养婴幼儿记忆力2给婴幼儿记忆的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

3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第七章名1表象是指人脑中所保持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首先表象来自感知,其次表象来自对自己有表象的加工改造选2表象具有2个重要特征:形象性,概括性选3根据有预定目的,可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2大类别选3再造想象是指主要根据他人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符号等的示意,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的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相关主题